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2021-01-19 新浪探索


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


圖中是「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圖像,它用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星系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這張宇宙地圖是持續進行的「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項旨在繪製可觀測宇宙膨脹區域的國際任務,有望解決一些宇宙難題。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


這張詳細的宇宙地圖將幫助天文學家拼湊出叫做「間隙期」的一段宇宙黑暗膨脹時期。該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猶他大學宇宙學家凱爾·道森說:「我們對宇宙的遠古歷史和近期膨脹歷史都非常了解,但是中期的110億年存在一個令人費解的間隙期。五年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填補這一空白,揭曉其中的秘密。」


這是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發布的動畫靜態圖片,展示膨脹中的宇宙地圖。


間隙期開始於大爆炸之後的幾十億年,基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科學家能夠測量出宇宙此前的膨脹速度,還可以通過測量地球和附近星系之間的距離如何隨時間增加,來計算近期宇宙的膨脹。但是人們對中期膨脹的研究很少,因為幾億光年之外的星系發出的光可能非常微弱,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科學家不僅觀察了遙遠星系,還觀察了超亮燃燒狀態的類星體(黑洞提供能量的超明亮天體)。


動畫中的一個鏡頭顯示太陽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銀河系的存在使得宇宙的某些部分不可觀測,並留下了黑色條帶。


這項調查的關鍵是一種被稱為紅移的現象,在該過程中,來自最古老、最遙遠星系的光被宇宙膨脹拉伸,增加其波長,並移向光譜較紅的一端。由於宇宙的顏色變化,遙遠光源看起來更紅,而那些靠近地球的光源看起來更藍。


該項研究通過識別超過400萬個不同星系來觀察宇宙的大小和規模,還能繪製宇宙時間圖像,星系越遠,越古老。


為了計算110億年宇宙膨脹的速率,研究人員測量了數百萬個遙遠天體的紅移,以及它們的膨脹速度,該測量顯示了一個星系被周圍其他物質引力牽引的程度。在7月20日發布的23項最新研究中,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宇宙大約60億年前開始加速膨脹,之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減速。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威爾·珀西瓦爾參與了該項目,他表示,這是一個「宇宙膨脹的完整故事」,從我們最近的天體鄰居(如圖)到最遙遠的星系。


科學家將宇宙膨脹歸因於一種叫做暗能量的神秘力量,儘管當前沒有人完全確定暗能量是什麼,或者存在於何處。研究人員稱,像這樣的調查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限定暗能量的性質,儘管神秘的暗能量仍未被理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這張詳細的宇宙地圖將幫助天文學家拼湊出叫做「間隙期」的一段宇宙黑暗膨脹時期。該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猶他大學宇宙學家凱爾·道森說:「我們對宇宙的遠古歷史和近期膨脹歷史都非常了解,但是中期的110億年存在一個令人費解的間隙期。
  • 民航聯盟:全球數百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發布
    民航聯盟據日內瓦綜合電: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周一發布,這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共同繪製而成。新地圖呈現「宇宙膨脹完整故事」據航盟聯盟了解,這張地圖是基於1998年的原有數據,以及「斯隆數位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簡稱SDSS)項目的最新六年調查結果,該「延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xtended 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 斯隆數字巡天最新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
    斯隆數字巡天最新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填補了我們在探索宇宙歷史方面可能存在的最重大空白。新結果的核心是對200多萬個星系和類星體詳細測量,覆蓋了110億年的宇宙時間,與誕生已有138億年。多虧了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科學家測量了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創造的元素相對量,並研究了宇宙微波背景,我們才知道了宇宙在萌芽階段的樣子。
  • 科學家發布史上最大宇宙3D地圖,包含400多萬個星系
    天體物理學家7月20日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這是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超亮、能量充沛的類星體作出的分析結果。據法新社報導,該地圖被命名為「擴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BOSS),基於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的最新觀測結果,數據收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架光學望遠鏡,歷時六年之久。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在地圖上與60億年前的宇宙有關的部分,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最古老和最紅的星系。
  • 天文學家分享填補了110億年空白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通過對夜空開展持續 20 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得以藉助斯隆數字巡天(SDSS)項目的數據,繪製出 110 億年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 迄今最大宇宙三維地圖「出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0日報導,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國際斯隆數字巡天調查(SDSS)項目近日發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維(3D)地圖,講述了宇宙在110億年間的膨脹故事,填補了人類目前在宇宙史探索中重大空白。
  • 最大宇宙地圖誕生,涵蓋400萬星系,縱橫數百億光年
    還並沒有一個像地球的世界地圖這樣的足夠具體而清晰的地圖給我們展現出來。不過就在最近,一個來自全球30多個天文研究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多年努力的成果成功發布,向世人展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3D宇宙地圖。近二十年來,全球三十多個天文機構大約觀測了400多萬個星系和能發出強光的類星體等,在對這些星系和類型體的方位和距離進行定位後
  • 最大宇宙3D地圖出爐,包括400萬個星系,不存在外星人的概率或為0
    最大宇宙3D地圖出爐來自全世界30多個科研機構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繪製了一份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在這一份3D地圖中,包括了400多萬個星系及類星體。
  • 最大宇宙地圖誕生,涵蓋400萬星系,縱橫數百億光年,還是立體的
    還並沒有一個像地球的世界地圖這樣的足夠具體而清晰的地圖給我們展現出來。不過就在最近,一個來自全球30多個天文研究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多年努力的成果成功發布,向世人展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3D宇宙地圖。 近二十年來,全球三十多個天文機構大約觀測了400多萬個星系和能發出強光的類星體等,在對這些星系和類型體的方位和距離進行定位後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
    7月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7月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
  • 繪製了20年的宇宙地圖之後,科學家們發布了最詳細的3D地圖
    在繪製了20年的宇宙地圖之後,科學家們發布了最詳細的3D地圖,下圖是它的樣子。最近,他們通過介紹一份對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的綜合分析,分享了他們艱苦工作的結果。新的結果來自擴展重子振蕩光譜測量(eBOSS),一個由全世界100多名天體物理學家合作的斯隆數字天空測量(SDSS)。
  • 分析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 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繪出
    新華社日內瓦7月22日電(記者劉曲)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完成了對宇宙中數百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分析,並發布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繪出這份地圖的是多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項目,它是世界最大星系巡天項目「斯隆數字巡天(SDSS)」的一部分。最新成果建立在世界各地數十家機構的數百名科研人員超過20年合作的基礎上,由eBOSS項目耗費數年完成。
  • 天體物理學家:揭示了史上最大的三維宇宙圖
    天體物理學家周一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3D地圖,是對超過400萬個星系和超明亮、充滿能量的類星體進行分析的結果。對星系和距離測量的研究也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宇宙數十億年的膨脹。麻煩的差距周一公布地圖的猶他大學的凱爾·道森說,研究人員解決了「 110億年中期的令人困擾的差距」。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周圍,繪製出局部空洞,巨大的宇宙三維地圖!
    宇宙是由星系聚集和巨大空間織成的織錦,在《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布倫特·塔利(Brent Tully)團隊使用了與早期研究相同的工具,繪製了稱為銀河系邊緣局部空洞的大片空白區域大小和形狀。通過對星系運動的觀察,推斷出與星系運動有關的質量分布。
  • 銀河系後面發現史上最大宇宙結構之一,地球原來被圍困在巨牆之內
    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揭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該結構是一堵巨大的牆,綿延14億光年,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南極牆的規模可與斯隆牆相媲美,後者是迄今發現的第六大宇宙結構。 科學家們說,它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被發現,是因為它的大部分都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面5億光年之外。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法新社報導稱,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教授威爾·珀西瓦爾(Will Percival)表示,全球約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呈現了「宇宙擴張的完整故事」。
  • 歷來最大宇宙3D圖首度公開:分析完400多萬個星系的成果!
    天體物理學家今日公布歷來最大型的宇宙3D圖,這是分析400多萬個星系以及能量巨大、超級明亮的類星體後,取得的成果。▲歷來最完整宇宙3D圖曝光。(圖/網絡圖片)加拿大安大略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學者柏希瓦爾(Will Percival)表示,20多年前這項研究計劃展開後,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約30個機構的科學家今天終於產出了「宇宙膨脹的完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