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寵物|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薛丁格|尼爾斯·玻爾|薛定

2020-12-04 騰訊網

參考文章:對薛丁格的貓的簡要說明。

藝術家對薛定貓的描繪。 (圖像:快門)

被稱為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著名和被誤解的概念之一。 通過深入探索,研究人員對物質現實有了驚人的了解。

根據《量子》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施洛德(Erwin Schrodinger)幫助發現了量子力學這門學科,他於1935年作為對最初由愛因斯坦提出問題的評論,首次構思了他的貓難題。

在發展對亞原子領域的新認識時,大多數愛因斯坦和薛丁格的同事已經意識到,量子實體表現出極其奇怪的行為。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倡導一種理解,即像電子這樣的粒子在被測量之前並不具有明確的特性。在此之前,粒子存在於所謂的狀態疊加中,例如,有50%的機會上旋,並有50%的機會下旋。

圖源:dy.163

愛因斯坦(Einstein)尤其不喜歡這種模稜兩可的解釋。他想知道宇宙究竟是如何知道有人正在測量某物的。薛丁格用他臭名昭著的概念貓強調了這種荒謬。假設一個人製造了一個奇怪的裝置,薛定在1935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量子力學的現狀」。 該儀器由一個裝有密封的氰化物小瓶的盒子組成,盒子上方懸著一個錘子,該錘子連接到蓋革計數器上,用於瞄準一小塊輕度放射性鈾。盒子裡還有一隻小貓(記住,這是一個從未實際進行過的思想實驗)。盒子被密封住,實驗要進行一定的時間,可能是一小時。在這一小時內,鈾的粒子服從量子力學定律,它有一定機率發出輻射,由蓋革計數器將其吸收,反過來,這將會使錘子落下並砸碎小瓶,貓因氰化物中毒致死。

圖解:薛丁格的貓的思想實驗。圖源:21ic。

根據玻爾等人的說法,在打開盒子「觀測」貓的狀態之前,它將保持在生和死的疊加狀態。像愛因斯坦和薛丁格這樣的人都拒絕這樣的可能性,因為這與我們的通常經驗是不符的--貓要麼活著,要麼死了,而不是兩者情況同時存在。

科學記者亞當·貝克爾(Adam Becker)在他的《什麼是真實的》一書中寫道:「量子物理學缺乏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一個有關其與世界事物的排列方式的故事(基礎書籍,2018年)。」 「由量子物理學控制的驚人數量的原子是如何創造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

薛丁格的貓觸及了玻爾對現實的解釋的怪異之處:在量子與日常領域之間缺乏清晰的界線。 儘管大多數人認為它提供了一個示例,以支持粒子直到被測量前都缺乏明確的性質,但薛丁格的初衷則完全相反,他想要表明這種想法是荒謬的。 然而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個問題,轉而研究其他難題。

但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人員能夠證明量子粒子可以在總是相對的狀態下產生——因此,如果一個粒子表現出上旋,另一個粒子將是下旋——這種現象薛定稱之為量子糾纏。 這項工作已被用來支持新興的量子計算領域,該領域有望產生遠快於當前技術的計算機。

圖解:量子糾纏。圖源:sohu。

2010年,物理學家們還成功地創造了一個現實版的薛丁格的貓,儘管是以一種不涉及謀殺(又名殺害小貓)的方式。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科學家們製造了一個諧振器,基本上是一個很小的音叉,相當於電腦屏幕上的像素大小。他們將其置於一種既振蕩又不振蕩的疊加狀態,表明相對較大的物體也可以佔據奇異的量子態。

這一項實驗將多達2000個原子群同時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進一步模糊了微觀和宏觀之間的界線。2019年,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人員甚至設法用一種特殊的相機拍下了糾纏光子的照片,每當一個光子與其糾纏的對象出現時,該相機就會拍攝一張照片。儘管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尚未就如何思考量子世界達成共識,但薛丁格的洞見已經產生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研究途徑,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裡很可能會繼續這樣做下去。

圖源:dy.163

作者: Adam Mann

FY: 米粥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著名的思想實驗,原來我們一直誤解了它設立的初衷!
    被稱為薛丁格貓的思維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著名、也是最被誤解的概念之一。通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對物理現實有些驚人的見解。是誰想到了這個思維實驗?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支持這樣一種理解,即像電子這樣的粒子在被測量之前並沒有明確的性質。在此之前,粒子存在於所謂的狀態疊加中,例如,有50%的機率被導向「向上」,50%的機率被導向「向下」愛因斯坦尤其不喜歡這種優柔寡斷的解釋。他想知道宇宙究竟如何知道有人正在測量某物。薛丁格用他的那隻概念貓強調了玻爾的那種胡說八道。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
    從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化假說開始,如愛因斯坦、維爾納·海森堡、歐文·薛丁格、尼爾斯·玻爾……數不清的大科學家的名字與這個理論聯結在一起。量子理論不僅精確描述了在微觀領域中粒子的行為,也為人們展示了一個與宏觀世界截然不同的光怪陸離的世界。可是在量子力學的發展歷史中,最鮮明的也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形象卻不是哪一個科學家,而是一隻假想出來的貓。
  • 薛丁格提出「薛丁格的貓」,竟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
    薛丁格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了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構建了量子力學的一種數學形式——波動力學,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學的基礎。但是,他在1935年卻提出一個怪異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構建了一隻看上去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的貓,讓人們感覺量子力學十分荒謬。一隻既死了又活著的貓,這還不夠荒謬嗎?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2)
    量子力學就是這樣令人信賴卻又充滿悖論。大多數科學家都採取了實用主義者的態度,就像是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默明(David Mermin)說的,「閉上嘴去做計算」。多數科學家認為除了量子力學的描述之外並沒有更深層次的真實,在微觀領域沒有比概率更加基礎和確定的事情。儘管有些激進的物理學家認為同時處於又死又活的狀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薛丁格的貓仍然讓大多數的物理學家感到心煩意亂。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愛因斯坦的骰子,薛丁格的貓,你真的懂嗎?
    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莫過於是薛丁格的貓。作為討論量子力學就不可能繞過的話題,薛丁格的貓的名氣已經遠遠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圍。當然了,有些人只不過是拿它來開玩笑。但是還有更多的人,自以為了解薛丁格的貓,實則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那麼,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薛丁格的什麼貓?
    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薛丁格的貓,原本是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量子力學的先驅者,為反對(當前主流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而聯手鑄就的一把思想武器。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
  • 薛丁格的貓是死還是活?| 知識周刊
    今天讀書君就為你選取他的作品《薛丁格的貓:改變物理學的50個實驗》中的一部分,看看這位英國科學家筆下的這隻神奇的貓,是死還是活呢?1935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了這個頗富哲學意味的問題。在此之前的15年裡,諸多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一直在完善量子力學的框架細節,哥本哈根的尼爾斯·玻爾和維爾納·海森堡是這幢大廈的首席建築師,他們建立的理論後來被稱為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但薛丁格認為,哥本哈根詮釋應用於宏觀物體時會出現一個問題。玻爾和海森堡曾提出過一套"量子態疊加"理論。
  • 網友問: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能在實際中完成嗎?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的一個思想實驗,實際可以做實驗,但是無法觀測到「貓死」和「活」的疊加;如果把貓換成其他微觀粒子,科學家是可以製備薛丁格貓態的,也有不少實驗室完成過類似的實驗。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量子力學思想實驗,實驗內容:一個封閉盒子內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一段時間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會發生衰變,然後通過巧妙的物理裝置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從而貓活了下來。那麼問題在於,我們在沒有打開箱子前,貓是死的還是活的?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豈能這樣來解釋「薛丁格的貓」
    相對而言,相對論可謂仰望天空,與人們的關係並不那麼直接,而量子力學的應用則直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樣說吧,如果沒有量子力學的應用,手機、電腦和網際網路都將不復存在。  而在量子力學的科普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薛丁格的貓」(英語:Schrdinger"s Cat),這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目的是用這一思想實驗來討論「EPR佯謬」的。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
    近幾年來,「薛丁格的貓」混得風生水起,早已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疇,甚至涉入愛情領域。我有一位同學,在國內一大型相親節目中就談到了薛丁格的貓,儘管現場有不少人聽說過能夠將薛丁格的貓和愛情扯上關係,不過當時沒有幾人能夠表現出理解了薛丁格的貓。
  • 「薛丁格的貓」思維實驗提出,陰差陽錯地宣傳了量子力學
    「薛丁格的貓」屬於一個思維實驗,很多人不了解這個實驗的真正含義,但是也都聽別人提過這個實驗。這個思維實驗的提出,最初目的是為了反對哥本哈根派的不確定性原理,屬於思維實驗並不是現實生活中所做的實驗。而量子力學的提出愛因斯坦也是舉足輕重的奠基人,但是隨著發展哥本哈根派的介入,讓量子力學走入了另外一條路。這一條路是愛因斯坦無法接收的,一個量子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只有觀測的時候才變成一種狀態,愛因斯坦諷刺的提出:上帝還擲骰子嗎?就表達了自己對於不確定性原理的觀點是不贊同的。其實不僅僅是愛因斯坦,很多老一派物理學家都不能理解哥本哈根派關於量子力學的一些詮釋,其中薛丁格就是其中之一。
  • 著名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有一隻貓,可他卻把貓關進一個盒子裡。更可怕的是,這個盒子裡除了貓,還安裝著一個毒氣機關。貓能不能活下來,就取決於這個毒氣機關。 是不是很為薛丁格的貓感到擔憂?但你不必擔心,這只是薛丁格的一個想像實驗,並沒有真的小貓被放進毒氣盒子中,薛丁格不過是用這個實驗來研究量子力學而已。量子力學研究什麼?它研究的是微觀世界,一個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
  • 薛丁格的女朋友為什麼不如薛丁格的貓有名?
    薛丁格的貓等與量子力學相關的概念。提到薛丁格的貓就要提到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他給出了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實驗中被困在箱子裡的貓處在活態和死態的疊加態中,只有打開箱子對貓的狀態進行測量時貓才會坍縮成死態或活態。這個薛丁格的貓問題已經困擾物理學家將近100年,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決。
  • 薛丁格的女朋友為什麼不如薛丁格的貓有名?
    進入資訊時代後,量子力學與人類的生活聯繫越來越密切,沒有學過《量子力學》課程的人也能經常聽到量子糾纏、薛丁格的貓等與量子力學相關的概念。提到薛丁格的貓就要提到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他給出了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
  • 深入淺出講解薛丁格的貓
    我們先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提出的背景: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在當時的量子理論派系中,薛丁格和愛因斯坦是一派而波爾等哥本哈根派則把波函數解釋為受觀測影響的概率函數,這讓薛丁格極其不爽。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丁格的貓」來反駁波爾等人,大意就是:一隻貓被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中,容器裡面防止了一套通過放射性元素驅動的毒藥釋放系統。即如果元素發生衰變,就會激發開關釋放毒氣把貓殺死。如果未衰變,貓就會好好活著。
  • 每日科普|薛丁格的什麼貓?
    為了介紹這把武器,要先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尤其是物質波說起。那年,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論證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為了反對這個匪夷所思的答案,薛丁格和愛因斯坦兩位大師通過多番討論,最終由薛丁格提出了一個簡單犀利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實驗大體是這樣的:在蓋好的盒子中,有放射性粒子、毒氣裝置和貓;一定時間後,放射性粒子概率性發生衰變,而毒氣裝置能探測到這次衰變並釋放毒氣將貓毒死;除非打開盒蓋,盒子內的情形無法被外界探測。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的四大神獸之一,並非是指某種動物,而是一種思維實驗。接下來講一下這個實驗的背景故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家對相對論比較了解,或者是即使不懂什麼意思但是會經常聽說。
  • 科學軼事二則:薛丁格的貓既死了又活著?上帝不擲骰子?
    薛丁格的貓既死了又活著?薛丁格的貓(Erwin Schrdinger's Cat)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dinger,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