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我知道你早對那些招搖過市的超跑不屑一顧了,有錢人的玩具似乎離我們太遠,所以今天我們不聊超跑。我在CHINA GT的比賽中注意到了今天你看到的這兩臺賽車,它們長相奇特,骨骼驚奇。
正如標題所說,我更願意把它們叫做小怪獸,不僅是它們有別於傳統的賽車。更厲害的是在彎道中你要是惹了它,很可能會咬你一口,它們的名字是Radical和KTM。
其實這兩個品牌八竿子也打不著,生於英國的Radical可以說是血統純正的賽車。由車手Mick Hyde 和汽車工程師Phil Abbott 共同創立。
KTM X-BOW(參數|詢價)的老家位於奧地利,以生產優秀的摩託車聞名於世,他們有句格言我很喜歡:Ready To Race。正是XTREME車隊讓這兩個品牌聚集到一起,成為CHINA GT中很特別的賽車。
Radical這臺賽車款式為RXC TURBO,我覺得Radical生產的賽車都很有意思。因為它既不屬於方程式,也不屬於房車。可以把它理解為類似勒芒的原型車,因為在車身結構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
RXC TURBO賽車採用玻璃纖維車身加碳鋼管車架,以及雙A臂前後阻尼可調懸掛系統。搭載福特的3.5L EcoBoos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68kW(500Ps)。
特製的6擋橫向Quaife變速箱,在2.7s讓它達到100km/h,最高時速為298km/h。當然,在CHINA GT比賽中會受到BoP的影響,動力會略有下降。
正因為有原型車的特性,賽車在操控方面更加容易上手。所以在歐洲有專門的Radical大師賽,還有中東的「海灣杯」,美國東部、西部的「冠軍杯」等。
印象中的KTM X-BOW是長這樣的,略顯狡詐的前臉加上短小精幹的車身,活脫脫一隻蜜獾。
但由於CHINA GT規則的限制,無封閉座艙的X-BOW是無法參賽的。所以就有了加上封閉罩的X-BOW,官方稱為Close Top封閉式座艙,不僅可以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視野也非常好。
單體殼式座艙由四層碳纖維和環氧樹脂手工打造,重量僅有80kg。並搭配了賽車專用的WP拉杆式懸掛組件,以及AP racing高性能四活塞剎車系統。
源自三級方程式的底盤讓它在彎道中幾乎不會出現任何側傾。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65kW(360Ps),配合德國Holinger序列式6擋變速箱。
很遺憾,我並沒有機會駕駛這兩臺賽車,但通過和車手陳一年聊天,他告訴我這臺賽車在操控方面是非常的容易駕馭。而且動力異常兇猛,像是一隻發狂的小怪獸。
編輯點評:從CHINA GT揭幕戰開始,到目前為止這兩臺賽車已經先後登上領獎臺,可以說它們是領獎臺的常客。據說這兩臺車可以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試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體驗一下,當然前提是你要有場地賽執照。
相關內容回顧:
China GT新賽季首站 Xtreme收穫GT4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