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海豚「微笑」的背後》紀錄片,真實展現了墨西哥旅遊娛樂業圈養繁育海豚的規模和背後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表示,旅遊娛樂業應停止對野生動物商業性圈養和利用,向「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的方向轉型,並讓現有的圈養海豚成為最後一代。
紀錄片中,一位在墨西哥工作的前海豚訓練員講述了其親身經歷。她在海豚娛樂業工作了10年,早期曾受該產業聲稱保育動物的誤導,後來逐漸發現一系列動物福利問題,並觀察和意識到圈養海豚所遭受的身心摧殘,深受觸動下決定致力於保護海洋哺乳動物,在紀錄片中她講述了海豚娛樂業的真實面目。
海豚娛樂場所的首要問題是空間狹小,與廣袤的大海相比,海豚館的水池就像一個「水桶」。海豚被迫生活在人為安排形成的群體中,這可能會導致壓力和攻擊行為,因此海豚之間發生惡性互鬥導致重傷的情況非常普遍。此外,海豚長期受到高強度訓練提高表演技巧,並只有通過娛樂遊客進行所謂的「工作「,才能獲得食物。
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超過3,000隻海豚被圈養用於營利性娛樂表演,墨西哥的29個海豚娛樂場所中圈養了約240隻海豚。在這些景點中,圈養海豚被用作活體衝浪板,被尖叫的人群和搖滾演唱會般巨大的噪音所包圍。它們不得不忍受與遊客自拍,滿足遊客在社交媒體上打卡分享的需求。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海豚項目全球負責人Nick Stewart表示,「全球疫情爆發導致國際旅遊業停滯,我們需要在行業重啟前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旅遊娛樂業推升了全球野生動物貿易,野生動物被終生圈養在非人道的環境中,為遊客提供表演。我們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野生動物貿易禁令,逐步取消圈養野生動物用於娛樂表演,並向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轉變。」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項目經理鄭鈺表示,「旅遊娛樂業所對鯨豚展演需求的無限制增加,會不斷刺激野外鯨豚的捕撈,從而對其野外種群以及海洋生態造成負面的影響,是不可持續的。同時這些被長期圈養用於娛樂表演的鯨豚類海洋動物,也很難被野化放歸,更無法幫助物種的保育。」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積極推動旅行社制定並實施相關的政策,同時推廣負責任的野生動物友好型旅行作為替代,並引導遊客不參與對動物造成傷害的娛樂活動,倡導文明的、負責任的旅行。多家大型旅遊公司已經承諾,不再出售或宣傳圈養鯨豚類動物的娛樂產品。我們相信消費者和旅遊行業都有能力改變海豚被圈養用於娛樂表演的現狀,讓目前圈養的海豚成為最後一代用於娛樂目的的海豚。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遊客、企業、景點擔負起保護動物的責任,減少對野生動物娛樂的需求,終止對野生動物商業性圈養和利用,讓野生動物留在大自然。
野生動物,並非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