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實在太多神奇的事情了,有這很多現在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甚至有的現象甚至還不能觀察到,今天就由小編帶大家去了解這個宇宙中還存在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黑洞的物理定律是什麼?在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當中,其中一個解就是黑洞,物理學家通過觀察天體的運動發現了黑洞的存在,但是黑洞裡面是什麼東西?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裡了?我們都一無所知,我們只是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並不知道它遵循什麼物理規律。某些物理學家就推斷可能黑洞裡面的物理規律和我們宇宙的現有規律是完全相反的,比如我們這裡的時間和空間,可能在黑洞裡面就會對調,可能時間是一種固定的坐標,而空間是可以流動的。
2.白洞和蟲洞是否存在?愛因斯坦的場方程的解有好幾個,其中有兩個是最出名的,一個是黑洞一個是白洞,黑洞已經給觀測出來了,而且也已經拍照了,我們已經實實在在的證明了它的存在,雖然黑洞的性質是什麼還沒有得到證實,但是已經知道它的存在了,也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性。那麼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另外一個解——白洞是否也存在呢?物理學家普遍的觀點是白洞是存在,而且白洞和黑洞是通過蟲洞相連的,黑洞吸東西進去,吸進去的東西會通過蟲洞,然後白洞吐出來。
3.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會提出這個想法主要是因為宇宙大爆炸理論,物理學家通過紅移現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宇宙開始之初就是一個奇點,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突然間就爆炸膨脹了。就像是一鍋燒開的水產生了很多的氣泡,一個氣泡就像是一個宇宙,氣泡也是慢慢膨脹變大,最後就破裂消失。而一鍋開水又是產生了很多的氣泡,也就是有很多個平行的宇宙。另外一個說法則是多維空間的時間軸,我們宇宙生活在四維空間中——長、寬、高和時間,而我們的時間軸是可以分出很多維度的,比如你16歲中考時,會有很多種可能,我就以兩種可能來說明,一種是考上了就讀高中去了,另外一種是沒考上然後去做廚師了,那麼就產生了兩個平行宇宙,一個是讀高中的你,一個是做廚師的你,這就是平行宇宙的另外一種說法。
4.星系的形成原因?宇宙可觀測範圍直徑有960億光年,那麼不可觀測的呢?那估計得要更加的大了。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有大約4000-6000億個銀河系,銀河系裡面大概有2000-4000個太陽系,而這些星雲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一個迷,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宇宙大爆炸後留下了很多的殘渣星雲,然後就形成了超大質量的恆星,恆星燃燒完後就坍縮成黑洞,然後周圍的物質就在超大質量的黑洞吸引下慢慢的凝聚成星雲。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就存在著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黑洞,我們整個銀河系都是圍繞著它公轉。
5.星系、恆星和星球大多都是球狀的,為什麼銀河系卻是棒狀的星雲呢?因為球狀上的所有東西到中心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那麼就會受力均勻,所以我們很多東西都是球狀,包括我們的星系。銀河系中有很多的恆星和小星系都基本是球狀的,好比我們銀河系是球狀的,太陽和行星都是球狀,這個才符合受力均勻的原理。這個說明我們銀河系應該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東西在主宰者,可能是暗物質或者是暗能量等。
6.暗物質之謎。暗物質(Dark Matter)是一種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的物質,不帶電荷,不與電子發生幹擾,能夠穿越電磁波和引力場,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數量龐大,因此它的總質量很大,它們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質含量,其中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5%不到(約4.9%)。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1915年,愛因斯坦根據他的相對論得出推論:宇宙的形狀取決於宇宙質量的多少。他認為:宇宙是有限封閉的。如果是這樣,宇宙中物質的平均密度必須達到每立方釐米5×10的負30次方克。但是,迄今可觀測到的宇宙的密度,卻比這個值小100倍。也就是說,宇宙中的大多數物質「失蹤」了,科學家將這種「失蹤」的物質叫「暗物質」。
7.暗能量是否存在?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在大爆炸發生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的膨脹速度將因為物質之間的引力作用而逐漸減慢,就像緩慢踩了剎車的汽車一樣。也就是說,距離地球相對遙遠的星系,其膨脹速度應該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但1998年,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那些遙遠的星系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遠離我們。換句話說,宇宙是在加速膨脹,仿佛一輛不斷踩油門的汽車,而不是像此前科學家所預測的那樣處於減速膨脹狀態。這就對不上號了,我們看的見的物質在受到引力的作用下應該是會減低速度才對,但是為什麼宇宙膨脹的速度一直在加快,而且已經超過光速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你喜歡物理學請關注小編,讓我們一起去探索這個神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