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4月22日,電影《毒液2》宣布推遲檔期,由原定的今年10月2日改為2021年6月25日在北美上映,並且正式宣布定名為《Venom:Let There Be Carnage》(暫譯《毒液:屠殺開始》)。2018年《毒液》片尾字幕播放到一半時,銀幕切換到湯姆·哈迪飾演的埃迪·布洛克去聖昆廷監獄探監的畫面。獄中伍迪·哈裡森飾演的那名穿著囚服的紅髮男子就是大反派「屠殺」。
伍迪·哈裡森飾演的「屠殺」在《毒液》的片尾以彩蛋形式出現。
不是「蜘蛛俠」、「毒液」及其相關漫威漫畫忠實讀者的可能會對「屠殺」這個角色一頭霧水。《毒液:屠殺開始》中,這個反派將第一次正式亮相大銀幕,下文會揭開大反派「屠殺」的真實面目。
起源自「毒液」遺留的共生體組織
1988年,當「毒液」在漫畫《神奇蜘蛛俠》第300期中出現的時候,就已經為他賺取了不少名聲。考慮到這一成功,漫威決定開發更多的共生生物,讓作家大衛·米切裡尼、藝術家埃裡克·拉森和馬克·巴格利創作了一個比「毒液」更黑暗的角色——「屠殺」,在1992年的漫畫《神奇蜘蛛俠》第360期初次登場。「屠殺」本名克萊圖斯·卡薩迪,是一名連環殺手,一次被抓入獄後,在同一牢房裡結識了「毒液」的宿主艾迪·布洛克。當「毒液」前來拯救艾迪時,在鋼筋上留下了一些共生體組織,這些共生體組織附著在了克萊圖斯身上,漫威最嗜殺的反派「屠殺」就此誕生。
「蜘蛛俠」與「神奇四俠」和「毒液」聯手才打敗「屠殺」
簡單地說,「屠殺」是一種更危險的「毒液」,有著比「毒液」更強的力量、敏捷和速度能力。「屠殺」可以用他的卷鬚作為致命的武器,把它們當作炮彈來發射。心理變態的他為了推進邪惡計劃可以做任何事情。在紐約實施犯罪活動時,「屠殺」曾被「蜘蛛俠」阻止,但「蜘蛛俠」並不是他的對手,無奈之下,「蜘蛛俠」請來了「神奇四俠」和「毒液」的幫助才將「屠殺」送進精神病院。不過,「屠殺」也有著和「毒液」相似的弱點,不喜歡高溫、超聲波。
在漫畫中「蜘蛛俠」也不是「屠殺」的對手。
在漫畫中曾兩度向善
雖然「屠殺」嗜殺如命,以殘害生命為樂,是漫威最變態的反派之一,但他也有兩次變成好人。一次是在漫畫《毒液宇宙》中,「屠殺」就曾和「毒液」英雄們合作,來抵抗「毒液」的宿敵——「毒藥」。為了打敗「毒藥」,某個平行宇宙被「毒液」附體的奇異博士,使用傳送魔法,將其他平行宇宙的「毒液」英雄紛紛召喚到了自己的宇宙。「屠殺」也被召喚來一起對抗「毒藥」的傀儡們。
還有一次是在漫畫《善惡軸心》中,由於「毀滅博士」和「緋紅女巫」的魔法,大部分超級英雄和反派都反轉了立場。原本堅定正義的英雄成了反派,而原本邪惡嗜血的反派則成了英雄。「屠殺」就成為懲戒罪惡的超級英雄,不過他的懲戒方式還是有些暴力,罪犯只要犯了一點點小錯,就會被打爆眼球,切掉手臂。
曾經被「哨兵」幹掉
在漫畫《新復仇者》中,「屠殺」在一次越獄行動中誤入「哨兵」(誤喝藥水以致擁有一百萬個恆星爆炸的能量的超級英雄)的房間,「哨兵」當即把這個不速之客送入太空,撕成兩半,「屠殺」就此陣亡。但作為一個一線反派,他也許並不會就此消失,很有可能會在漫畫中再次復活。
多次出現在動畫片中
1994年,在動畫系列《蜘蛛俠》中,首次出現了「屠殺」的卡通形象,之後「屠殺」也分別在1999年的動畫系列《超級蜘蛛俠》和2012年的動畫系列《終極蜘蛛俠》中出現過。最近一次出現便是2018年《毒液》片尾的彩蛋。
「屠殺」曾出現在1999年的動畫系列《超級蜘蛛俠》中。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