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答案:還真有助於減少皺紋。
小姨媽認真查閱了一些論文,發現以下結論。RF射頻廣泛應用於醫學治療之中。
主要按照溫度進行劃分:
2002年,FDA首次審核並通過射頻緊膚技術對眼周皺紋和細紋的治療效果。說明在此之前,各公司就針對RF射頻的醫學用途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驗。
表皮與肌肉之間是真皮層,裡面充滿了彈性的膠原蛋白纖維,年輕時候處於緊繃狀態,所以對表皮形成很好的支撐作用。
隨著年紀的增長,這麼多年一直要對抗地心引力,纖維產生了鬆弛,所以皮膚下榻,表觀上說,產生細紋以及下垂,這個時候的細紋還有救。膠原蛋白纖維崩斷了,就產生了永久的皺紋。
經過RF射頻產生的熱量,使膠原蛋白纖維收縮了,你可以理解為燙縮了。將表皮提拉上去,因而緩解了皺紋和下垂。
當膠原蛋白纖維在50℃-55℃的時候,會立即在XYZ三個方向收縮蛋白纖維,定時產生新的膠原蛋白(I型蛋白信使核糖核酸表達增加),這是一種傷口癒合的反應。
論文中還有實驗的對比照片
怎麼樣?小姨媽和廣大女性一樣,內心充滿了小激動。人類終生的兩大對抗:地心引力和新陳代謝,好像可以解決一個了。
RF射頻美容的注意事項:
重中之重就是溫度的控制,前文提到了,超過65℃就成了灼燒。膠原蛋白纖維徹底灼燒壞死了,就會導致延遲性輪廓不規則。翻譯成人話就是:臉塌了。
如何能夠解決溫度的控制問題呢?
一方面是操作手法的問題,有論文中也提到了,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後,導致延遲性輪廓不規則事故的比例從0.14%下降到0.04%(萬名案例)。所以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由經過專業培訓證照齊全的醫師進行操作。很多醫院對於患者還使用麻醉以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家用該如何操作,也就是不停的移動,不要呆在一個位置過長的時間。
另一方面是儀器設計的方面:有的採用脈衝式設計,有的採用溫度控制的設計。國際上射頻美容儀(主要指醫用)採用的頻率均分布在1MHz到6MHz之間,4MHz的頻率就可以用來微創切割組織和血管,所以主流的家用射頻美容儀品牌均採用1MHz的頻率作為輸出標準,以最大程度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因為頻率越高,對於操作人員的要求越高。
一定要使用凝膠作為耦合劑。一是避免兩個磁頭間最短的、也是最貼近皮膚表面的電場線生成。這部分電場線產生的能量最大,容易造成皮膚的過熱。二是最大程度較少射頻能量在向皮膚組織傳遞過程中的損耗。醫用中配備專業的凝膠。家用中建議至少抹上一層厚厚的面霜或者使用專用的凝膠配合美容儀使用。
不適合使用的人群:
射頻前後避免吃膠原蛋白,因為射頻激發自身膠原與口服的蛋白摺疊,之後就發生僵硬、凹凸不平、皮膚顏色不均衡、皮下膠原發生變異等等射頻的副作用。
家用美容儀方面要選用雙極或者多極射頻,不選單極射頻。因為單極射頻作用深度,溫度等難以控制,對於專業要求比較高。小姨媽網上整理一些美容儀廠家。
射頻技術並不是電極越多、或者到達的深度越深越好,而要通過有效能量的分布來判斷效果,能量越均勻越好。
有些家用美容儀有FDA的認證。來揭秘一下FDA。因為射頻美容儀屬於2類醫療器械,實行的是特殊控制,企業在進行註冊和列名後,還需實施GMP和遞交510(K)的申請。生產企業須在產品上市前90天向FDA提出申請,通過510K審查後才能夠上市銷售。所以有2類醫療器械的FDA認證,起碼證明設備生產環境,產品設計等還是有保障的。目前有FDA認證的是Tripollar,歌嵐。(插播一下,內置式棉條和安全套在美國屬於2類醫療器械,下期,我們解密FDA認證的衛生巾到底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