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金委八大學部公布「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工程與...

2020-11-22 澎湃新聞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主要學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整個學科或多個分支學科迅速發展;

(2)鼓勵探索和綜合運用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做貢獻;

(3)充分利用我國科研優勢與資源特色,進一步提升學科的國際影響力。各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將成為未來五年重點項目和重點項目群立項的主要來源。

國家基金委此次共公布了八大學部的「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屬於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的「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亞穩金屬材料的微結構和變形機理

主要研究方向:發展新型具有特殊性能的非晶態合金體系;複雜合金相的結構和性能研究;結構特徵與表徵方法;結構與熱穩定性;變形機理及強化機制;脆性斷裂機理及韌化;深過冷條件下的凝固行為及晶體形核和生長過程研究。

(2)高性能輕質金屬材料的製備加工和性能調控

主要研究方向:輕質金屬材料(鋁、鎂、鈦合金和泡沫金屬等)合金設計、強韌化機理及組織性能調控研究;先進鑄造、塑性加工以及連接過程中的工藝、組織和性能調控的基礎理論研究;使役性能與防護基礎理論研究;燒結金屬孔結構控制基礎研究。

(3)低維碳材料

主要研究方向:低維碳材料的結構特徵及其新物性的物理起因;低維碳材料中電子、光子、聲子等的運動規律和機制;低維碳材料的可控制備原理與規模化製備方法;低維碳材料的新物性、新效應、新原理器件和新應用探索。

(4)新型無機功能材料

主要研究方向:基於微觀物理模型和物理圖像的高溫超導機理研究與應用;多鐵性材料的合成和磁電耦合機理與應用;超材料的結構設計原理及其新效應器件;阻變材料的物理機制和器件憶阻行為的可調控性及原型器件研究。

(5)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結構演變的物理與化學問題;高分子材料非線性流變學,以及高分子加工不穩定現象的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多尺度模擬與預測;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在線表徵方法;微納尺度加工等新型加工方法,以及基於原理創新的加工技術。

(6)生物活性物質控釋/遞送系統載體材料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啟髮型和病灶微環境響應載體材料;疾病免疫治療藥物載體材料;核酸類藥物載體材料及其遞送系統;具高靈敏度、組織和細胞高靶向性及信號放大功能的分子探針,以及診-治一體化的高分子載體材料及其遞送系統。

(7)化石能源高效開發與災害防控理論

主要研究方向:實鑽地層物化特性和巖石力學;油氣藏開發,複雜工況管柱與管線,複雜油氣工程相互作用及流動;開採條件下巖體本構關係,多相、多場耦合的多尺度變形破壞機理;極端條件下開採機器人化的信息融合與決策。

(8)高效提取冶金及高性能材料製備加工過程科學

主要研究方向:冶金關鍵物化數據;選冶過程物相結構演變;反應器新原理與新流程,低碳煉鐵;高效轉化與清潔分離,二次資源利用,高效連鑄;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多場作用下的金屬凝固;界面科學;冶金過程高效利用。

(9)機械錶面界面行為與調控

主要研究方向:界面接觸與粘著機理;表/界面能形成機理及應用;受限條件下界面行為調控;運動體與介質界面行為;生物組織/人工材料界面行為;生物組織界面損傷與修復。

(10)增材製造技術基礎

主要研究方向:高效、高精度增材製造方法;先進材料增材製造技術及性能調控;材料、結構與器件一體化製造原理與方法;生物3D列印及功能重建;多尺度增材製造原理與方法。

(11)傳熱傳質與先進熱力系統

主要研究方向:非常規條件及微納尺度傳熱的基礎研究;基於先進熱力循環的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利用系統;生物傳熱傳質基礎理論及仿生熱學;熱學探索-熱質理論的微觀基礎及其與宏觀規律的統一。

(12)燃燒反應途徑調控

主要研究方向:基於燃料設計和混合氣活性控制的燃燒反應途徑調控研究;非平衡等離子體燃燒反應途徑調控研究;以催化輔助、無焰燃燒、富氧燃燒和化學鏈燃燒等新型燃燒技術為主燃燒反應途徑調控研究;基於尺度效應的燃燒反應途徑調控;基於物理過程控制的燃燒反應途徑調控

(13)新一代能源電力系統基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能源電力系統的體系架構及系統安全穩定問題作用機理(包括智能電廠和智能電網等方面);電工新材料應用及新裝備的研製、運行和服役中的相關科學問題;多種能源系統的互聯耦合方式(文本從「口袋科研」Copy而來);供需互動用電、能源電力與信息系統的交互機制;系統運行機制與能源電力市場理論;網絡綜合規劃理論與方法。

(14)高效能高品質電機系統基礎科學問題

主要研究方向:電-磁-力-熱-流體多物理場交叉耦合與演化作用機理;「結構-製造-性能-材料服役行為」的耦合規律和綜合分析方法;多約束條件下電機系統及其驅動控制;電機系統的新型拓撲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製造工藝、控制策略。

(15)多種災害作用下的結構全壽命整體可靠性設計理論

主要研究方向:多種災害(地震、風災、火災、爆炸等)作用下的土木工程結構全壽命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多種災害作用危險性分析原理,工程結構時、空多尺度破壞規律,高性能結構體系與可恢復功能結構體系,防禦多種災害的結構整體可靠度設計理論與方法。

(16)綠色建築設計理論與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建築形體、空間、平面和構造與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的耦合作用規律;不同地域綠色居住建築模式、公共建築和工業建築綠色設計的原理、方法、技術體系和評價標準。

(17)面向資源節約的綠色冶金過程工程科學

主要研究方向:外場強化下的資源轉化機理和節能理論;非常規介質特別是高溫熔體中強化反應傳遞過程的機理和調控機制;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殊現象和反應機理、熱力學與動力學調控機制(文本從「口袋科研」Copy而來);多因素多組元固/液/氣界面結構及界面反應;反應器內及各種物理場下的化學反應、物質、能量傳輸的耦合機制;資源利用過程中的高效、低碳排放轉化的共性科學問題。

(18)重大庫壩和海洋平臺全壽命周期性能演變

主要研究方向:深部巖土破壞力學;庫壩和海洋平臺材料性能演變;庫壩和海洋平臺多相多場耦合與性能演變及災變風險;庫壩和海洋平臺的實時監控與防災減災。

來源:國家基金委

原標題:《國家基金委八大學部公布「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工程與材料科學含18個方向》

相關焦點

  • 國家基金委八大學部公布「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主要學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整個學科或多個分支學科迅速發展;  (2)鼓勵探索和綜合運用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做貢獻;  (3)
  • 國家基金委八大學部公布「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主要學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整個學科或多個分支學科迅速發展;  (2)鼓勵探索和綜合運用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做貢獻;
  • 【資訊快遞】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主要學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整個學科或多個分支學科迅速發展;(2)鼓勵探索和綜合運用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做貢獻;(3)充分利用我國科研優勢與資源特色
  • 自然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含跨科學部)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網站上線,公布四大交叉科學領域
    交叉學部官網頁面截圖1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網站頁面正式上線。據官網顯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學部,負責統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叉科學領域整體資助工作;組織擬定跨科學部領域的發展戰略和資助政策;提出交叉科學優先資助方向,組織編寫項目指南;負責受理、評審和管理跨學部交叉科學領域項目;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組織和管理;負責相關領域專家評審系統的組織與建設;承擔交叉科學相關問題的諮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學部
    ,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學部:交叉科學部,並已公布在官網「機構設置」一欄中。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的計劃中,都正在大力地加強推進學科交叉和交叉科學。 為了在中國科學中增強學科交叉和交叉科學,要有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在科學發展戰略布局中,強調交叉科學與非交叉科學並重,為了改變交叉科學落後狀態,目前應更強調交叉科學的發展;在科學政策上,應引導和鼓勵從事交叉科學研究;在組織管理上,應特別重視交叉科學的發展,甚至在具體科研項目、課題中,優先支持學科交叉與交叉科學;營造有利於學科交叉和交叉科學發展的環境,在科學共同體中形成一種鼓勵交叉的學術氛圍
  • 國家自然基金委第九學部來了
    1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官網正式上線。經中央編辦復字〔2020〕46號文件批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學部,負責統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叉科學領域整體資助工作;組織擬定跨科學部領域的發展戰略和資助政策;提出交叉科學優先資助方向,組織編寫項目指南;負責受理、評審和管理跨學部交叉科學領域項目;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組織和管理;負責相關領域專家評審系統的組織與建設;承擔交叉科學相關問題的諮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工程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研討會」在...
    2020年12月25-2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工程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上海召開。研討會得到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承辦。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官網已正式上線
    學部簡介經中央編辦復字〔2020〕46號文件批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學部,負責統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叉科學領域整體資助工作;組織擬定跨科學部領域的發展戰略和資助政策;提出交叉科學優先資助方向,組織編寫項目指南;負責受理、評審和管理跨學部交叉科學領域項目;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組織和管理
  • 【資訊快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官網正式上線!
    學部簡介經中央編辦復字〔2020〕46號文件批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學部,負責統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叉科學領域整體資助工作;組織擬定跨科學部領域的發展戰略和資助政策;提出交叉科學優先資助方向,組織編寫項目指南;負責受理、評審和管理跨學部交叉科學領域項目;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組織和管理;負責相關領域專家評審系統的組織與建設
  • 「十二五」化學學科優先發展領域確定 分析儀器位列其中
    2010年10月19日,在「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上,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員向與會代表們介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化學學科發展戰略及11項優先發展領域。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公布批准資助項目名單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方網站已公布了部分批准資助項目。本年度(2020 年度),已公布資助374項,另外,國際(地區)合作已公布批准項目332項,具體包括:  重大研究計劃:1項,由浙江大學段樹民院士承擔,批覆資金241.6萬元;  新冠疫情專項:110項,總批覆資金近億元,最高批覆300萬元;  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專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機械工程學科第三屆青年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機械工程學科第三屆青年科學家論壇於8月21-23日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承辦。
  • 納米酶的發展態勢與優先領域分析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杜鵬研究員總結了納米酶的發展現狀, 並基於文獻計量學的視角, 重點關注自2007年以來納米酶領域的論文發表數量和被引用情況、研究機構和國家/地區情況、研究主題及其演變規律、國際發展態勢比較分析等方面, 系統梳理了納米酶的發展歷程, 呈現了納米酶可視化的知識圖譜; 並結合專家研判, 展望了納米酶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施重大研究計劃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本文提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著眼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大科學前沿,加強頂層設計,凝練科學目標,匯聚優勢力量,聚焦「卡脖子」技術背後的核心科學問題,圍繞納米製造的基礎研究、單量子態的探測及相互作用、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等領域實施了一批重大研究計劃,推動具有相對統一目標或方向的項目群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培養創新人才和團隊,提升我國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交叉科學部獲正式批覆
    2020年11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在京召開,論壇開幕式上,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承文宣讀《中央編辦關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交叉科學部的批覆》以及交叉科學部「三定」方案。此前,基金委網站已經在機構設置一欄裡增加了交叉科學部。近日基金委公布了最新的流項招聘啟事,我們可以看到,交叉科學部目前公布了四個科學處,十個學科。
  •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公布批准資助項目名單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方網站已公布了部分批准資助項目。
  • 吉林大學新增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千萬級項目
    多年來,蔡莉圍繞創業行為和創業生態系統等方向開展一系列研究,提出中國轉型經濟背景下的LCOR創業模型,發現型機會與創造型機會的轉化機理模型,以及新創企業資源整合過程模型等。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10餘項。牽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面上項目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 10 項國家級項目。
  • 重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正式亮相!
    今天(1.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已經公開上線第九學部--「交叉」學部的官網;神秘的「交叉學部」終於顯露真身,一起來看一下(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可進入官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部官網正式上線!
    官網截圖學部概況「經中央編辦復字〔2020〕46號文件批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學部,負責統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叉科學領域整體資助工作;組織擬定跨科學部領域的發展戰略和資助政策;提出交叉科學優先資助方向,組織編寫項目指南;負責受理、評審和管理跨學部交叉科學領域項目;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組織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