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有個孩子,要求我給他/她講一下現在的世界,我覺得我根本就做不到。
以前我可以告訴他/她:我們生活在一個叫做地球村的大村落裡,大家不分彼此,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分工合作,致力於減少戰爭、災荒、疾病的威脅,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但現在看起來明顯不是這樣的,地球村眼見著就要四分五裂,大家挖壕溝修圍牆擺拒馬堆鹿砦,準備各過各的。我過去的經驗放在今天已經失去了效用,我曾經以為的那個世界不再是原來的樣貌。美劇《未來歲月》(Years and Years,又名《此去經年》)裡有一句臺詞 「Turns out we were born in a pause.」,完美地表達了我此刻的所有感受:原來我們是生在了一次暫停中間。當風平浪靜的暫停過去,世界開始些許震蕩的時候,人們看到的是應接不暇的驚愕。這種驚愕之頻密,以至於讓事物本身的衝擊力都隨著時間黯然失色。2020年現在剛過一半,誰還記得澳洲大火,誰還記得科比失事?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把一切所謂的「世界大事」都衝刷了下去。什麼是今天的世界?我覺得它就是昨晚的樣子:大地上幾十個美國城市在燃燒,與此同時一艘私營商業飛船承載兩名太空人經過18個小時的飛行,正在300多公裡高的太空軌道上和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而且,這兩者之間並不會相互影響,各自有著充足的理由繼續下去,連同兩群人未來的命運彼此漸行漸遠。
所以,我只能告訴那個孩子:我同樣也看不明白這個世界,必須和你一樣從零開始學習。但我可以做一些猜測,我猜測人群之間的鴻溝已經悄然產生。在古代,一個人做個農夫,並不妨礙他多學一門手藝,業餘時間變成一名泥瓦匠。在現代,一個人做個文員,也並不妨礙他去念書考證,成為一名律師或者會計師。但在未來,一個人可能終生活在地面上,沒有絲毫機會進入環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城。基於科技的,基於文化的鴻溝,會把人群徹底分化開來。
以前的科技進步大多是普惠的,蒸汽機發明出來之後,人人都可以乘坐火車,人人都可以穿機織衣物。電力發明出來之後,人人都可以得到光照,得到能源,得到電器化生活。這裡隱藏了一個前提:每個人必須生活在人群之中。一家人有蒸汽機,一家人有電力供應毫無意義,它不能轉化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於是也就無法切實提升自家的生活水平,無非是你家的馬車更豪華,你家的蠟燭更多更粗罷了。
但在今天,私營公司的可回收火箭把私營飛船送入太空,意味著天空中百舸爭流的時代快要到來。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國際空間站肯定不會是未來,在大氣層外的巨大人工城市遲早會出現,並且指向更加遙遠的月球和火星。於是,並不是每個人必須生活在人群之中,有一部分人可以生活在人群之外。這種生活不會遍及全球每一個人,絕大部分人只能仰望。於是,地球上的事物變得遙遠,透過太空艙的舷窗,太空城裡的人冷冷看著地面上的火光。
在六一兒童節,人們總是會說一些祝福的話,一些關於未來的話。那麼,今天我祝福小朋友們在未來能夠得到一張飛往月球或者飛往火星的船票,而不是在地表和機器人、人工智慧爭奪工作機會,把時間和生命消耗在電子玩具上。我希望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能夠抵達未來,成為開拓者中的一員。在那宇宙深處的不可知之地,擺脫過去的枷鎖,探索文明的新可能。也許到了那一天,他們會完成我此刻完成不了的任務,轉頭回來告訴我們: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紛爭,所有的矛盾,全都無關緊要,在歷史的路徑上作用力之和為零。
題圖攝影:Edi Libedinsky
圖片授權基於:www.unsplash.com相關授權協議
往期回顧:
寫文字,還是拍視頻
怎樣在微博上寫一個人見人愛的觀點
終於擁有了「槽邊往事」四個字
推薦視頻:《口罩獵人》
推薦閱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2020屆慈父杯網絡小作文大賽入選作品賞析
【廣告】2020新款APP推薦:靈感筆記
1人,2貓,31天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