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一個內容複雜、綜合多種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就人口而言,是每個國家永恆的話題。據統計,在上個世紀之交的2000年,全世界有61億人口,到2019年,人口數量達到了77億。那麼,到2100年,世界將會有多少人口呢?對此,聯合國發布了《2019世界人口展望》,預計未來30年內,將會增加20億人,到了2100年,全球人口數量將接近110億。
儘管聯合國預測的人口總數會增加,但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的數量不一定都是呈增長的趨勢。談到人口大國,不得不提到中國和印度。先拿中國來說,我國的人口數量曾達到13億。當時,人們生孩子是由於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加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導致大多數女人生了很多孩子。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提高,更注重教育孩子的質量,而不是只追求數量。如今,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人也不願意生孩子。目前,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不高。一方面,由於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年輕人想有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預計到2100年,我國的人口可能連10億都不到。
再來說說印度,印度作為人口的第二大國,人口數量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對此,聯合國的預測也說明了這一點,有資料顯示,到2100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將不是我國,而是印度。此外,人口增長主要集中在非洲的大多數國家,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國家和地區。為此,這些國家必須加大醫療、教育的投入。
其實,世界上一直存在著一種現象,越是發達的國家,出生率越低。相反,窮的國家,人口數量的增長比較快。日本為了鼓勵生育,提出了免費教育的政策,為不少家庭減輕了負擔。另外,俄羅斯也實施了鼓勵生育的相關政策,對女性而言,生孩子和休息時間是成正比的,最長的可以帶薪休假15年,這一點應該會讓很多國人羨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