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人類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篇文章會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大家好,我是公子,今天跟大家聊曼德拉效應。
01曼德拉效應的出現
首先我們要知道,曼德拉效應到底從何而來?事件的起因是在2010年,一位自稱是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菲安娜·布梅最早提出了這一現象。因為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這位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並且她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報導葬禮的新聞。
但實際上曼德拉並沒有去世,在服刑了26年被釋放後,他還當上了南非的總統。對於這種忍辱負重的精神,Beyond樂隊還曾為曼德拉寫過一首《光輝歲月》,來表達對他的敬佩之意。
但好景不長,直到2013年這位95歲高齡的曼德拉就真正地與世長辭了。聽到這個消息,費安娜依然堅信自己的記憶是沒有錯的,她認為這種錯誤的記憶肯定是被某種神秘的力量篡改過,於是她乘著葬禮的熱度,把早年發現的這一奇特現象,又重新添枝加葉放到了網上。
結果不出所料,果然引來了成千上萬網友的熱議,並且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與菲安娜相同的記憶,那就是曼德拉早已去世,對於眾人的回應,她覺得多人記憶同時發生錯亂,這絕非巧合。於是她把這種集體性記憶與現實不符的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到2015年,這個詞開始逐漸蔓延,遍布全球,而這僅僅只是噩夢的開始,近年來,我國同樣多次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認同者。
02關於曼德拉效應的三種說法
難道曼德拉效應真的有那麼玄幻嗎?以下就是目前火爆全網的例子。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86版西遊記,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與三大仙鬥法時,到底有沒有下油鍋這個片段呢?不知道大家的記憶是怎樣的,但我看到有人發布的視頻之後,確實在我模糊的記憶中隱約記得好像有一個膀大腰圓的大仙在油鍋裡洗澡的畫面,並且邊洗邊嘲笑孫悟空。但實際上,這些片段根本就不存在!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皮卡丘的尾部到底有沒有黑色條紋?如果看著這圖片,很多人都會想起它好像是有條紋的,但實際上原本皮卡丘的尾部是沒有黑色條紋的。可能很多人都在想,難道我們的記憶真的發生錯亂了嗎?為了理清思路,我們來看目前曼德拉效應認同者們最主流的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地球進入了重啟模式,導致我們真實的記憶被篡改過。
這種說法很好理解,就是我們的地球以及生活所有的生物都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而製造我們的「工程師」需要更新升級,於是把電腦重啟了一次,這就導致重新登錄時,出現了一些小小的bug,而這些bug就是我們記憶錯亂的因素之一。
第二種說法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與另一個重疊的平行宇宙發生了碰撞,導致我們的記憶混亂。
因為在平行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個地球,並且每一個地球上都有一個與我們一模一樣的人,但是他們的生活軌跡卻與我們截然不同,相當於我們對同一件事情做了不同選擇之後的自己,兩個世界一旦重疊則會發生記憶混亂。
第三種說法是穿越時空。
未來人乘坐時光機回到80年代將危在旦夕的曼德拉救了出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感受到了歷史改變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我們出現了兩層記憶,一層是曼德拉獲救後當上總統,另一層是曼德拉死於獄中,兩層記憶疊加出現了我們現在的記憶錯亂。
03曼德拉效應的科學解釋
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的丹尼爾·卡內曼在《思考快與慢》中說道:人類大腦的運行機制共有兩套系統。
分為系統1和系統2,系統1主管儲存與執行,它會使用慣性思維來運行我們每天做的事。而系統2則是思考與創造,它會在它認為是重大事件的前提下觸發機制,從而分析創造出對應的結果,之後交給系統1來儲存和執行。
比如新司機在學車時系統2就會先行啟動,調用全部腦力資源來掌握技巧,之後交給系統1變成慣性操作。然而當系統1進行儲存時會將一些不重要和不常見的內容壓入底層,導致我們在查找記憶時出現記憶短路的現象。
比如你看到一個東西,明明在感知上對它很熟悉,卻怎麼也想不出究竟在哪見過?比如好友聚在一起商業互吹時,你突然發現這個場景好像在夢中見過,或者之前經歷過一模一樣的場景,但就是想不起來具體的畫面,只是一閃而過,對於這種近在咫尺卻又突然斷片的案例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
這也正是我們大腦進行記憶重組時產生的記憶錯誤,這種現象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既視感。它會將封塵在大腦底層模糊的記憶與你當前看到的信息,聽到的聲音結合到一起,從而產生你認為這就是你真正經歷過的一段錯誤記憶。人類產生這種既視感的方式很多,觀看誇張視頻,閱讀誘導性文章,以及奇特的聲音,這些都會對塵封的記憶有直接影響。
再來看《愛我中華》這首歌,開頭明明唱的是「56個星座56枝花」,但我們卻在記憶中覺得好像「56個民族56枝花」才是對的,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首先56個民族是大家兒時課本上的內容,所以我們對此記憶尤新,甚至都成了順口溜,叫「56個名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而十二星座也是我們牢記於心的一個常識,自然深深刻在了我們記憶中。並且很多人聽歌是不記歌詞時,所以當你聽到一個熟悉的旋律,又不記得歌詞,你的大腦便會自然優先聯想到與這首歌相關且記憶猶新的詞填補空白,哪怕這個詞是錯誤的,但它一定是你記憶深刻的。
西遊記中的下油鍋也是異曲同工,如果沒有人引導你說有人下油鍋這句話,我想大家也想不到什麼下油鍋片段,很可能是我們看到這樣的誘導性語言之後,會把其他影視劇中曾經看過的相似片段加到西遊記的記憶中。
看到這你是否已經找到想要的答案了呢?只要我們理性看待,就會發現,地球上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我是公子,更多神奇的科學效應我們日後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