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提供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和空間。就像我們的孩子離不開媽媽一樣,同樣,我們的生長也離不開地球,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特殊日子裡,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和孩子聊聊「世界環境日」,聊聊我們的地球媽媽,聊聊我們能做些什麼。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而今年是一個特殊的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因為一些貪婪的人為了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使得在野生動物身上的冠狀病毒開始在人類世界作亂了。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大肆蔓延,還在威脅著人類健康,也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其實,現在我們的孩子也已經深深感受到了疫情給他們帶來的影響,疫情和孩子們的利益也是息息相關。
1.不能正常上學:2020年的春天,孩子們無法像往常一樣去上學,原本現在的他們應該可以在教室裡認真學習,在操場上盡情跑跳,可是這一切目前感覺都成了渴望。
2.不能出去踏青賞花:明媚的春天,孩子們只能窩在家裡,看窗外的春天,不能盡情出外去踏青賞花。
3.不能去遊樂場:因為疫情會人傳人,所以不能去人口密集場所,不能去遊樂場撒歡。
4.不能去旅遊:因疫情,不能去旅遊,去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
因為疫情,切實影響到孩子的方面遠遠不止以上這些,所以不妨藉機和孩子討論一下,我們能為保護地球做些什麼。
1.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家長要引導孩子們從小就應該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等長大後至少自己不去捕食野生動物,不去買賣野生動物,有可能的話也阻止那些貪心的人們這樣做,讓動物朋友們也能自由安全成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網上有兩張很有內涵的漫畫,形象地表達了動物們的心聲。
有人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多次在活熊身上取膽汁,因此,熊發出了吶喊:人類,把我的膽汁還給我。
同樣,大象也感受了人類對其的危害,也發出了吶喊:人類,把我的牙齒還給我。
一定要告訴孩子,因為某些貪婪的人,每天都有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在哭泣,在吶喊,並從世界慢慢含淚消失,那麼,最後一個流淚的將是人類。
2.節約能源: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節約用水,我們可以用洗衣服的水來拖地。
3.做好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讓可回收利用的資源再次被利用。
4.參加植樹造林:多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為地球增加一分綠色。
5.保護樹木:孩子們用的一次性筷子和紙張都是用樹木做成的,所以建議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節約紙張,從而保護樹木,保護生態環境。
6.不亂扔垃圾:不能隨地扔垃圾,要保護環境。
7.做環保宣傳員:通過多種途徑,如社區宣講、海報宣傳等形式,向廣大社區區民以及同學們宣傳保護地球的理念。
因為我們人類的貪婪,肆意捕殺動物,野生動物大量絕跡,因為無節制砍伐森林樹木,鳥兒沒有了棲息之地,因有人大量地往江河湖泊裡排放工廠汙水導致我們的水汙染,人類因此生病;因為亂扔垃圾而導致我們的家園生態失去了平衡,破壞了環境,再這樣下去,地球將會毀滅。
2019年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名叫《流浪地球》,講的是: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臨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然而為了能夠找到新的家園,人們搬到了地下,地球上變得亂七八糟,一片狼藉。最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地球的流浪行動得以延續。
這個電影裡有一句臺詞特別經典:「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如果您和孩子還沒有看過這個電影,建議抽時間一起看看,看過之後會對地球母親有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
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我們應該愛護自然,善待自然,建設好美麗的家園,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應把保護環境作為一個理念,化為一種行動,不僅在世界地球日這一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傳承與堅持。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提高環保意識,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家長更要從小培養孩子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畢竟他們才是未來世界的主人。
我是培育好孩子,每天都會分享育兒的理念、知識和心得,願意與您一道研討育兒話題。如果您對育兒有自己的見解,歡迎關注和評論。
聲明:本文所採用的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或者百度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