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利用聲波武器來殺人和震碎玻璃的情景,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可以做到嗎?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它以聲波的形式通過介質進行傳播。所謂的介質就是指所有的固體、液體和氣體,這是聲音能夠傳播的前提,所以真空狀態下是不能傳播聲音的。它沒有重量,可以輕易穿過固體、 液體和氣體,也就是說可以穿過人類的身體。聲波有兩個關鍵的參數,分別為強度和頻率。聲音的強度單位是分貝,頻率的單位是赫茲。一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強度在50到65分貝之間,電鑽的噪音可以達到110分貝,而噴氣式飛機引擎發出的聲音可以高達140分貝,人類的聽力頻率範圍是20赫茲到20000赫茲,老年人所能接收到的高頻聲音減少到6000赫茲到10000赫茲左右。科學定義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音稱為超聲波,而低於20赫茲的叫做次聲波,低於10赫茲以下的次聲波,很有可能引起人體血管破裂導致死亡,但是這類聲波的產生條件非常苛刻,人能夠遇上它的機率很低。
雖然我們聽不到20赫茲以下的次聲波,但是它卻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些嚴重的影響。比如說現在周圍出現了19赫茲的次聲波,即使強度達到一百分貝也會聽不到,但是人的身體可能會感受到震動,視線還會變得模糊。這是因為19赫茲剛好是人類眼球的共振頻率,而如果是0.5到8赫茲 117分貝的聲音,那就可能會干擾到肺部的正常運作,讓呼吸系統紊亂,不停地發抖。長期幹擾還可能引起反胃嘔吐 甚至是失明的症狀,但如果聲音的強度太大的話,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理論上來說240分貝的聲音,就會讓人類的頭顱爆炸,不過這個聲強的高度太過於極限,現實中生活中不太可能製造出來這種水平的噪音。
歐洲航天局做過一臺大型的聲學設備,他們說在密閉的環境中聲波確實是可以殺死人的,不過如果在室外的空曠地方,聲波會分散傳播並且強度會迅速地衰減,就難以達到致命的水準了。雖然用聲音殺人是謠傳,但是聲音震碎玻璃卻是完全可行的,它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發出的聲音必須和玻璃的共振頻率相一致,而且玻璃要存在一些細小的裂縫,只有具備了這些所有的外部條件後,再加上自己的運氣BUFF加成,用聲音擊碎玻璃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2005年時 MythBusters 電視節目就探討了這個問題,搖滾歌手兼歌唱教練傑米·溫德拉,就用自己的聲音擊碎了一些玻璃器皿。他還嘗試過12隻酒杯,在無意中幸運地擊碎了一隻,第一次證明了個人聲音就能擊碎玻璃的說法,被人們賜予了「美國狂牛」的稱號。溫德拉擊碎玻璃的詠嘆調被記錄為105分貝,音量幾乎和電鑽開工的聲音差不多了。如果是你聽他唱歌能夠受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