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留心觀察,周圍很多養寵的朋友,他們的性格都各不相同。養狗的朋友性格往往熱情開朗,或是憨厚老實,也特別黏人。而養貓的朋友卻顯得異常孤傲,或是清高的,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這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很多人會好奇,難道是動物的性格傳染給了人嗎?還是說養寵的人本身的性格並沒有什麼變化,而是他們根據自己的性格去選擇寵物才會這樣的?其實在以前就有科學家有關相關研究了,在剛開始,科學家們並不認為動物有什麼性格可言,而是認為性格這種東西只存在於人類身上。仔細想想好像也合情合理,畢竟人類的大腦那麼複雜,肯定是因為複雜的神經元才產生「性格」這種東西,而動物還是比較低級的意識,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性格可言的。
可是到了後期,有人開始出來反駁了,一位心理學家做個一項調查,讓這些養寵的鏟屎官們給自己的寵物性格進行評價打分。結果除了貓狗這兩個常見的養寵人以外,那些養魚的人和養冷血動物(如蜥蜴)的人的評價打分差異很大。比如養魚小夥伴們則認為魚類是最有幽默感的,比狗啊貓啊甚至馬還有幽默感,而自己恰恰也是有幽默感的人。而養蜥蜴的小夥伴們則認為他們的蜥蜴性格很踏實,而自己長期觀察了這些蜥蜴的後自己的性格也變得踏實起來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大概能體現出每一個養寵的人都覺得自己的寵物有不同的性格存在。首先體現在不同的動物身上,我們姑且不討論同一種動物的性格差異,在不同動物和人的關係上就能發現很大的差異,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喵星人和汪星人。
我們都知道狗狗是從狼演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為了食物而靠近人類,從而被人類馴化,進而開始變得和人類親近。而狼是一種群體生活動物,喜歡社交,所以狗狗也是喜歡社交,性格上大多數趨於那種喜歡溝通交流的類型。而貓咪被人類馴化的歷史不過幾千年,比起狗少很多,而且貓科動物都是屬於獨來獨往的(獅子除外),它們的性格表現上更加冷漠無情。所以很多養貓的鏟屎官也很同意,因為他們經歷過前一秒貓咪為了食物還很粘人,下一秒就翻臉的情況。
有研究發現,貓咪有四個基本性格特徵變量:社交性、情緒化、攻擊性、膽怯心。狗狗有五大性格,有一種著名的說法叫做「大五人格測試」,這是用在人身上的,同樣,狗狗也有類似的「大五犬格測試」。
很多研究者認為,養寵的人性格和寵物類似,很可能是人們吧把寵物看作了自己的縮影。簡而言之就是把寵物當成了自己潛在的那一面。甚至延伸到植物上面,比如辦公室裡有男同事養花的話,那麼這個男同事的性格通常是比較細膩的,而且還有點溫柔或者是紳士的。同樣,養魚的人會比較開心,養狗的人比較開朗,養貓的人比較獨立自主,而養冷血動物的可能比較堅強。
而且這種性格在同一種動物身上還有明顯區分,簡單來說就是同樣是養狗的人,他們養的狗性格也不同,而且主人自己的性格也會與之一起分類。就比如熱情的人喜歡養金毛犬,因為金毛犬本身也是熱情歡樂的狗狗。而踏實穩重的主人偏愛雪納瑞這類的犬種,因為雪納瑞性格也比較穩重踏實,起碼不像泰迪犬那般活潑好動。
哪怕是養寵圈子外面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歸類到某些動物性格中,比如以前有一首歌,歌詞關於「小奶狗」、「大狼狗」的描述,可以說寵物和人類的性格是一種雙向選擇。
除了可以說狗的性格是主人和他們的之間的互動因素造成的,還可以說我們參與了人工選中的幹擾。我們可以知道,現存的的犬種種類有1400餘種,每一個品種的培育都是帶有目的性的,而且每一個品種的狗狗都會有一種相對穩定的性格基因。我們可以看到貴賓犬很難表現出像雪納瑞那樣沉穩,而金毛犬也很難表現出比特犬那樣殘暴,雖然個別例子會有概率發生不穩定的性格,但是畢竟是小數。
當然這是先天的因素,後天的因素更重要,研究者們明確表示,人們的養育環境和養育手法會影響寵物的性格。這就好像養孩子一樣,很多人的確也是把寵物當孩子一樣飼養,結果我們發現,性格越是神經質的主人,他們的寵物大多數也有些神經質,而且大範圍會出現攻擊行為。而那麼比較斯文靦腆的主人,他們的寵物往往也比較聽話乖巧,這就好像我們人類之間所說的「有教養」一詞。
總而言之,作為主人,我們的性格和行為會影響到寵物,而寵物的性格同樣也會影響到我們,這種雙向影響可能正是寵物和人類親密關係的美妙之處,我想只要人類社會模式不改變,那麼寵物就會一直存在,而且它們會使得我們的家庭和生活更加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