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大道施工現場 記者 張之冰 攝
杭州日報訊 餘杭區倉前街道約710畝的土地上,近8000個鑽孔樁已完成布局。亞運會前,杭州西動車所將在此拔地而起,其隔機場軌道快線苕溪站與地鐵機場線倉前車輛基地相鄰,為目前全國首創的雙鐵聯合上蓋開發項目,投資約150億元。初步設想周邊一體化謀劃範圍約8平方公裡,以地鐵站為核心謀劃新產業,打造成為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TOD樣板,助力雲城拉開城市空間,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與此同時,位於雲城東北方向,距西動車所約8公裡的西湖大學也在加緊建設中,其中一期已開啟建設,二期正進行開工前準備,產學研基地正在進行前期工作。這個總投資約146億元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將成為浙江未來的創新引擎。據悉,其還將打造服務高層次人才和全球青年精英的西湖大學社區。
一東一西,從交通到創新,兩個百億級支點不僅映射著雲城的新城新面貌,也撬動了雲城整座城市的建設發展,打開了城市框架。
「堅持『規劃引領、配套先行、產城融合、生態本底』的理念,以大項目引領雲城全域建設,」據云城指揮部項目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雲城範圍內10個百億級項目均已開啟規劃及建設。
除雙鐵上蓋與西湖大學外,「軌道上的長三角」重要節點工程,杭州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全面實現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的關鍵性工程——總投資約375億的湖杭高鐵線路基土石方、橋涵工程及隧道工程累計完成佔比均過半,富春江特大橋基礎施工全部完成,正在進行主塔施工,計劃2021年底全線具備鋪軌條件。同時區域內還規劃有四條地鐵線路,投資初步預估超百億,目前兩條線路已開啟施工。
杭州西站站房站區綜合配套及站西、站東、站南疏解通道中,站房目前正在進行最重要的施工節點——12米承軌層施工,計劃明年1月完成中央站房區承軌層施工,力爭8月底完成站房主體結構封頂。站房、站西、站東、站南區域4個綜合配套設施及疏解通道項目,正在有序開展相關前期工作,其中站西、站南區域正在施工建設。
快速路網項目上,作為西站樞紐重要交通疏散通道,全長約15.2公裡的留祥路西延工程,項目分為杭州繞城高速公路三墩互通改建工程和235國道杭州老餘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目前均在施工建設。G235國道項目目前徵遷工作基本完成,計劃2022年6月完成主線主體結構,8月東西大道以東段快速路具備通車條件,確保站西及站東高架快速進出。
預估總投資約210億元的東西大道全長約37公裡,目前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76.5%,計劃明年6月高架部分具備通車條件,其建成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網絡體系,實現城西區域與中心城區的快速出行,有效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
位於西站樞紐站房南北兩個站城綜合體,已完成前期工作,目前已取得正式規劃技術條件,完成徵地批後二次公告和供地提前公示,相關收儲材料已準備就緒。作為建成後,由8幢辦公、住宅樓——其中最高建築約400米——組成的摩天建築群,將成為雲城的門面與杭州的新地標,拉開雲城天際線。
浙大校友企業總部科技經濟園一期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正在掃尾中,二期進入樁基施工階段,其將打造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研發、孵化、產業化空間,吸引浙大校友企業和以校友企業為紐帶的社會企業投資入駐。
同樣正在謀劃的杭騰未來社區,作為雲城規劃5個未來社區之一,也是城西全域未來社區中首個落地的未來社區之一。目前其正進行設計方案徵集,助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成為杭州未來社區的標杆示範。
以10大百億級項目為引領,雲城建設正如火如荼。據統計,雲城64個項目總投資約1300億元,其中亞運前竣工項目40個,總投資約1049億元。雲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雲城正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全會部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2021年我們將聚力抓好市委全會提出的『十個方面重點舉措』,深入開展『項目攻堅年、難題破解年、服務優化年』三個主題年活動與六大重點行動,抓好今年工作收尾,謀劃好明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