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格裡菲斯公園的格裡菲斯天文臺是世界著名的天文館之一,也是洛杉磯的第七大景點,人們來到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洛杉磯市。格裡菲斯天文臺1935年開館以來已經接待了7千萬觀眾。
格裡菲斯天文臺的歷史
1896年,威爾斯移民格裡菲斯(Griffith J. Griffith)向洛杉磯市贈送了12平方公裡土地,建立了格裡菲斯公園。16年之後,他又捐贈了10萬美元在好萊塢山頂修建了格裡菲斯天文臺。格裡菲斯於1919年去世,1935年格裡菲斯天文臺的天象廳落成開放。目前,格裡菲斯天文臺由洛杉磯城市的娛樂和公園部負責管理。根據格裡菲斯本人的願望,到天文臺參觀和用望遠鏡觀測都是免費的,儘管現在公眾進入天象廳需要象徵性地購買7美元的門票。
格裡菲斯天文臺是一座帶有明顯的20世紀30年代風格的建築,它是當地居民和年輕人以及旅遊者最喜歡的去處,尤其在夜間,數以百萬計的城市燈光在下邊閃耀時,它成為洛杉磯最有名的浪漫景點之一。另外, 由於它毗鄰著名的好萊塢公司的所在地,它已經出現在好幾百部電影和電視劇中。
格裡菲斯天文臺通過天象廳的表演、科學大廳的展示、望遠鏡觀測以及天象資訊發布、網站宣傳和回復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電子郵件和來信等多多種多樣的科普活動,來詮釋宇宙與天空。
1964年最初的蔡司2型天象儀被4型所替換,那是1935年建天象廳以後僅有的重大改善!每年來這裡參觀的觀眾幾乎達到200萬,這個數字比當年天文館開放時洛杉磯市的全部人口還要多。2002年格裡菲斯開始進行改擴建,直到2006年年底重新開放。
遊歷新格裡菲斯天文臺
讓我們走進重新開放的格裡菲斯天文臺,看看這個裡程碑式的天文臺帶給我們什麼。在好萊塢山頂,一個地標性的建築終於回到了人們的視線。重張的格裡菲斯天文臺保留了原來的建築風貌。
太陽系草坪模型 在天文臺的草坪上鑲嵌有青銅線,分別代表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每英尺(30釐米)代表2000英裡(3220米),太陽和內行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在最裡面,最外面向裡依次是冥王星、天王星、木星、土星。
天文學家紀念碑 在格裡菲斯天文臺前的草坪上,屹立著建館時就有的天文學家榮譽紀念碑。紀念碑上是6位各時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他們是喜帕恰斯(公元前約190-125)、哥白尼(1473-1543),伽利略(1564-1642),克卜勒(1571至-1630),牛頓(1642-1727)以及赫歇耳(Herschel,1738-1822)。紀念碑前面是一個日晷。「無因的反抗」男主角的半身胸像紀念碑位於天文臺西北角的草坪上, 當時這部電影曾在天文臺拍攝。草坪西側是通向地下一層的電梯。
戈特利布凌食儀 這個室外的天文儀器位於天文臺西北角,它展示了太陽、月亮和星星不同季節位置的變化。
眼之廳 天文臺一層東翼的展廳是眼之廳。主要展示的是有歷史意義和重要的天文觀測設備,展覽主要集中在用於探索天空的光學設備和技術。這裡有一件上世紀20年代的科學古董——特斯拉環,變壓器裡的交流電產生電磁場,從電極流動的電流形成電閃。這個可以進行150萬伏高壓放電的設備安裝從1937年起就在格裡菲斯天文臺裡。
天之廳 天文館的西翼為天之廳,展示的是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動和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對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展覽集中在四季、日月食、月相和潮汐。
望遠鏡 格裡菲斯天文臺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公眾天文臺之一,主要原因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並定期提供高質量的公眾望遠鏡觀測。格裡菲斯修建天文臺的初衷就是希望人們能有機會透過望遠鏡擴展他們的視野。在天文館大銅頂兩側的兩個小圓頂建築裡,安裝了蔡司光學望遠鏡和太陽望遠鏡,供市民免費使用。每當晴朗的夜晚天文臺都會開放。天文臺的工作人員會在草坪上或東側觀察陽臺設立一個或多個獨立的望遠鏡,讓更多的人們把眼晴投向天空。每月一次.洛杉磯天文學會和人行道天文學家都會舉行一個星空派對,在天文館架設許多望遠鏡供公眾觀察天空。此外,天文臺也設置了一些投幣望遠鏡,使遊客可以沿天文臺建築周邊向西、南方向觀看洛杉磯盆地及周邊山區。
東側天文臺 裡面安裝著建館之初就有的蔡司光學望遠鏡。有7千萬人通過這個12英寸折射望遠鏡看過月亮、行星和彗星。在有特殊天象發生時,會有更多的人來觀看。比如哈雷彗星和海爾-波普彗星以及小行星等。天文臺這次重建,為圓頂旋轉增加了新的電機和滑軌,用鉚釘鉚起來的銅皮望遠鏡圓頂經過修理和清洗煥發新顏。
西側天文臺 裡面安裝了太陽望遠鏡。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從屋頂望遠鏡傳輸的,經過濾光器處理的實時太陽像,還可以看到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等。太陽望遠鏡只在白天工作。
傅科擺 在天文臺的門廳裡依然保留了原來的傅科擺,這個搖擺的銅球顯示了地球的自轉。接下來就介入了天文臺的心臟天文館。
塞繆爾·歐欽天文館 將原有的蔡司6型天象儀更換為最先進的蔡司9型宇宙天象儀,還用兩個益世公司生產的DIGISTAR 3型雷射投影,器取代了過去複雜的幻燈投影系統,表演圖像及其他特殊效果。基於強調觀察真實星空的表演哲學,格裡菲斯天文臺仍然保持了一個180°直徑23.5米的水平圓頂,將原來同心圓式排列的630個座椅改為同向弧形排列,減少了1半座椅,現為300個,增加了座椅的舒適度。新的開孔鋁型材天幕取代了原來的白色石膏天幕,使圖像更加生動,音響更有感染力。天文館的外圓頂經過清洗重新變成綠色,並將保持15~20年。如同它以前的地位一樣,格裡菲斯天文臺仍將是加利福尼亞州最大的天文館的圓頂。不管是針對學校學生的教學節目,還是為一般公眾的公共節目,格裡菲斯天文臺都始終堅持在表演中通過熟練掌握天文知識的講解人員進行現場講解。由於採用了現場表演的方式,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觀眾的需要重複介紹專業名詞,同時進行生動地講解。格裡菲斯天文臺始終堅持這樣的表演原則,過去不會而且今後也絕不會在天文館劇場表演預先錄製的「電影」。天文館的開館節目是「宇宙的中心」,節目通過對宇宙的奧秘的探索,引領觀眾體驗太空旅行的樂趣。
新天文館之所以命名為塞繆爾·歐欽天文館,是為了感謝塞繆爾.歐欽先生和夫人家族基金會的慷慨捐贈。塞繆爾家族基金會致力於對天文、醫學、教育、藝術、動物等各種各樣的組織的長期捐贈,以期改善對社會的服務。他們的捐贈包括從望遠鏡到顯微鏡的許多領域,捐贈帕洛瑪天文臺48英寸望遠鏡而命名為塞繆爾·歐欽望遠鏡,以及命名為塞繆爾·歐欽綜合癌症研究所雪松-西奈醫學中心。
萊昂納多·尼莫視界多媒體劇場 位於天文臺前草坪的地下。新的天文館劇場將完全用來表演激動人心的現場表演的天象節目。因此,該館為了適應其它的需要將建立了一個地下劇場——叫做倫納德·尼莫視界(Leonard Nimoy Event Horizon)。這個200個座位的階梯劇場將用於特殊演講,媒體事件,諸如記者招待會,以及為學校學生進行的輔助表演等。另外, 它也可以用來出租,增加經濟效益。這個劇場建在地下。既保持了天文館目前建築的古典風格,同時又增加了使用面積。但是由於天文館坐落在花崗巖山上,所以,這項工作耗資巨大。
鞏特爾深空展廳 這是一個在前草坪下面新建的地下展覽廳,通過天文圖像、模型和互動展品提供給觀眾觀察太空,從而有可能探索宇宙,了解地球上更多的觀測太空的儀器。通過望遠鏡觀看「大畫卷」。
大畫卷 世界上最長的天文圖像長152英尺(46.3米),它選取了離地球最近的室女座星系團中一片很小的區域,這幅圖像展示的是比人眼視力達到的距離遠1千萬倍的,太空深處的畫面。這幅圖像陳列在114塊獨立的琺瑯展板上,每塊展板高6英尺8英寸,寬4英尺,重70磅。圖像包括1百萬個星系,50萬顆恆星,1千個小行星和至少1顆彗星,由2004年到2005年間20個晚上採集的數據2千億字節數據中選出合成,大小有24.6 億像素。 在大畫卷對面坐著愛因斯坦的銅像。
愛因斯坦雕像 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把他的食指舉到眼前大約30釐米的距離指向「大畫卷」。大畫卷長43米,愛因斯坦的食指長10釐米,他用食指量出對面天區的距離。觀眾可以坐在愛因斯坦的身旁舉起自己的手指。
「宇宙的盡頭」咖啡館位於建築的西側下方。這裡是原來放置日晷的地方。現在遊客可以在此邊品嘗沃爾夫岡咖啡,邊欣賞洛杉磯美麗的全景。
結束語
格裡菲斯天文館圍繞以下4個目標進行的改擴建,已經全部完成了:其一,翻新現有的所有建築,恢復原有的風貌,並整舊如新;其二,用全新的天幕、天象儀、數字雷射投影機、座椅、音響系統、燈光,將天文館建成一個現代化的沉浸式的天文館環境,使之成為世界一流的天文館之一;3其三,擴大公共空間,以提高遊客的興致;其四,設計和開發一種新的啟發性展覽模式。從格裡菲斯天文館的改造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
現在,一個保持原有風貌的、整舊如新的格裡菲思天文館,出現在南加利福尼亞,等待著美國以及世界各地遊客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