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造晶片,平頭哥的玄鐵910到底有多強?

2020-12-05 donews

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平頭哥發布首款玄鐵910晶片,號稱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RISC-V架構晶片之一,未來可以應用於5G、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之下,網際網路巨頭涉足晶片製造,尤其還是使用開放指令集,這條新聞無疑令人激動。

在PC時代,使用X86指令集的英特爾一統天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發的ARM和谷歌安卓建立了強大的生態系統。那麼在未來的Iot時代,阿里基於RISC-V指令集的晶片會有機會成為新巨頭嗎?阿里這次發布的玄鐵910有多強大?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 玄鐵910的性能到底有多強?

在發布會上,阿里公布了玄鐵910的規格和跑分,玄鐵910使用12nm工藝能跑到2.5GHZ,16核心,單位性能7.1 Coremark/MHz。主頻功耗僅為0.2瓦(不清楚這個主頻功耗是新聞稿寫作錯誤還是丟字了,其他處理器從來沒有用過這個詞。)

功耗不太清楚,但是7.1 Coremark/MHz還是容易對比的。

由於新聞稿的傳播錯誤,最初的單位性能7.1 Coremark/MHz被傳成了單核性能7.1 Coremark/MHz,性能無端被放大了十六倍。

從Coremark/MHz的跑分看,玄鐵910作為一顆3發射,12級流水線,雙內存訪問的核心,單核心跑7.1 Coremark/MHz是不可能的,應該是16核心跑了7.1 Coremark/MHz。

那麼這個7.1 Coremark/MHz是個什麼水平呢?

在移動領域,我們找到三星note2(2012年手機)使用的Samsung Exynos 4412的成績是11.0 Coremark/MHz。而它只有四核心。

由於玄鐵910使用12nm工藝,主頻達到2.5GHZ,而2012年的Samsung Exynos 4412使用32nm工藝,主頻只能做到1.6Ghz,所以兩者儘管單位性能有差距,但是總體性能是相當的。

就是說,阿里的玄鐵910火力全開,大約相當於2012年旗艦手機的處理器性能。

當然,因為處理器的多核心優化比較困難。日常主要應用很多時候要看單核心性能。2.5GHZ的玄鐵910,單核心性能大約在500多Mhz的ARM11水平,大約相當於2008第二代iPhone3G的水平,不如2009年的iPhone3GS。

從性能看,雖然玄鐵910的核心數很多,主頻不低,但主要還是應用在移動和嵌入式領域。它距離高性能計算,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二、 RISC-V的意義

單純從性能看,玄鐵910的多核心與華為2012年的K3V2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單核心性能更弱。

但是玄鐵910有一個獨特的地方,是它用了RISC-V指令集,而沒有用大家常見的ARM指令集。

RISC-V誕生於美國UC Berkeley大學。2010年的一個學校假期,有感於傳統商業閉源指令集在教育上使用時的局限性,大學教授Krste Asanovic、David Patterson連同畢業生Yunsup Lee、Andrew Waterman創造出了RISC-V指令集的雛形。此指令集以精簡、高效、低能耗、模塊化、可拓展、免費開放、無歷史負累低效指令等為研發目標,經過幾年積累,除了在教育領域應用,認識到它的優勢,團隊也決定將之推出市場商業化。

RISC-V基金會不收取高額的授權費。開源採用寬鬆的BSD協議,企業完全自由免費使用,同時也容許企業添加自有指令集拓展而不必開放共享以實現差異化發展。

就是說,RISC-V要比ARM開放的多,類似於Linux系統,是個不隸屬於商業公司指令集。

從技術上看,RISC-V很多指令與MIPS高度類似,但是它去掉了MIPS指令集的一些兼容性包袱,也設計的更加簡潔規範。

曾幾何時,MIPS是與ARM在嵌入式領域並駕齊驅的廠商,而後來ARM做大,MIPS逐漸邊緣化。

我國的龍芯就是在MIPS授權的基礎上搞出來自己的處理器和擴展指令集。

就是說RISC-V是一個比MIPS更簡潔,更開放,沒有商業公司壟斷,但是也缺乏支持的一個指令集。

中國公司使用RISC-V的好處是限制少,ARM授權說不給你就不給你,而RISC-V支持企業自由使用,而且可以自己拓展,中國公司可以搞出自己一套以RISC-V為基礎的指令集自己用,類似於龍芯從MIPS發展出一套指令集。

如果,中國公司堅持下去,以後可以圍繞RISC-V擴展出來的自有指令集,基於Linux作業系統,發展出來信息安全自主,而且潛力巨大的體系和生態系統,進而實現信息的安全與自主。

與龍芯不同的是,RISC-V的基礎指令集是全世界都支持的,可以建立世界範圍內的生態系統。龍芯指令集也很優秀,但是只有龍芯自己用。而RISC-V搞好了,可以全世界都用,印度已經把RISC-V作為國家指令集來發展,威騰電子、nVIDIA等巨頭也在支持RISC-V

如果中國這套以RISC-V為基礎的生態做出來,並且中國企業佔據領導地位,那麼未來有可能與Winetel,AA(ARM+安卓)鼎足而三。

從這個意義上看,阿里平頭哥搞的玄鐵910意義重大,雖然它目前性能還很羸弱,但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走出去了。

三、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從歷史看,搞一個新的指令集不難,但是搞一個指令集,還要有競爭力就難了。

在美國歷史上,一度所有的大IT公司都有自己的指令集,自己的處理器。

但是,最後X86一統天下,什麼IBM、HP、SUN、Alpha、Moto都塵歸塵土歸土。

指令集是生態系統的底層,有了指令集,你要造出有競爭優勢的處理器,有了處理器,你要有配合處理器的作業系統,有了作業系統,你還要有應用軟體,有第三方的軟硬體支持,最終才能發展成作業系統。

龍芯做MIPS,要早於華為做ARM,但是龍芯做的MIPS擴展指令集缺乏支持,晶片性能相比ARM落後幾個時代,作業系統要自己改,應用軟體要一個一個的找第三方開發。

最後出來的東西,價格貴(因為量少,不能批量抵消流片高昂的成本),性能差(處理器研發水平低,因為給不起高薪,請不到足夠牛,足夠多的人),生態體系差。

結果,龍芯只限於很小的一些領域,依靠信息安全的需求勉強生存。

而華為做ARM,直接用了ARM+Android的生態,自己造的手機消化掉自己製造的晶片。

華為的手機能賺錢,就能給海思輸血搞研發,而海思有錢,一方面買ARM的授權,一方面招募足夠多足夠牛的晶片設計人才,一方面與臺積電合作最新工藝。

結果,華為海思的麒麟980已經能追上高通的驍龍855了。

阿里平頭哥要走的是一條比龍芯更難的道路,因為RISC-V的成熟度還不如MIPS。

阿里要補的課很多,阿里首先要花大錢,把這個PPT上的晶片流片量產出來,讓它沒有bug的穩定運行,這就需要很長時間,很多錢。

然後,阿里要給這個晶片找到用途,它可以用到什麼地方去,能不能帶來利潤形成循環?

有了平臺,後面才是第三方支持,圍繞阿里RISC-V指令集的處理器,逐步建立生態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阿里需要中國所有IT廠商的支持,需要國家的支持。

而阿里平頭哥自己,也要不斷進步,第一代玄鐵910的性能羸弱。但是第二代,第三代應該越來越強大。

ARM當年能崛起,是因為在低功耗領域ARM處理器好於X86處理器。阿里必須在某個領域超過ARM和X86,才會有競爭力。

阿里作為網際網路巨頭,自己本身就有很多晶片的需求,阿里平頭哥的晶片在幼稚期需要先從阿里內部開始應用,逐步成熟。

海思的路,阿里平頭哥可以借鑑。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阿里平頭哥晶片問世,命名玄鐵910,可以應用於5G
    2018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表示,阿里巴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現在這家公司公司也終於開花結果,於日前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晶片—玄鐵910(XuanTie910)。據悉,這款晶片是目前業界性能領先的一款RISC-V處理器,可以應用於5G、人工智慧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之中。晶片支持16核,單核性能達7.1 Coremark/MHz,主頻為2.5GHz,領先世界最好RISC-V處理器40%以上。
  • 平頭哥鑄劍,阿里造芯長徵走出第一步
    不過,雖然平頭哥目前只有含光800,但其已擁有多款「寶劍」:7月25日,平頭哥在上海阿里雲峰會上發布RISC-V處理器玄鐵910,其是業界性能最強的一款RISC-V處理器IP,就像楊過可以將玄鐵劍鑄成屠龍刀一樣,5G、人工智慧、網絡通信、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開發者可以基於玄鐵定製自有晶片提高性能提高一倍以上,同時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在玄鐵之前則有C-Sky系列,均主打IoT場景;8月29日,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
  • 阿里平頭哥的野心:解決晶片卡脖子問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晶片
    2018年,馬雲拍板,成立了一家晶片運營公司,叫做「平頭哥」,據說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平頭哥無所畏懼,而製造晶片需要這種無所畏懼的精神。而成立了平頭哥之後,阿里在晶片領域的動作非常頻繁,推出玄鐵910,推出含光800,無劍SoC平臺,近日又與全志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推出國內首款全鏈路智能合約處理器。事實上,對於平頭哥而言,可不僅僅是製造晶片這麼簡單,平頭哥其實有一個大大的野心,那就是解決晶片卡脖子的問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晶片。
  • 全志科技將基於平頭哥玄鐵處理器研發全新計算晶片 3年出貨5000萬
    【TechWeb】7月22日消息,國內智能語音晶片商全志科技(以下簡稱「全志」)已和阿里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達成戰略合作,全志將基於平頭哥玄鐵處理器研發全新的計算晶片,該晶片將應用於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預計3年出貨5000萬顆。
  • 平頭哥首款晶片玄鐵910曝光 阿里雲呼喚全面上雲時代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阿里還公布了自研平頭哥晶片的最新消息。雲計算的拐點,也是阿里雲的拐點「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時代拐點的來臨。」One more thing,平頭哥!阿里自研晶片平頭哥終於揭開了面紗,不過仍然是「半遮面」,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戚肖寧發布了平頭哥新品,透露了部分重要信息。
  • 全志與平頭哥攜手合作,RISC-V已成晶片設計主流選擇
    集微網報導(記者 小如 艾檬)時鐘撥回到一年前的7月,阿里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發布了成立以來首款產品——RISC-V處理器玄鐵910以及普惠晶片計劃。此際,全志與平頭哥的合作,也將為RISC-V的發展注入全新動能。雖然,在RISC-V產品線中,平頭哥是全志第一家合作的企業,但兩者的合作「火花」其實早有端倪。丁然介紹道,在中天微被阿里收購成為平頭哥轉向RISC-V之後,就看好其基於多年在處理器設計方面的技術積累基礎。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去年四五月份,阿里內部設立做晶片的目標並開始做PR的時候,我們實際上一行代碼都還沒寫,壓力非常大。」談及阿里首款AI晶片的誕生,阿里巴巴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研究員驕暘對包括36氪在內的媒體說。9 月25日,平頭哥拿出了第一款AI晶片含光800。
  • 阿里解讀平頭哥造芯,未來作業系統重點在於雲端
    「阿里和平頭哥做晶片,是有我們獨特的平頭哥模式的」,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全球半導體聯盟諮詢委員會委員戚肖寧表示,「晶片就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精力投入,在這方面需要積累。但是阿里巴巴做事情,會有我們新的做法,不會 follow 別人」。
  • 陳昊:平頭哥以開源精神,構建新一代智聯網晶片生態
    陳昊表示,平頭哥要做AIoT時代晶片基礎設施的提供者。值得注意的是,端雲協同是平頭哥的一大優勢,晶片可以與阿里雲無縫連接,讓端上設備可以快速的獲取阿里雲的能力。陳昊也指出,平頭哥旨在雲上釋放普惠算力,端側共建普惠生態。RISC-V被認為是AIoT場景最核心的晶片架構之一,具備開放、靈活、低功耗等優點。
  • 明知故問|阿里巴巴旗下的半導體公司為什麼會取名「平頭哥」?
    7月25日,在上海站阿里雲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戚肖寧宣布,阿里旗下的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首顆高端智能晶片「玄鐵910」發布,據稱這是目前業界性能最強的一款 RISC-V 處理器。可用於設計製造高性能端上晶片,應用於 5G、人工智慧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 阿里平頭哥,人狠話不多!
    說到平頭哥,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這傢伙!學名是蜜獾,棲息於熱帶雨林和開闊草原地區,雜食性動物,生性兇猛好鬥,多在黃昏和夜間活動,白天在地洞中休息。好像有人在說我是嗎,平頭哥已經在路上......今天要說的是來自阿里的「平頭哥」!9月19日,阿里巴巴(NYSE:BABA)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宣布,成立一家晶片自研開發的全資子公司,取名「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聽聽這名字,有底氣就是好!)
  • 阿里平頭哥推首款語音晶片!三核玄鐵架構,專為天貓精靈打造
    看點:雲棲現場,阿里推出了首款定製化語音晶片TMALL GENIE+。  智東西9月25日杭州報導,在阿里2019雲棲大會下午的AI Labs分論壇上,阿里推出了兩款智能音箱——天貓精靈CC L、天貓精靈IN糖,並推出了天貓精靈聯合平頭哥打造的定製化語音晶片
  • 算力提升50% 平頭哥推出首個區塊鏈場景商用晶片方案
    【TechWeb】7月24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下屬晶片公司平頭哥推出國內首款全鏈路智能合約處理器,為日前螞蟻集團發布的螞蟻鏈一體機提供安全高效算力。這是平頭哥面向區塊鏈場景的首個商用晶片方案。
  • 阿里的晶片公司為什麼叫「平頭哥」?有什麼來頭?
    今年杭州的2018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了一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由阿里此前收購的中天微公司和達摩院自研晶片業務整合而成。這家半導體公司名字就很奇葩,名喚「平頭哥」。大家十分好奇,「平頭哥」是誰?什麼來頭?怎麼就成了公司名字?
  • 馬雲回應「平頭哥」:沒有平頭哥精神晶片怎麼能取得成功
    中興晶片事件以後,馬雲董明珠等一些企業家紛紛擔負起這份責任,開始投巨資造晶片。馬雲把阿里巴巴造晶片的機構被命名為「平頭哥」(社會我平頭哥,人狠話不多)。阿里總是格外鍾情於動物,比如天貓,螞蟻金服,盒馬鮮生,大魚平臺,菜鳥物流等等。至於為什麼要把晶片公司命名為平頭哥,馬雲說:平頭哥(蜜獾)和其他動物打架時從不退縮,不要說有多少人,不要說對方是什麼人,只要說時間和地點就可以了!
  • 馬云為何堅持讓阿里晶片公司叫「平頭哥」?原來是有講究的
    9月19日,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2018年雲棲大會上表示,達摩院正在建設自己的量子實驗室、量子晶片。並宣布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晶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據悉,「平頭哥」和此前的「達摩院」一樣,都是由馬雲拍板決定的。內部甚至對於這個公司名甚至有過分歧,阿里晶片的團隊負責人曾提議公司名為「蜂鳥」,寓意「小而快」,這個名字也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同。但最終還是馬雲堅持要用自己在非洲旅行中遇到的「平頭哥」。馬雲認為「平頭哥」不僅具有勇氣,能夠頑強戰鬥,並且還十分聰明,善於利用工具。
  • 平頭哥發布含光 800:高性能 AI 推理晶片
    去年 9 月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晶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它由阿里去年 4 月收購的國產晶片企業中天微與阿里旗下達摩院晶片團隊整合而成,「平頭哥」自此橫空出世。
  • 阿里平頭哥落戶上海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叫平頭哥?
    今天,阿里平頭哥落戶上海的消息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不過還是有部分網友對阿里平頭哥不是很了解,下文跟大家介紹平頭哥具體信息。 今年 9 月 19 日,阿里巴巴CTO張建峰宣布,將阿里在 4 月份收購的中天微與達摩院自研晶片業務進行整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推進雲端一體化的晶片布局。
  • 平頭哥副總裁:開源MCU晶片平臺 未來AI平臺也將開放
    「我們的晶片技術是整個新四化的基礎,是未來我們阿里雲底座中的底座。」他說,平頭哥的主要定位是AIoT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者。他介紹,平頭哥在AIoT時代的基礎設施裡主要提供幾方面的內容:第一,玄鐵處理器。
  • 世界第一的平頭哥晶片含光800,正式商用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爆侃數碼日前,在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發布了第七代高主頻雲伺服器ECS和含光800雲伺服器等產品,這標誌著阿里雲自研含光晶片正式大規模商業化。含光800是阿里巴巴平頭哥在2019杭州雲棲大會首日發布的首顆晶片,該晶片性能和能效比均為全球第一,一顆含光800的算力相當於10顆GPU,例如實時處理杭州主城區交通視頻,需要40顆傳統GPU,延時為300ms,使用含光800僅需4顆,延時降至1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