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21年陽泉老年春晚海選第一場,石保柱第三個出場,演唱了一首原創歌曲《小城陽泉》。石保柱一上臺就令觀眾眼前一亮:黑框眼鏡、白襯衫、格子圍巾,一身時髦的裝扮讓55歲的他顯得比同齡人年輕了不少。維爾康、抿曲、油條、老陳醋,獅腦山……當石保柱緩緩唱出陽泉人熟悉的風景和小吃時,臺下的觀眾樂了,一個勁兒地鼓掌。 後來,一位聽過《小城陽泉》的市民這樣評論這首歌:朗朗上口,沒有起伏的高音,沒有華麗的歌詞,像是在聽一曲對陽泉風土事物的吟唱,能激發出聽眾內心深處對家鄉的感情。 「我創作的每一首歌曲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我想把對家鄉、對生活的愛,寫進歌裡,唱誦在悠揚的旋律裡。」石保柱說。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石保柱空出了大把時間。朋友建議他,不如創作首陽泉的歌。此提議正中石保柱下懷,僅用了一個下午,他就譜好了曲子,然而填詞時卻頗費了一番功夫。 「我想把歌詞寫得接地氣一些,同時還能表現出陽泉的發展和變化。」石保柱介紹,在陽泉幾十年的生活已經讓他對這座城市很熟悉,他一邊寫一邊想著陽泉的點點滴滴,隨著感情的投入甚至有幾次邊寫邊落淚。經過幾次修改,他從春風、夏雨、秋色、冬雪四個角度入手,再將陽泉人熟悉的事物和標誌性建築貫穿其中,最終創作出了這首民謠風格的歌曲《小城陽泉》,充滿了濃濃的鄉情。 「春風又綠桃河岸,晨練溼地園……翠楓山谷走一圈,歡笑桃林間,北方的小城,有過油肉的鮮……」從6月份開始,石保柱經常抱著吉他在城市中心公園自彈自唱,舒緩的音調、輕柔的嗓音、樸實的歌詞使得這首歌唱到了不少陽泉人的心裡,也引起了我市文藝界人士的關注。 11月23日,我市啟動「遊陽泉、寫陽泉、畫陽泉、頌陽泉」2020年文化藝術採風創作活動,石保柱成為受邀者之一在多地登臺獻唱《小城陽泉》,收穫好評無數。12月初,市老年春晚籌備之初,石保柱就收到了主辦方的邀請。 事實上,石保柱並沒有專業地學習過音樂,純粹是憑著對音樂的滿腔熱情自學成才。石保柱讀小學時,姐姐買了一把口琴,吹了幾次就放在了一邊,年幼的他卻對口琴愛不釋手。當時流行的樣板戲,凡是他會唱的都能吹出來,而且吹得有模有樣。 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石保柱選擇了就業,但他依然沒有放下自己的音樂愛好,下鄉種地的時候都會帶上收音機,邊幹活邊聽歌。1985年的一天,石保柱第一次看到了吉他表演,其優美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讓他深深著迷,於是他央求媽媽花了80元錢給他買了一把。
「當時的80元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家人很支持我的音樂愛好,他們都認為一個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挺好的。」石保柱回憶。此後,他每天抱著吉他自學,除了聽大量的歌曲,還購買了音樂專業書籍學習樂理等相關知識。每練會一首歌,他不僅在家裡唱,還會跑到戶外放情地唱,不但引來大批人圍觀,還吸引了幾個有同樣愛好的小夥伴。
也是在那一年,礦上舉行了首屆歌手大賽,石保柱憑藉《隴上行》和《恰似你的溫柔》兩首歌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還由此一度進入了文工團工作。
「我一開始只是把唱歌當業餘愛好,沒想到後來唱歌成了我的主業。」石保柱笑著說。進入文工團的第二年,石保柱第一次嘗試音樂創作,當時20歲出頭的他為喜歡的姑娘寫了一首情歌叫《心的寄託》。此後又陸陸續續地創作了《最後的情歌》《溫暖的懷抱》《飛揚的青春》《與你同行》《翠楓秋色》《小城陽泉》等音樂作品。
「我未曾想通過《小城陽泉》這首歌能獲得什麼,只是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家鄉的熱愛。」石保柱說,接下來他還會創作一系列以家鄉為主題的音樂作品。(荊倩 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