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4日,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正式啟動,百度App成為全球獨家徵名平臺。用戶只需要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徵名等關鍵詞即可進入徵名頁面。
本次徵名活動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等協辦,由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與百度App承辦。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在致辭中表示,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黨中央、國務院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為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序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和中國第一輛火星車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將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揭開她神秘的面紗,這既是屬於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也是為全人類作出的貢獻。
百度集團副總裁袁佛玉表示,百度擁有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移動生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的一小時內,相關搜索熱度增長了1560%,網友不僅在關注探火工程關注中國航天,他們也關注那些為航天事業付出的人,並希望自己能成為其中一員。百度將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創新能力,吸引海內外網民積極參與到徵名活動中來,匯集全球智慧為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命名。百度也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從多個角度講述航天故事,展現中國航天風採。
當天,航天員翟志剛、劉洋、王亞平錄下的《新天問》視頻用以致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百度移動生態市場部總經理尹英利在現場和百度旗下人工智慧助手「小度」貢獻了第一個由人工智慧提出的命名——朱雀;成龍、朗朗、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等,也帶來了他們心目中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的名稱建議。
今年4月24日第5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天問一號」,任務名稱也是從全球徵集活動中的35912個提名中評選確定的。這次活動主辦方希望,把給中國第一輛火星車起名的權利給到廣大普通民眾,讓大眾獲得被寫入史冊的機會,意義非凡。也更有利於航天知識的科普和吸引大眾對航天事業的關注,激發探索熱情。
據了解,本次徵名活動分為徵集名稱提交、評委初評十強、公眾投票前三、加權評定三甲四個階段,最後報批並公布結果。徵集名稱提交時間截止到8月12日24時。在徵集名稱提交階段,參與者既可通過百度App官方徵集渠道提交,也可以紙質形式投遞到中國首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辦公室。後續,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全球徵名活動還將聘請航天專家、社會文化名人組成評審委員會評選並將結果向社會各界公布。
除此之外,中國火星探測工程還聯合百度App共同發起了追蹤火星計劃,邀請了航天領域專家和大咖組建火星探測知識天團,用火星探測科普直播等方式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宣傳預熱。後續百度還將以建立AI火星辦事處、火星郵局等多元化的方式,讓廣大網民參與進來,助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走進大眾,實現更大的社會意義。在追蹤「天問一號」任務傳遞權威信息和知識的同時,注重中國航天精神的發揚和傳承,進一步激勵創新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