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老青年。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新手如何快速成功掌握水草缸的開缸問題。
新手開設水草缸十有八九容易失敗,這往往是忽略了某些關鍵因素。
今天老青年來分享種植水草的經驗,讓新手開設水草缸,可以快速達到成功的結果。
草種選擇
首先在草種選擇的時候,老青年建議大家先挑選難度較低的操作開始入門。例如陰性草或是盆草,因為這些水草適應力較強,可以幫助水體生態快速建立等水體穩定後再換種植高難度的水草,可以提高對不同水草的成活率。
底床選擇
在底床部分以黑土作為底床的缸子,在第1周需要每天換50%的水量,然後連續換水一星期就可以降低水草融葉及藻類發生的機率。種植面積上,如果使用黑土當作底床,實踐一次就最好將水草種植面積達到70%以上,讓大量水草快速協助水體生態建立。
燈光部分
水草的光照強度建議控制在1500~2000lux,第1周照明時間控制在每日照射6小時之後,再慢慢的增加照明強度與日照時間。
二氧化碳
添加豐富的二氧化碳可促進水草光合作用,讓水草快速適應,而且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還可以抑制藻類的產生。
種植密度
水草種植密度需要保持一定的成長空間,這可以讓水草均勻照到光,可以降低水草爛葉發生。
施肥
黑土底床在第1個月先不用施肥,在第2個月之後再開始施肥,使用時則可以於第2周就開始施肥,施肥需使用水草專用的水草液體肥料,可以滿足水草的生長需求。追肥是為了降低藻類發生,儘快儘早適應新缸的狀態。
水族玩家最好在新缸設立的初期每日觀察水草生長狀態,判斷是否有異狀,再視情況增減液肥用量就可以讓水順利成長,可以少量多次施肥,也不要一次就給過多肥料,因過多養分,容易讓水草出現狀況,也可能間接引發藻類生成。
水質
務必使用將餘氯去除後的水源,可使用具有儲蓄功能的設備或添加水質穩定劑,確保水中生物不受到餘氯的傷害,水質的硬度,gh與kh也需調整適合的數值,例如硬度控制在gh5~10度,kh控制在1~4,新設置的水草缸,建議每天換水一次,每次換50%的水量,並連續操作一星期之後就可以改成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水50%的水量就可以促進水草新陳代謝,並降低藻類生存。
水溫
儘量保持在24~28度範圍之內,若太高溫可使用冷水機或風扇來降溫,低溫可使用加溫器來加溫,適合的水溫可讓水草成長更順利,不容易出現問題。
放養魚蝦
建議在新剛設置水草缸的第2周,整個水質呈現較穩定的狀態之下,再放魚。放養數量建議少量一下點綴就好,建議一天投餵一次即可,讓魚蝦保持7分飽的狀態,可以活比較久,也可以降低殘餌糞便過多而影響水質導致藻類生成。
油膜
新設立的水草缸水體狀態不太穩定,水面很容易產生油膜,可使用除油膜設備並放養幾隻工具魚,比如女王燈來協助清除油膜藻類,依照上述的幾個條件來操作,藻類的發生機率是很低的,發生可以回頭檢查上述幾個操作手法,就可以找出發生的原因。
今天我囉嗦講了這麼多初期草缸的需要注意的事項,水草缸成功的關鍵說穿了就是降低水草的代謝,讓水草快速適應新環境,並將誘發藻類生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少,就可以安然度過開始的這段時間,等到系統穩定之後,草缸的日常維護工作就駕輕就熟了。
好了,今天的短文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老青年的短文能給大家帶去一點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