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在其他季節裡飼養觀賞魚,如果我們會適度觀察水質變化或者觀賞魚狀態的話,那是可以隨心所欲進行換水的,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的問題,最起碼,不會因為魚缸的水質問題導致所有的觀賞魚都拜拜。
偶有一條兩條魚,不耐受水質,繼而受到了其他觀賞魚的攻擊,或者體表出現炎症、潰爛而亡,那都是個別現象,既然我們換水不定期,就要接受這個損失。
但是,如今到了盛夏季節,如果很多的新魚友,根本不會觀察水質和魚的狀態,那就不如乾脆利落點,定期抽底換水為好,哪怕是適度加水,也比守著魚缸裡的那灣死水要強上很多,在這個季節裡,可是會隨時一死一缸魚的。
三五天水分蒸發一部分就可以適當添加了
關於魚缸的換水問題,其實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如果我們不愛去多多觀察,那麼,能夠做到三五天一加水,還是有助於很多的觀賞魚度夏的。
在整個夏季裡,魚缸的水位不宜過低,能高不能低,飼養觀賞魚的密度一定、一定不要過大。
如果氣溫高於32度以上,就不要再去大量投餵了,應該選擇在比較涼爽的清晨或者傍晚適度投喂,少食多餐的原則還是要遵循。
即使偶爾觀賞魚根本沒有吃飽,哪怕是密度過大的小魚苗,那也沒有辦法,還是保命要緊,這個只能根據不同的魚苗期和生長期去決定。
我是如何給它們進行加水處理的?
一般來講,只要是往魚缸裡加水,必定要事先去除掉魚缸底部的垃圾,也就是說,抽底換水。
我們不能說,魚缸裡的水位只降低了兩三釐米,我們就去添加那兩三釐米的水,那不叫加水的。
因為假設我們沒有定期換水三四分之一,魚缸內的很多毒素根本代謝不出來,這個問題不但針對的,就是魚缸底部我們肉眼所見的那些糞便啦、食物殘渣啦等等。
很可能還有其他一些沉澱物,比如硝酸鹽、水垢、重金屬等,因此來說,每一次加水,都要先從抽底開始,這一個操作其實很重要,哪怕是看起來魚缸底部一乾二淨。
或許,我們我發現的一些線蟲、蛋白蟲等,也會隨之去除一部分了,長期堅持,它們可能徹底根除。
也就是說,假設魚缸高度的為40、50釐米,而水分蒸發只有個兩三釐米,我們三五天加一次水的話,最起碼,應該抽掉將近十釐米的水位,之後再去添加新水,甚至於添加新水還要高於原水位。
這個主要針對的是中小魚缸,我們也不必去抬槓,說是兩三米的魚缸,即使抽掉十釐米的水位,可能困水量我們也未必足夠……
誰讓我們飼養觀賞魚呢?平時懶點無所謂,但是到了夏季高溫季節,我們再瞪不起眼來,那不是睜著眼睛讓它們去死嗎?
氣候較為悶熱、氣壓較低等,都要及時抽底換水,甚至於通風換氣
如果氣候異常悶熱,我們進入室內會覺得異常的憋氣、沉悶,或者氣壓較低,以及魚缸裡經常冒出來某些魚腥味。
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抽底換水的工作我們必須要做,而且有可能需要打開缸蓋或者底櫃,讓魚缸水體和底部水體通風換氣,這一點也是異常重要的。
這個季節裡黴菌缸蓋、底櫃內壁等處,黴菌的滋生速度是很快的,尤其是地櫃環境裡那種常年不見天而又潮溼、陰暗的環境,更容易出現大量的黴味或者魚腥味。
還有就是,暴雨來臨的傍晚,預計半夜有雨,可能氣壓極度過低,我們是可以提前進行換水,或者加大氧氣量供應的,除非是確實之前的換水頻率過大,否則的話,換水一定比起整天供氧要強得多,哪怕是更換個三五分之一,魚缸裡的水體環境瞬間就會得到有效改善。
夜間就不要再去停掉過濾或者氧氣啦,這是極度危險的
這些東西,如果說僅靠嘴巴去說,很難談論到位,比如說最近某一天,我一進入魚房,一股黴味撲鼻而來,或者魚房內的水溫明顯高於其他房間,這些現象對於我們常養魚的,都會引起高度警惕,肯定是通風換氣沒有做好,要不就要及時換水。
哪怕是魚缸的水質看不出來任何的問題,觀賞魚的狀態也一直很好。
再說了,除非是魚缸過濾異常的強大或者是我們的投餵量極低,否則的話,即使一天一抽底,它也不可能沒有一丁點殘留在魚缸底部的雜質,這怎麼可能呢?少量更換沒有問題。
缸壁所謂的什麼菌膜、水管上的粘附物、邊邊角角可能窩藏的雜質,濾棉上的所謂小蟲,該清除全部清除,這都是在盛夏季節容易導致水質變壞的因素
每次抽底換水不是白抽的,要檢查魚缸內部的一切設施,不管氧氣管上、沉木上、水草上等等吧,粘附的到底是不是什麼所謂的菌膜,它們留在那裡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好處的,再往下發展,就不一定是褐藻了,可能黑毛藻就來了,不信大家可以試試。
為什麼我養魚這麼多年,幾乎看不到黑毛藻的身影,就是因為絕對控制魚缸的水質和缸壁雜質,不管我是勤換水還是依靠清道夫,反正絕對不會大量爆藻的,而在這個季節,上述的這些雜質、雜物一處理不好,什麼問題都來了。
包括了濾棉上的小蟲,該清洗清洗,該燙棉燙棉或者直接更換,如果不是濾棉上的有機物過多,那些小蟲到這裡作甚?
最後一點就是,最起碼在上述抽底換水的基礎之上,每隔十天、半個月左右,定期換水三分之一為好。
這個當然也要看我們魚缸的水溫和飼養密度了,不能一概而論,那還累死了,就是這個三伏天,過去了也就好了。
就比如我的迷你鸚鵡魚苗缸,一個月的水質我也沒動,那是因為前一個月,我這裡的水溫一直在二十五六度徘徊,而且魚苗很小,幾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這就是大水體養魚的好處。
換水不餵食、換水不洗棉、陰雨天不換水
至於說,換水不餵食、換水不洗棉,這些問題,全部要依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來。
換水量不大的話,半個小時以後少量投餵又能如何?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很多,我就換水洗棉了,水質也不會有問題。
陰雨天就不能換水?如果連續下個半個月的雨,魚缸裡的水都快臭了,我們還在那裡說什麼陰雨天不能換水?那就不換好了,直接換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