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之一,偏愛吸食人類血液。它會傳播瘧疾、登革熱和黃熱病等疾病,每年造成至少50萬人死亡。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Leslie Vosshall等10月12日在《神經元》雜誌發表論文稱,蚊子可以通過特定神經細胞分辨人類血液和其他食物;雌性蚊子的味覺經過特別調整,可以探測出血液中至少四種不同物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學家Chris Potter 表示:「這絕對是一次重要發現,識別與血液有關的特定味覺神經元也許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對付蚊子。」
雖然Vosshall和她的團隊已經對蚊子的其他精細感官有了充分認知,但對蚊子味覺仍知之甚少。研究人員認為,理論上來說,如果蚊子不能識別血液的味道就不能傳播疾病。只有雌性蚊子以血液為食,它們需要血液來培育卵細胞,因此也需要區分日常進食的甜花蜜和產卵前食用的血液。
研究人員發現,雌性伊蚊面對這兩種食物時會採取不同進食方式——吃花蜜時會檢測糖分,而吸血時則會使用類似「針管」的注射器刺穿皮膚,獲取血液。因此,他們懷疑雌性伊蚊能夠利用味覺區分這兩種物質。
為驗證這一猜想,研究人員製作了含有四種化合物的混合液:葡萄糖(糖分)、氯化鈉(鹽分)、碳酸氫鈉(血液和小蘇打中都有)和三磷酸腺苷(ATP,一種為細胞提供能量的化合物)。這種混合物對於人類而言沒有味道,但對蚊子而言卻具有巨大吸引力。
和人類味蕾能識別酸、甜、苦、辣一樣,蚊子的「針管」中也有能對特定味道作出反應的神經元。為了觀察這些味覺神經元的活動,研究人員用一種螢光標籤對蚊子進行了基因改造,當神經元被激活時,螢光標籤就會發光。觀察結果表明,僅有一部分神經元被血液(包括人類血液和人工混合液)激活。這說明蚊子的特定神經元能夠幫助它識別出血液成分。
那麼人類血液對蚊子來說是什麼味道呢?也許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是:有點鹹也有點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通過更好地理解蚊子的感官,找到防止蚊蟲叮咬及傳播疾病的新方法。Vosshall說:「或許在未來,人們可以提前服用藥物,幹擾蚊子的對血液的味覺識別能力,從而預防蚊蟲叮咬。」
這個假設歸根結底就是讓人類血液變得不那麼美味,那麼,對蚊子而言,是不是有些人的血液真的比其他人的「好吃」呢?研究人員回答道:「事實上,我們對蚊子來說都同等美味,一旦他們發現了血液就不會挑剔。」
原創編譯:小貝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神經元》
期刊編號:0896-6273
原文連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0/hhmi-mtf1008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