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
太陽系是由受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組成的系統,它的最大範圍約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陽系是銀河系一個極微小的部分,離銀河系中心近3萬光年,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坍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太陽系的主要成員有:太陽(恆星)、八大行星(包括地球)、無數小行星、眾多衛星(包括月亮),還有彗星、流星體以及大量塵埃物質和稀薄的氣態物質。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7%,其他天體的總和不到太陽的0.2%。太陽是中心天體,它的引力控制著整個太陽系,使其他天體繞太陽公轉。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
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具有固體外殼。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小。
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萬個以上的小行星(即由巖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
在人類歷史上,太陽一直是許多人頂禮膜拜的對象。中華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為太陽神。而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則是宙斯(萬神之王)的兒子。既然太陽這麼偉大,那麼,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太陽吧。
太陽是銀河系上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直徑139萬千米,質量1.989×1030千克,包含全太陽系99.8%以上的質量。太陽距離地球約1.5億千米,從地球到太陽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乘飛機,也要20多年。目前太陽的成分中,氫佔約75%的質量,氦佔約25%。太陽核心的溫度高約1500萬K、壓力是2500億大氣壓。太陽的能量輸出功率為3.86×1023千瓦,巨大的能量來自於核心的核融合反應。太陽表面稱為光球,溫度約為6000K,黑子則為較低溫的區域,約4000K,光球之上是色球,色球之上的高溫區域則是日冕,它向太空延伸數百萬千米,其溫度超過100萬K。太陽有非常強大的磁場,它的磁層稱為太陽風層。太陽表面還有巨大的日珥,它也是太陽表面磁場劇烈活動的產物。太陽大概已有50億年的歷史,大概還有50億年的壽命。
對於人類來說,太陽毫無疑問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世間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試想:要是沒有太陽的話,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很顯然,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態萬千的生命現象,當然也不會孕育出作為智能生物的人類。太陽給人們以光明和溫暖,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