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序

2021-02-13 科學出版社

臺灣質譜學會組織幾位學者撰寫了《質譜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一書,我有幸先睹為快,讀後頗有收穫。這既是一本很好的質譜入門教科書,又是一本系統的專業著作。陣容強大的作者隊伍均來自科研第一線,而且是在質譜研究領域卓有建樹的知名學者。該書內容幾乎涵蓋了當今質譜發展的各個方面,既闡述了質譜技術的原理,又詳細介紹了各種質譜儀器的構造,還專門討論了質譜在諸多領域的應用。無論對於新入科研之門的學生和實驗人員,還是在質譜領域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員,此書都會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書,因此,很高興看到此書簡體中文版出版,以惠及更多讀者。

質譜技術是20 世紀發展起來的最重要的分析技術之一,其原理可以追溯到190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Joseph John Thomson 的工作,他發現了電荷在氣體中的運動現象,並於 1910 年獲得了第一張質譜圖。

其後,1922 年 Francis William Aston 因採用質譜技術發現了同位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8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兩位發明離子阱質譜技術的科學家,Wolfgang Paul 和 Hans Georg Dehmelt。2002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則是頒給了發明電噴霧電離技術的 John Bennet Fenn 和發明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技術的田中耕一。

此外,Ernest Orlando Lawrence 因為發明回旋加速器而獲得了 1939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人們利用測量離子的迴旋共振頻率發明了世界上最高解析度的 FT-ICR 質譜。還有,從 191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熱輻射規律」、194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分子束」到 1986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成果「交叉分子束」,以及 1996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成果「發現碳 60」,均與質譜密切相關。今天,質譜既可用於分析無機元素, 包括同位素,又可用於分析有機小分子,還可用於分析生物大分子,在生命科學、 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藥物研發和精準藥療、食品安全和石油化工等領域發揮著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質譜的分析能力越來越強大,在方方面面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而越來越多的研究和使用質譜的人,也就自然能發現這本著作的價值。 

近年來,質譜研究發展極快,從業人員越來越多,有關質譜的著作也出版了不少,但是,我仍然認為讀者能夠從本書對質譜的系統介紹中獲益,這也是我極力推薦出版簡體中文版的原因。參加簡體中文版校訂的人員有: 劉虎威(目錄、第 1 章和附錄)、白玉(第 2,3 章和英漢名詞對照索引)、聶宗秀(第4~7章)、陳煥文(第8,12,13章)、辛培勇(第9~11章)。在本書出版之際,我真誠地感謝這幾位青年學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臺灣質譜學會同仁的信任,特別是負責聯絡和進一步編輯工作的陳頌方博士、廖寶琦博士和李茂榮教授,沒有他們的鼓勵和幫助,簡體中文版很難這麼快出版。

由於校訂者水平有限,加之有些專業術語在大陸和臺灣有一些差異,簡體中文版難免有不足甚至謬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希望本書的出版也能促進海峽兩岸質譜學者的交流,共同推動質譜技術的發展。

是為序。

相關焦點

  • 沃特世質譜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共話質譜原理及應用 「質譜離子化技術」圓桌論壇成功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1月14日,為共同探討質譜離子化技術的原理、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探索促進我國質譜技術發展新思路。「質譜離子化技術」圓桌論壇在江西省南昌市東華理工大學(廣蘭校區)召開。
  • 《質譜學報》"質譜技術在中草藥研究中的應用"專輯
    在現代分析技術中,質譜以其快速、高靈敏度、特異性和多信息以及能夠有效地與色譜分離手段聯用等特點備受科學家們重視。當今質譜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喜看各個中醫藥大學都添置了質譜儀器,中醫藥界學者逐漸接受和掌握質譜技術並靈活應用到這些組分極其複雜的藥材、炮製品、代謝產物的化學成分分析以及中醫藥科學研究中。
  • 質譜技術及其應用
    質譜分析的基本原理用於分析的樣品分子(或原子)在離子源中離化成具有不同質量的單電行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這些單電荷離子在加速電場中獲得相同的動能並形成一束離子,進入由電場和磁場組成的分析器,離子束中速度較慢的離子通過電場後編轉大,速度快的偏轉小;在磁場中離子發生角速度矢量相反的偏轉,即速度慢的離子依然偏轉大,速度快的偏轉小;當兩個場的偏轉作用彼此補償時,它們的軌道便相交於一點
  • 質譜儀分類及質譜技術的應用
    質譜儀種類非常多,工作原理和應用範圍也有很大的不同。從應用角度,質譜儀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有機質譜儀:  由於應用特點不同又分為:  ①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在這類儀器中,由於質譜儀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氣相色譜-四極質譜儀,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氣相色譜-離子阱質譜儀等。  ②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同樣,有液相色譜-四極質譜儀,液相色譜-離子阱質譜儀,液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以及各種各樣的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儀。
  • 質譜是什麼鬼?質譜分析原理是怎樣的?
    質譜是什麼鬼?質譜是將化合物電離並測定生成的帶電粒子質量(質荷比)的儀器,也可簡單的說:質譜混合物中的單個化合物進行分析的儀器。質譜分析原理是?????下圖是一張簡易的質譜結構圖,在硬體上,質譜儀器主要由3部分組成,其中離子源部分將化合物轉化成帶電離子,質量分析器篩選出目標離子,檢測器採集信號並記錄交由軟體處理成質譜圖。
  • 核磁、質譜等多種分析技術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DNA分子標記技術等幾種重要分析技術進行梳理。>質譜主要用於分析鑑定天然產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有機質譜能夠給出有機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及碎片離子裂解方式和有機分子結構類型規律等信息。除上述技術方法外,近年來有更多先進的分析方法也在被不斷被發展應用,如超高效液相色譜、二維液相色譜、聯合在線鑑定技術等等,在中藥材真偽鑑別、成分分離鑑定、毒性物質檢出等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後,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
  • 深究質譜儀器原理 探索質譜應用潛力
    同期,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儀器評議辦公室主辦的分析測試儀器與評議活動順利舉辦。作為本次評議活動的一部分,質譜儀器評議活動在24日下午召開,該活動旨在構建國內外儀器技術的交流平臺,為質譜業內的儀器研發者、應用從業者以及儀器廠商跟蹤國內外質譜儀器技術的發展與趨勢以及市場需求服務,為國家科學儀器技術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 iCMS2019第十屆質譜網絡會議第二天 質譜新技術及藥物分析應用進展...
    本屆質譜網絡會議為期5天(12月2-6日),共設中國質譜學會40周年、美國華人質譜學會、質譜新技術新方法、質譜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地球科學及能源領域應用、質譜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質譜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共10個專場。
  • 質譜成像:MALDI技術在質譜成像中的應用
    如果積累在待分析化合物分子中的內部能量足以引起直接電離,該過程被稱為雷射解吸和電離(LDI),如圖1(a)所示。在雷射解吸過程中積累的內部能量通常比較高,表面分子可以發生大量的碎裂。此外,有機化合物的低電離效率使得該技術不太適合於大分子質譜分析。這些情況下,可以應用雷射解吸後電離(LDPI)策略來電離解吸過程中產生的中性粒子(圖1(b))。
  • 質譜技術根植應用領域的方方面面-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專家報告
    張穎表示,我們堅信只要堅持注重學術交流,致力於促進我國有機質譜學科發展的辦會方針,就能夠將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辦的越來越好。本屆會議邀請了十餘位質譜專家做大會報告,七家質譜技術公司帶來了前沿的應用報告。除此之外,還設有六大領域兩場分會報告以及年輕學者的青年論壇。支持此次會議的100多篇研究應用性文章已經在核心期刊《分析試驗室》發表出版。
  • 生物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
    目前蛋白質組研究採用的主要技術是雙向凝膠電泳和質譜方法。雙向凝膠電泳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質首先根據其等電點,第一向在pH梯度膠內等電聚焦,然後轉90度按他們的分子量大小進行第二向的SDS-PAGE分離。質譜在90年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物質譜當上了主角,蛋白質組學又為生物質譜提供了一個大舞臺。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巨大的潛在臨床應用前景
    在這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質譜技術不斷進步發展,具有快速、高解析度、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等優點。從80 年代開始,質譜發展成工業產品,最早應用於化學分析,生命科學科研和製藥業。目前國內質譜技術的發展現況如何?目前主要在哪些醫學領域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 生命科學:質譜技術應用研究的主戰場
    質譜分析法是通過對被測樣品離子的質荷比的測定來進行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19世紀末科學家已經奠定了這種方法的基礎,1912年科學家第一次利用它獲得對分子的分析結果。100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改善儀器性能,開發儀器的應用領域。  在質譜技術的發展中,我國科學家無論從儀器研製,還是儀器應用,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質譜解析軟體_質譜數據分析軟體 質譜庫 - CSDN
    近年來國際上相關公司加大了質譜技術研發力度,質譜技術專利申請數呈增長趨勢,且多家知名公司於2018年推出數個新型質譜儀及其應用方案。相較於國外,國內質譜技術的生產應用還不夠普及。近年來,質譜產業政策利好,市場政策趨於成熟,國內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
  • 【841-1】質譜分析在遺傳代謝性疾病臨床檢驗診斷中的應用
    20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的層析加質譜分析技術的代謝組學研究和醫學應用恰好對上述代謝病的檢測需求作了補充。隨著近年來對疾病譜研究的深入和分析儀器設備技術的更新, 質譜分析在醫學檢驗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得到擴展。在此對行代謝性疾病質譜分析的醫學實驗室的實際配置應用和管理方面進行闡述。
  • 質譜流式:單細胞多維分析的革命性技術
    而對癌症這類複雜疾病的診療需求則促使我們更進一步去實現網絡化、多維度的分析。臨床對檢測技術的需求不僅是「測得更細」,更重要的是能夠同時「測得更多、測得更快」。新一代單細胞高通量多維度檢測技術中,又以質譜流式為最典型代表。動脈網聯繫了提供質譜流式完整解決方案的宸安生物,並與研發負責人孫雙午博士深入探討了為何這一技術備受矚目。
  • 81 質譜原理和ESI-MS結構解析
    質譜(又叫質譜法)是一種與光譜並列的譜學方法,通常意義上是指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領域中通過製備、分離、檢測氣相離子來鑑定化合物的一種專門技術。質譜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豐富的結構信息,將分離技術與質譜法相結合是分離科學方法中的一項突破性進展。在眾多的分析測試方法中,質譜學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同時具備高特異性和高靈敏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普適性方法。質譜儀器一般由樣品導入系統、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數據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
  • iCMS2016第七屆質譜網絡會議-質譜新技術與生命科學
    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上)、(中)已於11月22日順利進行,清華大學教授林金明、SCIEX應用支持工程師羅繼、賽默飛生命科學質譜應用技術部經理陳偉、中國醫學科學院副研究員賀玖明、清華大學教授瑕瑜、美資力可儀器應用專家李莉、安捷倫液質應用工程師冉小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公共實驗技術中心主任周燕8位質譜新技術研發應用專家和廠商技術專家分享了質譜新技術相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