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自播出以來,深受廣大詩詞愛好者喜歡,這檔節目由於具有知識性,觀眾的年齡層次也是「上到99歲,下到剛會走」,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夠參與一下,而且也能吟詩一首。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了第五季,第一天的收視率就拿到了第一的好成績。看過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在節目中,上場選手以及百人團成員中,有90歲的飛行員老爺爺,還有隻有不到6歲的小神童王恆屹。
百人團中,有12周歲以下的少兒團,由12歲以上的學生組成的青年團,還有各行各業的百行團、家庭團、預備團等。隊伍陣營龐大,人數眾多。
然而,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剛開播,第一期節目雖然收視率不錯,但也惹來了爭議,開場也鬧了個大笑話。可能很多不細心的觀眾和,網友都沒發現這是為何?我們來看看。
大家可能還記得,剛開場的時候,王恆屹是第一個上場的選手,在比賽正式開始前,主持人龍洋專門給他找了點小麻煩,以人的姓氏為關鍵詞,讓王恆屹現場飛花令。然後龍洋跟康震老師還特意示範了一下」康「姓和」龍「姓。
從龍洋和康震之間的示範來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也都回答非常順暢,兩人都說了同一首詩。
然後,接下來,就開始鬧笑話了。主持人現場隨機從百人團中點了3個人,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姓氏,讓王恆屹現場吟詩一首。第一位是一位國外友人,他自我介紹說:我叫大偉,免貴姓大。
之後第二位站起來自我介紹時:「免貴姓李」。
第三位自我介紹時,「名貴姓周」。
笑話出在哪呢?就出在「免貴」這2個字上,很多人都知道「免貴」是當別人問你」貴姓「時,自己謙虛回答」免貴姓XX「,「免貴」帶有謙虛的意思。然而,我們平時也看到有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張口就來「免貴姓XX」。正常來說,沒有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自己「免貴」,除非是別人問你」貴姓「時,才會這樣回答。自己介紹自己時,用「免貴」那是暴露自己沒有常識。
顯然,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這3位百人團成員在自我介紹時,直接上來就是自己」免貴姓XX「,有些不妥。特別還是詩詞大會這種宣揚傳統文化的節目,不嚴謹的話,是要鬧笑話,誤導觀眾的。
不過這點點瑕疵,也只是百人團成員的個人表現。從目前整個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播出的效果來看,它的正面意義還是非常大。
最近,發現身邊很多中小學生非常喜歡收看這檔節目,很多語文老師也要求自己的學生在家要收看這檔節目,而很多中小學開始喜歡上了古詩詞,課餘時間會捧著古詩詞的書籍閱讀。目前,有的中小學裡也會模仿詩詞大會節目形式,舉辦類似的文化活動,這些都非常有意義,有利於激發中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從中國詩詞大會上,也走出了很多正面典型:
16歲的武亦姝,在高一的時候就奪得了第二季的冠軍,兩年後參加高考,成功考入清華大學,文理兼修的成功代表。
北京大學工科博士陳更,喜歡古詩詞,同時也熱愛機器人專業研究,成功奪得第四季冠軍。
還有中小學生韓亞軒和鄭坤健,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他們在詩詞大會舞臺上的表現讓人讚嘆。
武亦姝、陳更等人,他們都是理工科出身,卻只是因為熱愛古詩詞,利用平時課餘時間廣泛閱讀古詩詞,能夠背誦的古詩詞數量多達兩三千篇,讓人佩服不已。她們既通理工科,又愛古詩詞,文理兼修,飽讀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而我國目前也正大力推行通識教育,就是鼓勵更多的孩子既要學習自然科學,又要多閱讀人文社科類書籍,特別是古詩詞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
但是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只要一有時間就開始玩手機、打遊戲,看書的時間非常少。要麼沒興趣,要麼沒有自制力,在他們最需要讀書的年紀卻很少讀書,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未來成長。
因此,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古詩詞的時候,可以採用迂迴方式,先培養興趣,然後再引導孩子去讀書。就拿閱讀古詩詞來說,家長可以採取下面三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陪同孩子一起收看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畢竟看電視節目,大多數孩子還是不排斥的。然後通過節目中那些優秀孩子的表現,來激情他們內心好勝的欲望。
第二步,看完電視節目,可能引導他們閱讀中國詩詞大會有關的書籍,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第三步,看完中國詩詞大會相關的書籍後,如果孩子對古詩詞有了興趣後,再引導閱讀其它相關書籍,循序漸進,習慣養成了,就好了。
對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