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天堂——馬來西亞簡介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6日 13:18 來源:
馬來西亞(MALAYSIA) 位於亞洲東南部,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南與新加坡、北與泰國接壤,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利曼丹島北部,東南與印度尼西亞接壤,汶萊位於東馬的沙撈越州和沙巴州之間的沿海地帶。海岸線曲折,總長4192千米 ,擁有著溫暖和溼潤的氣候,終年溫度大致介於二十二至三十攝氏度。被稱為熱帶天堂。
國花 木槿
面積 330,434平方公裡。其中西馬13萬多平方公裡,東馬19萬平方公裡
首都 吉隆坡 (kuala lumpur) ,人口約150萬
新首都 普特拉賈亞 (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裡處,人口約7000
氣候 熱帶雨林海洋性氣候 ,終年炎熱、潮溼、多雨,無明顯季節變化,全年平均溫度為 26-32度。年溫差極小,但日溫差較大,白天炎熱,夜晚比較涼爽。年降水量3000毫米左右
衣著 您只需準備一些涼快的衣服就可以全年穿著了。至於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男士可穿外套,建議女士們進入清真寺和廟宇時,必須穿著上衣和長褲或長裙
人口 約227.2萬人(截至1999年)的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文化的國家,馬來人佔50%,華人佔30%以上,其餘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印尼人等。
民族 馬來族人佔59% ,華人佔31% ,其餘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
宗教 全國95%的國民信奉佛教,佛寺佛塔眾多,因此有 「千佛之國」 的美稱。佛教對泰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等領域都有著重大影響。南部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約佔 總人口的4.66%。也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
時差 比格林威治晚八小時,與北京時間相差-0.30
語言 馬來語為國語, 其它:英語、華語、廣東話、坦米爾語
貨幣 林吉特。
交通 隨著馬來西亞旅遊業的發展,交通運輸業也得到很大發展。對於一位旅遊者而言,不論是急著要到達目的地,還是希望從容些有所收穫,馬來西亞當地均能提供各類交通工具,滿足遊客的需要。
節日 獨立日:8月31日;國慶日:8月31日
風俗 馬來人平時一般忌諱用左手,習慣用右手用餐或接受別人的東西。通常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忌食豬肉,不飲烈性酒,在正式場合也不敬酒。馬來人最禁忌的動物是豬,但喜愛貓
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建立東南亞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優先發展同東協國家的關係,視東協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不結盟國家關係。致力於促進東亞環境的穩定,加強與東北亞的聯繫,繼續加強與其他國家良好的雙邊關係。將與鄰國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國家發展積極的關係;在處理雙邊關係時,將遵循互利的原則,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區域範圍內,即東協與中國、日本、韓國範圍內,馬來西亞將繼續堅定地提倡與中、日、韓合作。在多邊領域,馬來西亞將積極參與各種聯盟或論壇,致力於維護各種權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旅遊城市及景點
馬來西亞 是一個景色引人入勝的國家 。有恍如世外桃源的小島可以流連忘返,也有充滿異國風情的都會可以參觀,有廣大的熱帶雨林可以探險,還可以在傳統的中國小鎮閒逛。
無論你走到那兒,馬來西亞人的熱情和親切的態度將會帶給你一種很特別的感受。馬來西亞就象是個天堂,美麗的海灘、迷人的島嶼,各色各樣的植物、動物、森林和壯麗的山脈都是此地美景。
馬來西亞本土民族的文化和食物,使到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任君選擇,而多種民族的豐富文化及節慶,使到馬來西亞成為迷人的旅遊盛地。
吉隆坡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岸中間,離岸約35公裡 。日間普遍炎熱潮溼,夜間卻很涼快,每年平均雨量約為220毫米。是馬來西亞的首都,被喻為花園城市。現代化高樓大廈林立,兼有圓頂阿拉伯式建築,點綴在林蔭間,非常有趣。也是馬來西亞政治、商業和社交中心,是個全面對比的可愛城市:既有現代大都會的氣派,也有古舊的風味,殖民地時代留下來的優美建築、戰前的商店,善良的銅頂建築物和現代的摩天大廈並肩而立,相互爭輝。狹窄的街道上古雅商店,節比鱗次。正當你「山窮水盡無疑路」之際,偶爾眼前展開的竟是一條遍植樹木的廣闊大道,徜徉其中,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怡人的氣候是樹木一片蒼翠茂盛,熱帶繁華似錦,爭妍鬥麗,色彩繽紛,正好反映在這個多族裔的社會,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和洽相處,結果出現別具特色,源遠流長的風俗和傳統:多姿多彩的節日慶典,歌舞和各式各樣惹人垂涎的美食。要體驗馬來西亞多方面的魅力,吉隆坡是首選。
國家清真寺 (Masjid Negara/National Mosque) 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 位於市中心夏穆迪蘇丹路上, 在火車站附近, 佔地面積5.5公頃, 是1957 年由當時第一任總理東拉赫曼倡儀修建,由設計師認真考察了世界上主要伊斯蘭教國家的清真寺後精心設計而成的,1965年竣工。該寺造型優美,其式樣與裝飾類似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的三大清真寺,主要由祈禱大廳、大尖塔和陵墓三部分組成。大廳高大寬敞,可容納達8000人,每逢周五伊斯蘭教聖日,市民們紛紛湧入寺中,跪地祈禱,一些重大的宗教儀式亦在此舉行。
國會大廈位於湖濱公園一角可眺望湖的全景。建於1962年,在18層國會大廈內包括了會議廳、圖書館、各類辦公廳、委員會等,遊客可事先通過安排如內參觀國會開會情形。
獨立廣場1957年8月31日午夜12點零1分,英國國旗在馬來西亞的獨立廣場 (Dataran Merdeka) 降下,取而代之的是馬來西亞國旗。這裡有一支高100米的旗杆,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杆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歷史上最重要的裡程碑。位於廣場一角的雪蘭莪俱樂部,是一幢都鐸式建築,建於1910年。旁邊的聖馬利天主教堂則是已逾百年的哥德式建築。走過一小段路即可到達紀念圖書館,它建於1909年。在獨立廣場下面是太子廣場,這裡是飲食、休閒、娛樂中心。
黑風洞 在吉隆坡市北郊13公裡處,位於雪蘭莪州境內; 有一個神秘的鐘乳石洞穴群——黑風洞 (Bata Caves) 。當車子駛近之時,在公路上即可見到眼前幾座高聳屹立的懸崖陡壁,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擋住了去路。由於崖嶺屬於石灰巖,林木比較稀落,反而使人感到它們的崢嶸和詭譎。
國家王官 (Lstana Negara/National Palace) 本來是一位富有的中國商人的住宅,1926 年出售後改建成雪蘭莪蘇丹的王宮,現在則是國家元首蘇丹的宮邸,被碧綠青蔥的草坪圍繞著。因為馬來西亞的國王是由各州世襲蘇丹中選出的,任期5年所以每隔5年,王宮就要迎入新的國王。
國家紀念碑國家紀念碑 (National Monument) 位於吉隆坡湖濱公園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青銅雕塑之一。紀念碑上雕刻著幾名為自由而戰的馬來西亞戰士,在碑上還刻著一行馬來西亞文字,大意是在歷史上為自由、為民主而戰鬥犧牲的英雄們永世長存。旁邊是東南亞國協公園和郭阿都拉薩紀念館。郭阿都拉薩紀念館是為了紀念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郭阿都拉薩胡而建的。
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
兩國先後籤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海運協定》、《民用航空運輸協定》等10 餘項經貿合作協議。1988年,兩國成立經濟貿易聯合委員會,現已召開6次聯委會會議。
2002年,雙方成立中馬雙邊商務理事會。兩國雙邊貿易額逐年增長,2002 年雙邊貿易額 142.7億美元,同比增長51.4%。其中,中方出口49.75億美元,進口92.96億美元,分別增長 54.4%和49.8%。馬來西亞首次成為我與東協最大的貿易夥伴。
兩國經濟合作發展良好,相互投資不斷增加。截至 2002 年底,經中國外經貿部批准或備案的在馬中資企業97家,在馬投資協議總額7230萬美元,實際投資3570萬美元。2002年,馬在華投資項目共319個,合同金額7.9億美元,同比增長67.9%,實際金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39.9% 。
2000年,中國銀行和馬來亞銀行分別在吉隆坡和上海互設分行。2002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亞國家銀行籤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責編: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