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桃蛋媽要厚臉皮地的「凡爾賽」一次,跟大家秀秀我家娃。
大家可能覺得,桃蛋媽平時一向低調,很少秀娃,今天這是怎麼了?
事情要從一篇讓我又氣又笑的作文說起。
那天,我家上四年級的桃蛋放學一回家,就顯得鬼鬼祟祟的,不敢跟我正面眼神接觸,還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
我心裡想,這肯定又是哪一門課考砸了。
現在北京西城的老師們都很佛系,基本套路是這樣的:
1. 成績通報不會出現孩子的名字,每天會在群裡告知今天沒完成校內作業的學生的學號。
2. 每次考試後,會把得滿分學生的名字、得「優」學生的數量告知家長,家長拿到自家孩子的試卷分數,得再反覆推演一番,才能得到自己孩子在班上成績的大致位次。
所以我想,算了,既然娃不主動說,那就等著飯後(秋後)再問(算)吧。
吃完飯,我拿起手機,看到老師發在群裡的學習情況通報。
讓我意外的是——今天桃蛋的語文課作文,居然得到了老師的特別表揚??還被作為本周範文供班上其他同學參考?!!
我有點不敢相信,畢竟上個月國慶節,桃蛋寫國慶天安門廣場大花籃的作文,我跟她一起改了五六遍,還被老師打回來修改。
這次我管都沒管,結果還全班表揚,老母親不禁激動起來。
我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娃的這篇優秀作文,說:「恭喜你啊,老師在班上和學校裡特別表揚你的作文了,給我看看?」
娃卻一副蔫蔫兒的樣子,然後像是鼓足了勇氣,要赴刑場一般,翻出了試卷:「媽媽,你看了別生氣哦……」
然後,我就終於看到了這篇,讓我哭笑不得的優秀作文。
娃的大作我貼在這裡,各位讀者給我評評理……
桃蛋四年級,字寫得一般,圖怕大家看不清楚,我用文字再貼一遍,老師圈的佳句我也標識出來,看過圖片的讀者直接跳過就行:
「
作文題目:我家的「動物園」
我家是一個「動物園」,有好多可愛的「動物」。
我媽媽是一隻大「老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媽媽pi氣大,生氣起來不得了。有一次,我的課堂練習沒寫完,媽媽知道了,立刻瞪著眼睛——她的眼珠子就像要冒出火來了,咬著牙——她的牙發出ga beng ga beng的聲音,仿佛下一秒就要咬向我,就連頭髮都要像老虎一樣炸毛了!她吼道:「你怎麼這麼差啊,全是良!」那聲音,真可以和河東獅吼相媲美了!媽媽雙手叉腰,又說道,「以後不能再讓我看見一個良!」從此,我再也沒有把課堂練習帶回家,也沒再得一個良。媽媽雖生氣時可怕,但那些都是為我好啊!
我爸爸是只qin勞的蜜蜂。他工作很忙,晚上十點回家,十二點睡覺。有天晚上,他回家時我已經睡著了,半夜,我起來上廁所,聽見爸爸還在打電話談公司項目。他掙的錢就如蜜蜂的蜂蜜那樣金貴不已。
我是一隻小鼠。只要媽媽聲音大一點,我就要抖三抖,只要一見蜜蜂,我都會尖叫著跑開。記得那次去花卉大觀園,一進熱帶植物館就聽見吼吼的聲音,走近一瞧,啊!是一隻大恐龍!我尖叫著跑回媽媽身邊,嚇出了一身冷汗。後來才發現,這只是只會動的假恐龍。看來,自己還是應該提高膽量了啊。
我妹妹是家裡的小猴子。她喜歡亂蹦亂跳,做一些「極限運動」。某次,她一下子從沙發跳到了小柜子上,又從柜子跳到了椅子上,最後降落在地上。她輕盈的身姿讓我驚嘆不已。這就是我的妹妹,一隻活潑的「小猴子」。
這就是我家的動物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感覺好辛福!
」
娃這篇作文,最後一句還有錯別字,她應該是想寫「幸福」,寫成了「辛福」。
不過對桃蛋媽來說,天天來回拉扯著照顧倆娃,確實沒啥「幸福」,儘是「辛」了。
雖然桃蛋在作文裡「黑」了我,但還能看出她滿滿的求生欲,比如這句——「媽媽雖生氣時可怕,但那些都是為我好啊!」
不過她寫爸爸這一段,讓我有點酸溜溜的。
畢竟,在上周娃的作文裡,她爹的形象還不是這樣的,差距有點大。
那天我讓她在家自由發揮,寫一段假日生活,結果,桃蛋不假思索,小筆一揮,就把桃蛋爹「手機蟲」的形象凝固在了紙上:
桃蛋這篇現代詩,一個貶義詞都沒有,卻把桃蛋爹的「不動如山」批判得擲地有聲,真是讓桃蛋媽解氣哈哈哈。
秀完娃,順便跟大家嘮嘮「雞語文」這件事吧。
坦率講,桃蛋的各科學習裡,語文可能是我操心最少的一門課了。儘管課外有著各種「大語文」補習班,我基本上都是佛系對待,從來不怎麼報。
碼字這麼多年,我對作文能力如何提升有點經驗。
作文能力的提升,基礎是孩子觀察力和感悟力的提升,古人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孩子能觀察到、領悟到是第一位,她把自己觀察和領悟到的人和事,通順地描寫出來,這篇文章80%的骨血就有了。
就像桃蛋上面作文裡打的比喻,她是在生活當中,經過觀察,將細節記在心裡,並且將一些現象總結提煉出內在的含義,才能自然的寫入作文裡。
娃說我像「獅子」,她自己像「老鼠」,妹妹像「猴子」,爸爸是「蜜蜂」。
這種人物描寫,說簡單是簡單,寫的是身邊天天見的家人。
但是說難也難。
為什麼說難呢?因為這其中,要塑造出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要找準人物對應的「動物」。
人們對每一種動物的外形和性格特點,都有共識,有固定印象。
用來比喻人物的動物,聲、形、格,都得與人物貼切,而且既然是描寫最親的家人,還不能太過貶義,想寫得幽默一點,得實現「明貶暗褒」的效果。
如果動物選得不合適,文章就不會生動。
如果描寫得不有趣,人物形象就不會讓人又愛又恨,甚至可能會讓人物形象陷入尷尬。
這些功夫,都要在觀察與領悟階段完成。當然了,除了觀察與領悟,作文離不開寫作技巧。
修辭、比喻、排比、誇張等等各類應用,這些技巧最多只佔20%,並且是為那80%的觀察和感悟服務。
在孩子實際的學習中,我們容易關注這些技巧,卻忽視了培養孩子觀察和體驗能力,只有技巧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肯定難以打動人。
提升作文能力,功夫更多在課外,孩子的閱讀量很重要,她只有大量地輸入,才能有一定地輸出。
桃蛋媽相信一個理論——信息輸入和輸出起碼要遵循十比一的關係。
意思是,一個人讀懂十本書,才能具備輸出一本書的能力(這個輸出量預估可能還是偏大)。
桃蛋日常的閱讀量挺大,她對歷史、文學等各類故事性的書都很有興趣。
在她認識字以後,不管是否名著,反正任何故事性的、好玩的書,我都給她讀。
她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把我小時候讀過的《鄭淵潔故事大全》讀完了。後來我又給她推薦《明朝的那些事兒》《人類簡史》這種閱讀體驗好、故事性強,但又有一定知識性的書。
我給孩子推薦書,最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先甜後苦。
我不想一上來就給孩子晦澀、難懂的書,而是儘量給故事性強,同時帶有知識性的書。
這樣最大的好處是,孩子在一開始跟「大部頭」書打交道的時候,對書的印象都是美好的、激發興趣的。
她會覺得,書是她人生的朋友,而不是人生的壓力。
可能有人會問,小時候讀了好多書,以後都不記得了,忘了怎麼辦?
知乎上有個高贊答案,最能回答這個問題——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不論是教孩子寫作文,還是孩子整個成長,註定就是一個學了忘、忘了學、邊走邊丟、邊丟邊撿的經歷。
養娃這條路,用「牽著蝸牛去散步」形容最恰當不過了,讓我們都少一些焦慮,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吧。
孩子是一個剛剛開始接觸文字世界的人,桃蛋媽希望她的寫作目的、寫作初心不跑偏。
希望她的文字背後,作者的真實面容與心境,能一直清晰生動。
期待在她寶貴的童年時期,能多寫出幾篇這樣充滿愛與童心的作品吧!
哪怕在作文裡再黑N次老母親,也無妨……
話說,你家娃在作文裡「抹黑」過你麼?期待你的留言。
「牛娃成長記」更多好文:
高考只知道「裸考」,是在拿孩子前途開玩笑
開放三孩?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