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防治科普知識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2020-11-21 海口晚報

    1、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已流行了2000多年,它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多菌型麻風尚可侵及深部組織和內臟器官,晚期麻風病常可導致肢體畸殘,喪失勞動力。

    2、麻風病的傳播途徑?

    (1)直接接觸傳染為主。呼吸道是未經治療多菌型麻風病人向外界排菌的最主要途徑,其次是未經治療多菌型麻風病人破潰的皮膚傷口。健康人(尤其是長期密切接觸者,如親人、鄰居等)吸入這類病人的飛沫顆粒或者破損皮膚接觸到病人傷口的分泌物是感染麻風病的最主要傳染方式。

    (2)間接接觸傳染。健康人間接接觸麻風桿菌汙染的生活物品,如衣物、生活用具等而引起的感染。由於人類是麻風桿菌的唯一宿主及傳染源,麻風桿菌離開人體後很快死亡,至今醫學尚未取得體外培養麻風桿菌成功,因此麻風病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3、麻風病是遺傳病嗎?

    醫學已經明確證明麻風病是一種傳染病而不是一種遺傳病。

    4、麻風病一定要隔離治療嗎?

    現在麻風病有非常有效的藥物治療,不需要住院隔離治療。麻風病人完全可以居家邊學習、邊工作、邊治療。

    5、麻風病人能夠讀書、工作和結婚生小孩嗎?

    麻風病目前有非常有效的治療辦法,少菌型麻風病人療程6個月,多菌型麻風病人療程24個月,一般即可治癒。因此罹患麻風病不影響病人學習、工作或結婚生小孩。

    6、預防麻風病的關鍵是什麼?

    由於麻風病所致畸殘是引起社會人們對麻風病歧視與恐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麻風病早發現(病程<6個月,越早越好)、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麻風病的關鍵!

    7、您知道麻風病的報病獎勵機制嗎?

    為了及時發現與治療麻風病人,更好的維護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麻風病防治規劃》要求,結合海口市實際情況,市皮防中心對在麻風病防治工作中積極發現與報告麻風病的市民(普通百姓或醫務人員)給予獎勵。即市民或醫務人員發現可疑麻風病人,可直接報告海口市皮膚性病防治中心,一經確診為新發麻風病人,海口市皮膚性病防治中心將對第一報病人獎勵5000元/例(含省皮防中心獎勵500元/例)。

    8、您曉得海口市麻風病防治專業機構嗎?

    海口市麻風病防治專業機構是:海口市皮膚性病防治中心,地址:海口市廣場路3號,諮詢及報病電話:0898-66218039,聯繫人:文主任、陳主任、吳醫生。

相關焦點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海口未來3天天氣預報    8月3日    多雲有雷陣雨,氣溫26-32℃    8月4日    多雲有雷陣雨,氣溫25-32℃    8月5日    多雲有雷陣雨,氣溫26-34℃
  • 美麗白鵜鶘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羊山溼地因其特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而成為海口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一帶地處羊山溼地,擁有豐沛的水資源,白鵜鶘出現在美人坡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確,但美仁坡轄區環境良好,周邊水系中有豐富的魚類,這對白鵜鶘確有很大的吸引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啟動溼地公園鳥類監測
    本報海口8月21日訊 (記者葉媛媛)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獲悉,8月19日
  • 黑色火山古村落 遍吹生態文明風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如果說,『海口藍』詮釋了海口生態環境的優越,那麼『火山黑』更能反映海口的底蘊及特色。」6月29日,雲南遊客陸傳芳說,她本來打算到海口小遊一周,不料迷上了這裡,用3個月的時間探訪了海口的每一個角落。在她看來,海口萬年火山烤出來的黑色火山古村落,黑得自然和諧,富有文化底蘊和旅遊價值。
  •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瓊州海峽全線停航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詳情可諮詢24小時客服熱線:海口至海安航線(秀英港、新海港始發)0898-9693666;海安至海口航線(海安港始發)13822577733,(海安新港始發)400-8859088。
  • 快來搶購貴人魚牌金線魚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2月5日訊(記者高潮)眼看就要過年,海口晚報優生活網特意回饋市民,隆重推出貴人魚牌金線魚,原價340元5斤禮盒裝的金線魚現價238元。即日起,市民可登錄www.66660806.com或撥打66660806電話預訂,本報工作人員將為您免費送貨上門。  春節即將來臨,市民也開始為購置年貨忙碌起來。
  • 「掌上執法神器」警務通上線了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10月5日訊(記者趙莎 特約記者陳世清 通訊員林馨 鍾玲)為提高執法效率,合理指揮調度,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海口公安交警部門引入了「掌上執法神器」——警務通,並於近日配發到路面一線執勤交警手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巴啦啦小魔仙2》海口首映
    本報海口1月20日訊 (記者衛小林)今天下午,動畫電影《巴啦啦小魔仙之魔法的考驗》(簡稱
  • 3歲半萌娃變身 小小普法宣傳員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12月2日,在海口明珠廣場舉行的禁毒宣傳活動現場,一個為過路群眾發放普法宣傳單的3歲半萌娃引起眾人關注。    齊肩的短髮,明亮的眼睛,甜美的笑容,年僅3歲半的她,手拿一疊宣傳單,不斷觀察過路的群眾。每當有人從她身邊走過,她就會禮貌地說上一句「請看看普法宣傳單」,然後遞到對方手中。眼前的小小普法宣傳員,令過往市民笑容不斷。    「發放普法宣傳單很好玩。」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一季在海口雨後等彩虹
    邊逛邊吃等彩虹  海口的騎樓是城市的歷史韻味所在,邊逛邊吃等彩虹,可以從這裡出發。  走進博愛北老街的振龍坊,兩家老鹽檸檬水飲品店就盤踞在路口兩旁。無論是選擇哪一家,經典的老鹽檸檬水、黃皮檸檬水等飲品都十分搶手。炎炎夏日,來一杯冰鎮的老鹽檸檬水,心火瞬間就消減了不少。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火山巖礦泉資源療養價值高
    本報海口8月5日訊 (記者羅霞 實習生周夏茜 肖燕妮 通訊員肖宜欣)記者今天從海口觀瀾湖旅遊度假區獲悉
  • 認真做好麻風病防治工作
    □記者 魏然 報導  本報安丘訊 1月10日,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前夕,副省長王隨蓮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濰坊安丘市走訪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和醫護人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大生物與醫藥高端論壇海口舉行
    本報海口10月26日訊 (記者陳蔚林)結合海南自身的基礎和優勢,圍繞現代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需求
  • 海口「城市大腦」項目再獲國際大獎
    近日,由國際數據公司IDC主辦的2020年IDC中國數位化轉型頒獎盛典落幕,海口「城市大腦」項目榮獲「政府行業技術應用場景創新獎」,這是繼5月獲2020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後,海口「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又一次獲得國際大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紅珊瑚音樂節11月9日-10日海口上演
    本報訊 樸樹、郝雲、零點樂隊、番茄市長……2019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1月9日至10日在海口上演,屆時將有22組國內知名音樂人空降椰城
  • 海南醫生捐骨髓救四川女孩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今年24歲的彭醫生是屯昌人,在萬寧市某醫院工作,為了配合捐獻的時間,他清明小長假沒有回家祭祖,而是一個人來到海口做捐獻前的準備。彭醫生說,他從上大學開始就堅持無償獻血和捐獻血小板。2010年5月29日,他在採血車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於是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他慎重地在《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上留下了自己的詳細信息,並留下了8毫升血樣。
  • 海洋科幻兒童音樂劇《海底兩萬裡》海口演出 吸引數百名觀眾
    &nbsp&nbsp&nbsp&nbsp2017年海口市首場精品文藝演出舉行&nbsp&nbsp&nbsp&nbsp《海底兩萬裡》科普海洋環保知識&nbsp
  • 航天領域專家齊聚海口交流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高分」打造「數字...
    ■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李愛美如果想給地球拍照,遙感衛星就可以做到;如果想給地球拍3D大片,需要找解析度最高的立體觀測衛星——高分七號衛星。圍繞高分衛星和遙感產業,11月2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邀請了10多名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應用總師代表、優勢行業應用代表、優勢區域應用代表、骨幹企業代表齊聚於在海口舉辦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交流高分專項取得的創新成果、應用成效。
  • 海口推出火山荔枝月系列活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口4月24日電(李爭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明超)4月24日上午,海口舉行火山荔枝月「火荔嗨購節」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海口火山荔枝月系列活動以及海口火山荔枝營銷推廣情況,並首次推出海口火山荔枝特級果品——「海口火山荔枝 1 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從一燈如豆到萬家燈火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從一簇篝火到一盞油燈,從一根蠟燭到一顆電燈泡,昏黃的燈火搖曳升起,被照亮的一方天地裡升騰著溫熱的氣息,照明技術的變革與普及過程飽含著時代變遷的生動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