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大海趣聞錄:鯊魚真的害怕海豚嗎?
文/張濤拉罕
提起鯊魚,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它們惡狠狠的樣子——遊弋水中,露出剃刀一樣嚇人的背鰭;血盆大口,長著一口參差不齊而又尖利猙獰的三角牙齒;黑色的眼、淺灰的背、純白的肚腹,處處透露出狡猾悍勇的氣質。
打個不怎麼恰當的比喻,鯊魚就像港產電影中的黑社會大哥。經歷了數不清的血雨腥風后終於坐上了頭把交椅,隨便往哪兒一站,老謀深算、天不怕地不怕的氣質瞬間噴薄而出。
大口歡笑,大嘴吃肉,老子可是黑社會老大呀!
除此之外,它們身體內核裡的某種東西更加蠢蠢欲動,那是奸詐之神洛基的本質——又狂又邪的熊熊火焰正在它們靈魂深處熾烈燃燒著。
許多人打心底裡害怕鯊魚,但其實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害怕的,並非鯊魚表面披著的黑社會大哥外皮,而是它們那深入骨髓且狂邪交加的惡之本質。
海豚,活潑可愛,聰明到會用惡作劇來戲耍其它海洋生物,並以此取樂的海中精靈。
在水族館的表演大廳裡,機巧敏捷、充滿活力的海豚常常為我們帶來不可勝數的歡聲笑語,直逗得小朋友們四仰八叉樂不可支。
其實逗笑別人之時,小生自己也笑得花枝亂顫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海豚就像上小學時班上怎麼也少不了的淘氣包,雖心地善良卻又愛玩愛鬧,但凡新奇有趣的事情,它們都想摻上一腳。
鯊魚和海豚,看上去個性全然不同的兩位,卻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交集——它們天生相性惡劣,互相之間怎麼也看不順眼。
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根據種屬的差異,鯊魚、海豚兩者或互為競爭者,或互為食物鏈上下級關係;絕大多數時候,它們都站在生物位的對立面,關係緊張,可謂針尖對麥芒。
江湖裡一直都流傳著這麼一種論調,即鯊魚打不過海豚,它們見了海豚總是害怕兮兮、扭頭就跑。
竟敢說老子怕海豚?看我吃了你!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接下來,請跟隨我的敘述,走進鯊魚與海豚的世界,揭開這道神秘的面紗吧。
群居Vs獨行,海豚先下一城
眾所周知,海豚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一群海豚的數量一般可達十數頭。在食物豐盛的海域裡,數十上百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海豚們為了更有效率的獵捕小魚小蝦,甚至可能組成臨時的「超級群」。
組成超級群的海豚們,感受一下
這時,它們的數量往往超過一千頭;嬉戲海面時,破浪而出的海豚數不勝數,將大片水域攪弄得白浪翻滾,可真是洋洋灑灑、蔚為壯觀。
海豚集結為超級群後所發動的捕獵行動,一如全民皆兵的總體戰,以擋者披靡之勢橫掃一切、大殺八方,會使該領域內所有小魚小蝦們抱頭鼠竄,毫無招架之力。
報告隊長,大隊人馬列隊完畢!
而鯊魚呢,除了真鯊科下屬物種外——很多真鯊科的鯊魚會像海豚一樣成群合作狩獵,它們是鯊魚中的異類——大多數性情冷淡、個性孤僻,不怎麼喜歡社交活動。吃東西也罷、出外遊玩也罷,總是孤零零一個人。
一個人咋啦?老子是在思考人生
儘管它們是水域食物鏈中名列前茅的高級消費者,有一張咬金斷玉的血盆大口,但無論個體實力如何強橫,勢單力孤的鯊魚在集群海豚面前依舊顯得過於弱小。
你知道,豪氣幹雲的單挑從來都只會出現在《三國演義》或《水滸傳》這些小說家言的精彩故事裡。時至今日,大家都流行起了人海戰術,畢竟人多力量大,這條至理名言不僅對我們人類適用,對自然界裡的萬千生靈也同樣適用。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群居海豚先下一城,以數量優勢完勝獨來獨往的鯊魚。
聽你這麼說,小生打心底裡高興
獵食的藝術,鯊魚扳回一分
鯊魚是一種極其古老而成功的物種。在距今約4.2億年前的地球上,它們就已經存在。
漫長的時光將它們漸漸打磨成了現在的樣子,它賦予了它們流線型的身軀、不斷更新再生的尖利牙齒、鎧甲一般的盾鱗、敏銳的感電能力,以及能嗅出千米之外血腥味兒的頂尖嗅覺。
老子隨便擺個Pose,簡直霸王氣質側漏!
依據種類的不同,鯊魚的食性共分四種:分別是掠食、濾食、食腐和寄生。接下來咱們重點說說掠食性鯊魚花樣繁多的獵食策略。
大多數鯊魚都是掠食性鯊魚,如大白鯊、虎鯊、公牛鯊、長尾鯊等,它們普遍具有尖銳的牙齒,在海中遊速一流,主要以魚類、軟體動物、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為食。
掠食性鯊魚的捕食策略多種多樣,有些種類善於偷襲,通過潛伏等方式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獵物,之後瞬間加速展開突襲,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它們屬於快意恩仇的豪俠之鯊(大白鯊、公牛鯊等皆屬此列),醉心於你死我活的殺戮遊戲中,往往憑藉電光火石的瞬間刺咬,便能決定獵物的生死存留。
看見了沒,無可匹敵的威懾力!
另外一些種類的鯊魚則耐力絕佳,有著堅如磐石的毅力;它們深諳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八字真言,屬於死乞白賴、死纏爛打的棘手類型。
遠洋白鰭鯊是此類鯊魚中的翹楚,它們是非常常見的跟船鯊魚之一,歷史上甚至被海員們稱作「海狗」——當它們的進食興趣被激起後,會表現出許多與狗狗相似的行為:例如鍥而不捨的跟隨獵物,行動謹慎且堅毅超凡,在吃下獵物達成目標前很少會選擇主動放棄。
初心不改,老子會跟你們到天涯海角~
若受獵物的驅逐和反擊,它們則一時後退避其鋒芒,與獵物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待獵物粗心大意疲態盡顯時,遠洋白鰭鯊便拿捏時機快速前衝,張開大嘴趁機咬上幾口,之後馬上逃開。
你想想,如此不知疲倦的反覆折騰,即便獵物真是鐵打銅鑄,到最後也只能哀告賓服、敗下陣來,成為遠洋白鰭鯊的腹中食糧。
反觀海豚,它們就像水中狼群,大多採用合作的方式集群狩獵。憑藉獨特的聲吶系統,海豚們能第一時間鎖定獵物的方位。
之後拍動尾鰭,一邊以高達60km/h的泳速靠近獵物,一邊發出響亮的「咔咔」聲呼朋喚友;受到通知的海豚則會從不同方位遊向獵物,最終將諸如沙丁魚群之類的獵物包湯圓一樣圍在中心。
發現吃的了,兄弟們快走
合圍之勢形成後,海豚們會分為三組展開獵殺——第一組(又稱繞圈圈組)在外循環遊弋,它們訓練有素、彼此緊隨,動而不亂、井井有條,以固若金湯之勢將偌大一個包圍圈收縮得恰到好處,死死的限制住了中心魚群的活動範圍。
第二組(別名陷陣營)則擺開鋒失陣,一個接一個的打開渦輪加速系統,如利箭、似流星般對中心魚群展開切割突襲。如此反覆數次,以身為劍的突擊海豚們便將中心魚群的守勢攻破。小魚們的遊動路線被迫改變,魚心惶惶,紛紛丟了秩序,只見三五在左、四六在右,最終如一盤散沙,亂作一團。
圍獵沙丁魚的海豚們
這時候,第三組(大家都叫它們吃得爽組)上陣,它們一邊流著口水,一邊衝入戰場中心地帶。看見落單的小魚便毫不客氣地張開長嘴,咕溜溜一陣狂吞猛吃,直吃得大腹便便。
最妙的是,在吃得爽組裡,吃飽了的海豚會自覺的和繞圈圈組或陷陣營組裡的傢伙換崗。如此輪換幾次,狩獵群體中的所有海豚都可以吃得大肚肥腸、心滿意足——這種為其他個體著想的行為真叫人嘖嘖稱奇,「世上最聰慧的海洋生命」之名的確實至名歸。
然而,儘管捕獵效率很高,海中狼群的車輪戰術也確實無往而不利,但海豚在獵食藝術的表現層面上還是稍遜鯊魚一籌,所以鯊魚在此又扳回一分。
扳回一分啦,很好很好~
不信?請看下面這一位。
寶刀在尾,特立獨行的長尾鯊
說起獵食藝術,就不得不提長尾鯊,它是掠食性鯊魚中最特立獨行的異類——這些傢伙的上葉尾鰭長得不可思議,如同一把狹長彎曲的日本刀,足佔其全身體長的一半以上!
就拿細尾長尾鯊(又名狐形長尾鯊)來說吧,它們是長尾鯊屬下的最大物種,個體體長超過6米,體重可達400kg。這意味著,它們的上葉尾鰭可以長到3米!
你見過像哀家這樣柔媚的鯊魚嗎,嗯哼?
這上葉尾鰭呢,並非什麼稀奇古怪的裝飾品,而是貨真價實的捕獵利器——對長尾鯊們來說,上葉尾鰭就如一柄長達3米的多功能瑞士軍刀,可劈可斬可攪亂,使用起來花樣繁多,甚至會隨想像力的豐富程度而得以延展。這讓整個捕獵過程變得妙趣橫生,同時也讓鯊魚在獵食藝術的表現性方面大大超越了海豚。
舉例來說,在面對抱團求生的小魚群(如扁鰺、沙丁魚等中小型魚類)時,長尾鯊會將上葉尾鰭當做扇子那樣來使用;通過來回擺動,尾鰭激起一股股水波湧流直擊群魚團圈;反覆數次,即可令部分小魚壓力劇增,在慌亂之中脫離大部隊的遊動節奏。落單以後的小魚,自然便如羊入虎口,再無逃生求存之力。
而在狩獵稍大一些的魚類(如金槍魚、鯖魚等大中型魚類)時,上葉尾鰭搖身一變成了長尾鯊摧金斷玉、斬鐵如泥的寶刀。
小魚休走,看哀家的金剛寶刀!
遇見這類獵物時,長尾鯊會加速貼近,一直將獵物逼至淺水地帶,利用粼粼躍動的水面強光晃瞎獵物們的眼睛,找準它們露出空檔的那一瞬間——這時,長尾鯊便靈活地翻轉身子,順應尾部擺動所形成的巨大慣性,拿出寶刀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或以完全相反的角度奮力劈斬獵物。
此斬勢大、夾萬鈞巨力,僅僅一擊,就能使大部分獵物雙眼翻白、口吐白沫,陷入昏厥狀態。而身子稍弱一些的魚們,甚至會因此一命嗚呼,墜向深海。這之後呢,長尾鯊便能輕鬆愜意的吃個肚腹滾圓、滿嘴流油啦。
除此之外,憑藉上葉尾鰭得天獨厚的推動力,長尾鯊還能像海豚一樣躍出水面;這讓那些喜歡漂在海上隨波逐流,順帶吃點兒小魚乾的海鳥們也遭了秧。
浮至淺海,順帶曬曬日光浴的長尾鯊
在遭受其他大型海洋生物的進攻時,長尾鯊還能像舞鞭子一樣靈活揮動上葉尾鰭,像武俠小說裡的使鞭高手,幻化出無窮鞭影對來犯者噼裡啪啦一頓胖揍,只打得對方渾身吃痛、手足無措。
鞭影綽綽、水聲譁譁,這些生物平常哪裡受過這等頻密而又恐怖的攻擊呀,大多數就此負痛逃去。但也有一些傢伙,皮糙肉厚反應遲鈍,受到漫天鞭舞的攻擊後懵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面對這些一根筋的傢伙,長尾鯊反倒要扭頭就跑了,畢竟上葉尾鰭的鞭舞攻擊,充其量只是一種類似大聲喧譁的嚇退手段,面對這些又傻又楞的大傢伙並沒有什麼真正作用。長尾鯊深諳此理,將它們打得呆立原地後立刻見好就收,趁此時機速速逃離才是上策。
哈,出神入化的鞭舞攻擊
從多個層面來看,長尾鯊的上葉尾鰭即是狩獵寶刀,又是防禦之盾,必要時還能成為虛晃一槍的求生密策,真可謂攻守兼備、機巧百變,令許多鯊魚同類們垂涎三尺。
言及至此,想必你一定對鯊魚們花樣繁多的獵食手段佩服至極。所以在獵食藝術的表現性上,鯊魚的確遠勝海豚,這一次,海豚輸得心悅誠服。
這次竟然輸了~555~
鯊魚真的怕海豚嗎?
綜上所述,鯊魚、海豚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最終戰至1:1平,不分勝負。現在,讓我們回歸正題,看看鯊魚是否真的害怕海豚。
若論單對單的實力,大多數鯊魚確實無法與海豚抗衡。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海豚的速度。在水中遊動時,海豚的流線型身體和特殊的皮膚構造(表面光滑如綢緞,內裡卻有類似海綿一般的結構)比鯊魚更具優勢。以寬吻海豚為例,它們的遊速最高能達到70km/h;而大白鯊,即便開啟了二級渦輪增壓後的爆發性遊速也只能達到56km/h。
各位請注意,56km/h可是大白鯊的爆發性遊速,是對獵物展開突襲時的瞬時速度,無法長時間維持。兩者相較,高下立判。
所以換句話說,即便鯊魚真的有心與海豚決一死戰,它最後也一定會尷尬的發現:呼~呼~,這到底是什麼情況!?老子用盡全力,竟也追不上它?哎,真是丟臉丟到家了……
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先吃個冰淇淋再說
第二,海豚的力量。水族館中訓練有素的海豚,常能展現躍出水面用頭點觸懸空之球的精彩表演——你可知道,那球一般距離水面足有6、7米之遙!離開自己賴以為生的水體介質後,騰空一躍竟至7米高空,這足以證明海豚的身體十分強健,對力量的使用也得心應手。
儘管我們都知道,鯊魚的爆發力量也非常強勁,但它們畢竟不能躍出水面7米之高,而且它們的力量之源大部分來自於龐大的身軀——大白鯊體長6.5米,體重3.2噸;能一躍7米高空的寬吻海豚,身長卻只有2-4米,僅重150-650kg——若將鯊魚的身形同比縮小至海豚的尺寸,孰強孰弱自然一目了然。
令人震驚的海豚之躍
第三,軟骨魚的悲傷。眾所周知,在生物分類學中,鯊魚屬軟骨魚綱下板鰓亞綱之物種。它們的骨骼是由軟骨和結締組織構成的,雖富含彈性且強韌耐用,但密度硬度卻遠遠低於真正的硬骨。再加上鯊魚沒有肋骨,所以體側下方以及腹部是它們全身守備最為薄弱的地方。
海豚呢,是水生哺乳動物,上下顎骨堅硬,外突的吻部如同一桿鋒利長矛。兩者真正展開生死相搏時,海豚自然不會放過鯊魚的弱點。就像用手指捅破潮溼的窗戶紙——只要速度、力道合適,海豚那長矛一般的長吻甚至能直接刺穿鯊魚的身體,給鯊魚帶來致命的傷害。
不如跳舞,打架真不如跳舞~(請腦補歌曲《不如跳舞》)
速度、力量、身體結構,單對單時,鯊魚連敗三局,居於絕對劣勢。但如果我們排除一對一的理想狀態,從現實層面來看呢,鯊魚是否能夠挽回敗局,掙回顏面?
現實情況是,海豚以群而居,鯊魚獨來獨往,數量上海豚依舊大獲全勝。
除此之外,在智商方面,海豚也以極大優勢碾壓鯊魚。前者的腦組織結構比許多靈長類動物(如大猩猩、黑猩猩)還要複雜得多;寬吻海豚的大腦甚至比我們人類的大腦還要重上0.1kg,它們聰明到能認出鏡子中自己的影像來。換做鯊魚的話,別把做實驗用的鏡子給撞碎了就已經非常不錯啦。
好傷心~不理你啦,我要遊到世界的盡頭
而且,海豚家族中還有一位在鯊魚界堪稱「Bug」的存在——虎鯨。虎鯨之於鯊魚世界,就像中國桌球之於國際桌球壇,是超越地獄,甚至煉獄級難度的,金字塔尖兒一般的存在。什麼鯨鯊姥鯊大白鯊、什麼鼬鯊鼠鯊六鰓鯊,遇上虎鯨,統統嚇得屁滾尿流。
所以結論是?
如此這般,你或許會認為結論總算出來了,鯊魚肯定害怕海豚!
對此我保留意見、不置可否。因為其實,在自然環境下,許多科學家都曾記載過這樣的事實,即鯊魚確會主動獵食海豚,而大部分海豚只在逃無可逃的窘境之下才會回擊鯊魚。
從這個角度來看,鯊魚也挺可愛不是
大型鯊魚是許多中小型海豚的天敵,前者身材碩大,以後者為食。在食物鏈中,大魚吃小魚,這是非常自然的狀態,和主觀意識的怕不怕真的沒有太大關係;怕又如何,不怕又如何,該吃還不是一樣吃。
君不見那些被大白鯊、虎鯊、公牛鯊等鯊魚攻擊並最後敗北的海豚基本都難逃一死,它們的屍體被鯊魚啃噬得血肉模糊、殘缺不全,活生生成了十八禁場面(這裡就不放圖片了)。反過來,被群體海豚圍追堵截,最後肚子一翻、命喪黃泉的鯊魚也著實無可奈何。
在我看來,為了果腹而選擇與海豚背水一戰的鯊魚並非以卵擊石、自不量力;為了逃出生天而呼朋喚友,選擇對鯊魚群起而攻之的海豚也並非恃才傲物、恃眾而驕。
兩者同樣是為了生存和繁衍自己的種群,和自然萬物一樣,它們每天都拼盡全力求食求存。在如此殘酷的自然法則下,談論到底誰怕誰?或許也太過膚淺而流俗了吧。
為了生存,誰不是拼盡全力、傷痕累累?
潛水遇鯊魚,你該怎麼辦?
隨著潛水旅遊項目以及海洋觀光業的全面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一潛入海,盡覽神秘海洋的迷人美景。這是大快人心的絕妙體驗,但與此同時,我們遭遇鯊魚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那麼最後,咱們來說說遇到鯊魚該怎麼辦吧。
首先,你要知道,人類的肉真的不合鯊魚們的胃口,就連我們的血,鯊魚都嗤之以鼻。
咳、咳,聽我說,人肉的確很難吃
事實上,有潛水員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他們把自己的血倒入海綿盒中,再將海綿盒放入有鯊魚徘徊的海域。鯊魚鼻子可是比狗還靈,能嗅到數公裡外的血腥味兒,可是它們對近在咫尺的人血卻毫無興趣,甚至表現出厭惡之情,嗅聞一番後逕自轉身離去。
而當他們把人血換成小魚小蝦的血液再來一次時,在周圍遊弋的鯊魚們無一例外都被吸引過來了,小魚小蝦的血腥味兒讓鯊魚們如同打了雞血的傳銷人員一樣亢奮了起來。
這當然不是說,我們從此便可以在鯊魚眼前肆無忌憚的亂灑鮮血。如果遇上一頭餓得雙眼發黑的鯊魚,它才不管你是人是鬼呢,在它眼裡你就是一塊唾手可得的肉啊!血盆大口一張就能填飽肚子,恐怕沒有鯊魚會拒絕這樣的好事。
我們應該做的,是面對鯊魚時不要驚慌失措,請保持理智,緊跟潛水隊伍。同時也請不要頭腦發熱,以獨自一人之軀衝向鯊魚身邊,你得與它們保持絕對的安全距離。
請與我保持安全距離!
其次,你要明白,在大部分情況下,鯊魚之所以攻擊人類,完全是因為它們老眼昏花,把人類當成了海龜、海豹,或者海獅了。
平臥在衝浪板上雙手大開、雙腿微張的衝浪者們,在鯊魚自下而上的視線裡,你們真的和遊速緩慢的海龜們沒有太大的區別;潛水者們也是一樣,你們雙腿兒並在一起,雙手大張的樣子,在鯊魚看來確實與海豹如出一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大大方方地把雙腿和全身打開,給鯊魚好好看看你那嫵媚又迷人的「大」字形姿勢。如此一來,我想大多數鯊魚就會幡然醒悟「哦,原來這傢伙不是海龜海豹海獅呀。也不見得有多好吃……算了算了,再去哪裡找找吧。」——為什麼要擺「大」字形Pose呢?畢竟海龜沒有大長腿兒,海獅海豹的尾巴也是分不開的嘛。
咦,這是個啥?等我湊近點兒看看哈
恩,要是萬一你真的因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被鯊魚給盯上了,你要做的是直面鯊魚,保持冷靜沉著,以不變應萬變——切忌轉身用屁股對著鯊魚,睜大眼睛盯緊了,別讓它們逃出你的視線範圍。
如果鯊魚像牛一樣朝你衝來,那就攥緊雙拳,朝它的鼻子狠狠來一下,如果它還不後退逃跑,那就打第二下、第三下,請把自己想像成蒙奇.D.路飛,施展出打敗克羅克達爾的橡膠暴風雨吧!
橡膠橡膠……暴風雨!
鼻子是鯊魚的弱點之一,也是它們神經比較集中的地方,此處對痛覺的敏感程度遠大於它們身體的其他地方。除此之外,鯊魚的腮部、眼睛也都是要害部位,可以集中攻擊。
另外,下水之前的準備工作也非常重要;你可以事先佩戴上驅鯊帶,這是一種專門驅逐鯊魚的橡皮手環,據說是用磁之黑科技製作而成,其產生的磁場可以幹擾鯊魚的神經末梢,從而達到驅散鯊魚的目的。
戴在手腕上的驅鯊帶
另外還有一種可以戴在腳腕上的鯊魚盾,按下按鈕後便能發出陣陣特殊的電子脈衝——對人類無害,但鯊魚們卻非常厭惡這些電子脈衝,因為它會讓鯊魚的肌肉痙攣起來,使鯊魚無法忍受並最終放棄進攻,扭頭逃竄。
如果以上所有方法都沒辦法讓鯊魚離開你,那麼我可以肯定,這條鯊魚一定是對你一見鍾情啦。
看我小心心,愛你愛你喲~
哈哈,開個玩笑,正文到此為止,祝大家鯊魚周開心快樂,咱們下回再見!
這就走啦?不來一起跳個舞啊
本文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2018 張濤拉罕,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