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瘋狂的外星人》裡面沈騰的一句臺詞。
這個春節檔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前三天最火的一部——《瘋狂的外星人》,有點像是其它幾個競爭對手的「合體」。
它和《流浪地球》一樣,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前者在點映場的高口碑自然也讓人們對同為大劉改編作品的《瘋狂的外星人》中的科幻元素格外期待。
它和《新喜劇之王》一樣,是屬於小人物的故事,甚至在《瘋狂的外星人》裡你還會聽到那句熟悉的「我養你啊」。
它和《飛馳人生》一樣,都有沈騰主演,這也就意味著在喜劇這個維度上,在寧浩黃渤徐崢的「鐵三角」之外,又多了幾分當下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氣息。
簡而言之,「科幻」和「喜劇」,這兩個國內觀眾最喜歡的類型,在這部電影裡神奇地達到了和諧與統一。
寧浩作為一個作者型導演,當然不會放棄在電影中的自我表達,而這一次更是玩到極致,喜劇是娛樂的,科幻是嚴肅的,用娛樂消解嚴肅,用戲謔解構經典,其中的隱喻暗示,不言自明,這種爆笑背後的啞然失笑就顯得更加高級。
1、寧浩作為作者型導演,強烈的自我表達
先說科幻。
全片開始的第一場戲,看上去很有幾分經典科幻片的影子——太空中的宇宙飛船和空間站,地球人和外星人交換基因球進行建交的嚴肅儀式,配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2001:太空漫遊》的味道出來了。
而後,外星人登場,大家熟悉的E.T式的模樣。在後面的一場戲裡,寧浩甚至直接讓外星人騎著自行車飛躍了月亮,只不過後面跟了一條長長的龍。
看完《瘋狂的外星人》你會立刻明白,科幻,是這部電影的一把鑰匙,但不是核心。那些看上去越嚴肅端莊的科幻元素——包括太空船、基因球、建交儀式——越是一本正經,背後其實是寧浩的越不正經。
他想要的是,把這麼一個嚴肅宏大的話題,擱在耿浩(黃渤飾)和大飛(沈騰飾)這樣的小人物身上時,會激發出怎樣的效果。
這個效果,最後就是笑果。
2、科幻和喜劇的結合
黃渤和沈騰在片中飾演的角色,是他們一直一來最擅長的那類小人物,有點傻,加上一點楞,在外人的眼裡是一個失意的loser,但卻永遠活在自己那一套亙古不變的世界觀裡。
外星人突然駕臨他們的世界,無疑就是在一個密封的容器裡塞進一條大魚,整個世界都註定要天翻地覆。
沈騰靠其標誌性的語言風格惹人發笑,而黃渤更多用身體語言令人捧腹。
看完《瘋狂的外星人》,你也會發現,雖然片中充斥著種種笑點,雖然有國內最出色的兩位喜劇演員,但是它好像並沒有那麼「搞笑」,至少不如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好笑。
這當中的原因或許是,寧浩其實從來不認為自己拍的是人們觀念中的「喜劇」,而是「荒誕劇」。
所以《瘋狂的外星人》的那種好笑,是當中人物的種種可笑,而這種可笑後面,是有一種無奈的悲涼。可笑與悲涼混搭在一起,就成了寧浩標籤式的荒誕。
整個《瘋狂的外星人》故事的荒誕,都源於一個認知的錯位和某種身份的顛倒錯置。具體點來說,是因為耿浩和大飛錯把外星人當成了猴,而一心尋找外星人的C國特工約翰又錯把猴當成了外星人。
在這個過程當中,以耍猴維生的耿浩把外星人當猴耍,而最後自己卻反過來成了被耍的猴。與之對應的是,錯把猴當作外星人的約翰,也徹底成了被猴耍的對象。
之所以會形成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局面,則是因為故事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只知道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世界,去理解事物,從未試過跳出那套固有的概念思維去思考問題,去了解他人。
這種一根筋式的直線思維,正是寧浩之前的「瘋狂系列」裡人物的最典型特徵,他們直來直去,從不變通,所以當他們的命運陰差陽錯地交織在一起時,註定要爆發一場混亂的激烈碰撞。
這種爆發的混亂,與命運的無常,構成了寧浩電影裡的荒誕感。很多時候它就像是命運在有意嘲弄那些一條道走到黑的局中人,把每一個人都變成一個或大或小的笑話。
具體在《瘋狂的外星人》中,瀕臨失業只懂耍猴的耿浩是個笑話,
財迷心竅一心賣猴的大飛是個笑話,
苦苦找猴想著建功立業的約翰是個笑話,
約翰背後的老闆C國領袖也是個笑話,
打醬油的警察是個笑話,
就連看似無辜而且神通廣大的外星人,統統都是笑話。
他們可笑,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當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自大和自以為是。這種自大和自以為是,又是由於他們身處的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所決定的。
3、電影中的隱喻暗示
不難發現,《瘋狂的外星人》想重點諷刺和批判,就是這種「階級優越感」和「鄙視鏈」。
外星人看不上地球人,認為低等的地球文明連一個最簡單的基因交接儀式都沒法順利完成,動不動就想用發達的武器一舉毀滅地球。而最終等待他的,是被地球人當成猴耍,連一個普通人的待遇都不如。
西方人瞧不上中國人,認為落後封閉的中國根本不懂科技與文明,所以才會不認識外星人,不知道茲事體大,關乎地球的存亡。
而約翰的下場,卻是被山寨的中國建築坑得滿世界亂飛,被假外星人餵翔,被真外星人「放風箏」,到了最終他都沒有明白事情真正的來龍去脈,反倒是被中國文化不自覺地同化,敲著鑼打著鼓去試圖制服外星人。
處於「鄙視鏈」底端的耿浩和大飛,能鄙視的只有猴。在他們眼中,猴不過是經過調教與訓練就能為己所用的低等動物,是跳不出應激反應和巴甫洛夫實驗的奴隸和寵物。到頭來,他們耍猴的種種手段,全都報應般地一一用在了自己身上。
而且,外星人逃跑時用的是他們教的伎倆,最後外星人大鬧地球時,偏偏是對於香蕉的應激反應拯救了世界。
4、一些才彩蛋
其實電影裡面很多迷影梗,大家看的時候肯定也注意了,寧浩是一個十足的迷影。
比如,《邪不壓正》的梗,開場黃渤和沈騰的對話,還有美國隊長,出現二次,猴子變身外星人之後跳上塔尖致敬《金剛》,猴子眼神是不是很像《猩球崛起》裡面的凱撒,外星人的飛船是不是很《降臨》,飛越月亮是最明顯的了,《E.T》。當然最經典的還是沈騰那句《戰狼》的經典臺詞:雖遠必誅!
我相信大家還會找到更多,這也是我們看寧浩電影的樂趣,他的電影總是比我們看到的更多。而這些彩蛋都是符合整個劇情設計的,這也是讓整部電影看上去很高級的地方。
此前,曾有人建議寧浩做一個「瘋狂系列」12年的彩蛋加入片中,但寧浩拒絕了這一提議,不想用它來賺取觀眾的淚水。
也有人建議他設計一個笑中帶淚的結局,同樣被寧浩拒絕,因為他認為在與外星人建交這件事上,就是沒有所謂的答案,沒有我們習慣的那種改變和升華。
它就只是一個荒誕的故事,寧浩如他所想的那樣呈現出來了而已。
每一個人耍人的人,最後都成了被耍的對象。這才是寧浩真正想說的主題,這也是《瘋狂的外星人》所繼承自「瘋狂系列」的精神內核。
寧浩的「瘋狂」,是土洋結合的反差,是身份錯置的尷尬,是命運無常的嘲弄,是皆盡過火的癲狂。
它會讓我們在笑過之後抬頭看看鏡中的自己,有沒有變成那般荒唐的模樣。
這也是《瘋狂的外星人》不同於其他幾部電影的地方,寧浩的電影更值得反覆咀嚼,越琢磨越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