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魚的劫難,是中醫來背鍋,還是怪貧窮?

2020-09-06 錢湖有魚吃

在印度尼西亞的拉馬克拉,一條前口蝠鱝一上岸就能賣到300萬印尼盾(212美元),足夠一個漁民還清債務和供孩子們上學。一條重達幾百公斤的大魚,只能買到一千多點人民幣,還沒有我們國內一條半斤重的東海野生大黃魚來得值錢。

漁民合力捕撈蝠鱝 圖片來源 @Paul Hiltons

一方面,是這些東南亞海上偏遠島嶼地區的物價水平是真的低,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當地的漁民是真的窮。因為四面靠海,又遠離大陸,當地家庭的生計基本都靠男人出海打漁,他們想要靠其他手段來謀求財富基本是不可能的。當然現在如果做網紅的話,倒是一個新的出路。我們再回到前口蝠鱝的話題上來。

前口蝠鱝是蝠鱝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的壽命比較長,個頭隨著年歲的增長不斷變大,大個頭的前口蝠鱝的翼展可超過7m。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是它的性情非常溫和,以浮遊生物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的繁殖率非常低,每2-5年,才能繁育出1-2條幼魚。

中醫又得背鍋?

為啥拉馬克拉的漁民會鍾情於捕捉前口蝠鱝?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漁業資源枯竭,漁民輕而易舉就能捕捉到大量漁獲的日子早已結束了。雖然海裡有石斑魚等高價值魚類,但投入和產出早已失衡,反而是捕捉這種大型溫順的蝠鱝來得划算。雖然捕捉一條大型的前口蝠鱝也並不輕鬆,需要很多漁民合力才能完成,但勝在魚大,肉多,邊角料還能自己吃,而且前口蝠鱝在當地的一種傳統食物。

蝠鱝肉 圖片來源:Nabiha Shahab/中外對話

當然,在2000年以後,又多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因為前口蝠鱝的鰓。如果當地漁民專注於販賣前口蝠鱝用來過濾水中浮遊生物的鰓,他的收入還會翻上一番。那麼這個鰓到底是個啥情況?

不知是啥原因,從本世紀初開始,部分亞洲市場對幹制蝠鱝鰓的藥用需求日益高漲。有人說是跟中醫扯上了關係,說是這蝠鱝鰓可以「包治百病」,從痔瘡到癌症,無所不包。但這個說法卻經不起推敲,因為查閱相關資料後,你會發現,這個蝠鱝鰓根本無法跟權威中醫建立任何關聯,也就是說,蝠鱝鰓並不是一味傳統中藥。大概率是因為民間的「口口相傳」,才導致了蝠鱝鰓在部分民間用藥領域的流行。

廣東某市場內出售的幹制蝠鱝鰓 圖片來源 @Paul Hilton

雖然是個小眾市場,但是這個需求,卻在印尼的拉馬克拉這樣的小地方被慢慢放大,直接導致了當地海域的前口蝠鱝被加速捕殺,那些曾經被隨意丟棄在沙灘上的蝠鱝鰓,在貧窮的土地上具有了突如其來的商業價值。在利益的驅使下,原本用來維持生計和常規買賣的前口蝠鱝,很快面臨了高強度的捕殺。

從2005年開始,村裡做魚翅貿易的魚類買手,也開始做起收購蝠鱝相關商品的買賣。前口蝠鱝的軟骨每公斤售價為3000至5000盾(21至35美分);魚皮每公斤售價為1萬至1.2萬盧比(71至85美分);前口蝠鱝鰓則高達每公斤15萬盾(10.60美元)。 雖然價格並不誇張,但對於貧困的漁民來說,無疑是一針興奮劑。

被查獲的蝠鱝鰓 圖片來源 @Paul Hilton

印尼政府強力保護蝠鱝

因為蝠鱝的繁殖率低,根本無法承受高強度的人為捕撈。2011年,對雙吻前口蝠鱝(mobula birostris魔鬼魚)和近海蝠鱝(mobula alfredi),這兩個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很快,在201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決定將前口蝠鱝添加到附錄II中,要求成員國嚴格監管該物種的貿易。

很快,印尼就有相關保護政策出臺了。2014年出臺的法律,對雙吻前口蝠鱝(mobula birostris)和近海蝠鱝(mobula alfredi)的整個生命周期都給予了充分保護。除了「研究和開發」,對些動物任何部分的利用都是非法的,即便是意外捕獲的。當然,讓印尼政府有如此行動力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國際壓力,而是前口蝠鱝所蘊含的另一層面的商業價值。

根據近幾年的數據,漁民捕獲一條前口蝠鱝,能夠在市場上賣到350-420美元的價格,但是一條在海裡遊動的活蝠鱝卻能夠為觀光旅遊業帶來每年84萬美元的收入,印尼政府自然如何權衡,而推出前文提及的嚴格保護措施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但是在越是貧窮的地方,就越是會出現這樣的尷尬:人民的生計被放在了環境保護之後。

因為當地的漁民本就生活困苦,除了要支付油費,還得每年更新網具,光是網具的費用就是個讓人難以承受的數字,就連二手網具的價格都高達1060美元,為了支付這些費用,一般的漁民家庭都只能抵押房子或者漁船從當地銀行貸款。如果碰上漁獲不佳,就會出現還不上貸款的情況。

貧窮隨處可見 圖片來源:Nabiha Shahab/中外對話

就在大部分漁民都是這樣的生存狀態下,政府為了保護前口蝠鱝,對捕撈進行了一刀切,基本就阻斷了很多漁民的生計。與當地的飲食風俗衝突還是小事兒,讓人們沒飯吃才是大事兒。期初,漁民們偷偷捕撈是在所難免,2018年的時候甚至差點發生流血衝突。就是在政府強力的兩頭抓情況下,抓控制貿易源頭和海上非法捕撈監管,蝠鱝鰓貿易幾乎已經被控制住了。2015年至2018年間,拉馬克拉巨型前口蝠鱝的捕獲量下降了91.7%。

如果不解決貧困,環境保護就是個「笑話」

但是,誰都明白,如果沒有辦法在經濟上給漁民們找到一條可替代的路,想要讓前口蝠鱝長久安全是不現實的。雖然可以利用前口蝠鱝發展觀光旅遊業,但是當地社區並不同意,因為此舉會引進外來資本和外來人員,會對當地社區帶來不可預知的影響。雖然很多公益基金會給當地給村民帶來了其它的出路,比如讓婦女紡織傳統布料和製作金槍魚魚鬆,但是收效甚微。很多當地的民眾至今對政府的做法非常牴觸,他們至今都沒有找到比捕撈蝠鱝更加賺錢的途徑。

在越是貧窮的地方,想要尋求環境保護就越困難。你可以說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但是在生計面前,沒人能夠指責得如此理所當然,人民是被動和盲目的,只能依賴政府來幫他們脫離困境,而這個是非常考驗政府的智慧。當然,不管怎樣,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如果人們無法擺脫貧窮,那麼保護環境肯定也就會是空談或者說很難維持長久。

參考:中外對話訂閱號,外號「魔鬼魚」,卻要被呵護:印尼艱難保護前口蝠鱝

相關焦點

  • 一條幾百斤重的魔鬼魚,還沒半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值錢?
    因為四面靠海,又遠離大陸,當地家庭的生計基本都靠男人出海打漁,他們想要靠其他手段來謀求財富基本是不可能的。當然現在如果做網紅的話,倒是一個新的出路。我們再回到前口蝠鱝的話題上來。前口蝠鱝是蝠鱝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的壽命比較長,個頭隨著年歲的增長不斷變大,大個頭的前口蝠鱝的翼展可超過7m。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
  • 幾百斤的魔鬼魚,還沒一條野生大黃魚值錢,卻為何仍受威脅?
    因為四面靠海,又遠離大陸,當地家庭的生計基本都靠男人出海打漁,他們想要靠其他手段來謀求財富基本是不可能的。當然現在如果做網紅的話,倒是一個新的出路。我們再回到前口蝠鱝的話題上來。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是它的性情非常溫和,以浮遊生物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的繁殖率非常低,每2-5年,才能繁育出1-2條幼魚。中醫又得背鍋?為啥拉馬克拉的漁民會鍾情於捕捉前口蝠鱝?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漁業資源枯竭,漁民輕而易舉就能捕捉到大量漁獲的日子早已結束了。
  • 世界最巔峰的湄公河魔鬼魚挑戰賽,中國釣魚人竟還是一片空白
    自從傑瑞米維德的《河中巨怪》播出後,無數外國人慕名而來到湄公河。加入挑戰湄公河河中巨怪的行列,挑戰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面對湄公河巨物恐怖的個體,釣魚人更是準備強悍的船釣杆。誇張的自殺鉤,更是市面罕見。也許這些漁具在中國一輩子都用不上,因而也很少有商家肯兜售。
  • 「背鍋」的英語怎麼說?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詞被大家用得挺多--「背鍋」。還有延伸用法,什麼「實力背鍋」,「這個鍋,我們不背」等等。其實「背鍋」這個詞是「背黑鍋」的簡化版,指「代人受過」。如果你覺得有些事情明明是別人的錯,卻怪到你頭上,要你來承擔責任。遇到這種情況,你就是在「背鍋」。
  • 仿生海洋「魔鬼魚」來了
    仿生海洋「魔鬼魚」來了我國首款滑撲一體自主變形仿生柔體潛航器誕生西北工業大學遊泳館內,一條可愛的「魔鬼魚」四處遊弋——它翼展0.8米,「背部」黝黑,「腹部」雪白,「頭部」又扁又寬,「尾部」又尖又扁,「翅膀」(翼狀鰭)則和身體融為一體……別看它外表憨態可掬
  • 她讓漁民放下漁網,一起保護「魔鬼魚」
    作為海洋生物學家,凱斯婷能一眼辨出兩者的區別——鯊魚只會露出背鰭,而騰躍的魔鬼魚兩側魚鰭交替出現,可能會被誤以為是兩條鯊魚。漁船逼近與魔鬼魚的安全距離,凱斯婷穿戴好潛水裝備躍入海中,試圖將自己與魔鬼魚的距離拉得更近。「3米之外,這是人與魔鬼魚『親密接觸』的極限距離,但也足以讓你看清魔鬼魚的表情了。」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魔鬼魚有營養價值嗎
    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網上資料顯示,魔鬼魚早在侏羅紀便出現了。1億多年間,體型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 當魔鬼魚與海鳥相戀
    魔鬼魚,是一種異類,是一隻可以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的魚。但與海鳥相戀後,它卻不願再做一隻會飛的魚,這究竟是放棄,還是成全?「你是海裡唯一可以飛的魚。若你放棄了,這海裡便不再有會飛的魚。」 神看著面前潛心祈禱的魚,惋惜道。那是一隻怎樣的魚?
  • 你們了解黑魔鬼魚嗎?黑魔鬼魚的飼養方法!
    你們了解黑魔鬼魚嗎?黑魔鬼魚的飼養方法!在黑魔鬼魚的養育過程中,黑魔鬼魚的名字看起來很醜,但事實並非如此。它的觀賞價值也很高,它具有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特殊形狀和功能。當地人真的把它看成是有翅膀的惡魔,但是當它穿越海洋去其他地方水族箱中時,它的價值翻了一番。
  • 比丘國劫難從何而來,南極仙翁為誰背鍋
    西遊記中有個地方叫比丘國,這個國王竟然要用一千多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來治病。背後就是假冒高人的那個妖怪在作怪。但奇怪的是這妖怪竟然可以去海外仙島採得仙草,今天就來說說這個事。二來,也能從中明白為什麼這妖怪能去海外仙道採仙草。因為他本就是住在那裡的,肯定對仙道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熟悉,自然可以來取自如。最後說一點,比丘國這一劫難說到底也不是這一妖怪引起的,真正的起因竟然跟東華帝君有關。這個我們下次再聊!
  • 為什麼魔鬼魚它叫魔鬼魚?得知真相瞬間笑哭
    一說到魔鬼魚,很多朋友都會想起那巨大的翅膀、扁平的身體和細長的尾巴。尤其是看到魔鬼魚那兩點一弧線的眼睛和嘴巴後,都會感覺魔鬼魚是不是有點萌啊。沒錯,魔鬼魚並不魔鬼,它們確實很萌很可愛的。但是為什麼它們會被稱作魔鬼魚呢?看完之後保證你知道答案!
  • 一年時間,這條 「魔鬼魚」長大10倍!啥來頭?
    本文轉自【第一新聞】;去年八月的時候 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的遊泳館裡 出現了一條「魔鬼魚」 它在遊泳池裡撲動、滑翔、急停、不不不,它隨時能來個原地轉彎,轉的姿勢還很流暢。 那這條「魔鬼魚」是怎樣做到迅速增重並功能如此強大的呢?它又是什麼來頭呢?
  • 魔鬼魚只能隔著玻璃看?這裡的魔鬼魚可以騎,遊客:難以想像
    說到魔鬼魚,大家腦海裡是不是已經想到了一種扁扁的,看起來還有張笑臉的魚。沒錯,魔鬼魚天生自帶笑臉,自帶吸引力,誰不喜歡這樣的魚呢,看著心情都好。不過大多數人看魔鬼魚恐怕都是在水族館隔著玻璃看吧。你知道麼,在印尼,有片海域,這裡無需隔著玻璃就能看到魔鬼魚,甚至船長還會帶著你跟魔鬼魚一起遨遊在大海。這個地方就是印尼的科莫多,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是從一個朋友的口中得知,他說那裡有一個中國人還不太了解的相對小眾的島嶼,之前他們在那片海域探路的時候,就發現這有片海域經常有魔鬼魚出沒。
  • 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圖)
    ­  兩漁民抬著魔鬼魚上岸。視頻截圖­  抬上來的魔鬼魚被放進三輪摩託車。視頻截圖­  魟魚:又稱魔鬼魚,喜藏身於海底沙地,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魟魚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 魔鬼魚的真相
    魔鬼魚,聽起來好嚇人的名字。每一個潛水員聽到都會腎上腺素飆升,不是害怕逃跑,而是趕緊穿裝備套腳蹼跳下去追啊!
  • 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
    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上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在風暴對決的遊戲中魔鬼魚幽靈應該怎麼玩呢?有什麼玩法技巧呢?小編給大家整理匯總了一下,感興趣的玩家朋友們,快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相信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 《石器時代M》65版本新寵物魔鬼魚系全面評測
    看完這隻新寵物的所有技能,每個技能之間都有聯繫都有用處,可見魔鬼魚還是很好的工具寵物。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各屬性魔鬼魚相互之間的對比:在下感覺選那一隻都差不多,選個顏值高的就好,必殺技能對於不同屬性的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裡可以根據自己陣容收益來搭配,看對面陣容搭配畢竟我們不會培養多隻,太費資源,魔幻狀態是比較特別的一個狀態,這個一特性將會是讓持續傷害更強,覺醒機制讓魔鬼魚生粗能力加強,大家真的可以試著入手一下這個寶寶。
  • 來自深海的魔鬼魚,不愧是韋德之道最美配色!
    論騷氣,韋大爺在聯盟可是首屈一指的,無論是在賽場上的各種高難度騷操作,還是騷氣的慶祝動作都能引爆全場,在場下,韋大爺在著裝搭配上也是有獨到的時尚心得,籤約李寧便是其想獨樹一幟建立自己的籃球鞋品牌,像當初NIKE的喬丹一樣做李寧的韋德。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體型巨大需動用裝載機運送上岸
    2015年在10月3日下午,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