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發布了一份國內太陽能組件產業的新路線圖,預計將大力押注於高效率和昂貴的產品,如基於串聯太陽能電池的電池板。 根據該文件,國內太陽能製造商和研究機構預計,基於-矽和鈣鈦礦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技術將是下一代光伏產品最有前途的候選者。 根據MOTIE的說法,韓國的半導體和顯示產業通過提供其在矽產品和薄膜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能在這一轉變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MOTIE稱,公共投資約1900億韓元(1.597億美元)將用於未來五年的串聯光伏技術研究,有望在2023年達到26%的效率,2030年甚至達到35%。此外,它打算再撥出250億韓元,建設一個100兆瓦的研發設施,用於測試TOPCon、異質結和串聯太陽能技術。 此外,MOTIE還將撥款980億韓元用於太陽研究活動。其中包括建築集成光伏(BIPV)和浮動光伏。 押注於串聯光伏等高質量且昂貴的技術的決定,與韓國政府在5月份引入新規定的邏輯是一致的,該規定將在優先安裝新設備時考慮太陽能發電項目的碳足跡。新規定將與法國實施的規定相呼應。 在法國,大規模太陽能招標會考慮低碳製造,以及開發商商定的發電價格。與法國一樣,韓國擁有廣泛的核能發電能力,這將有助於國內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的低碳努力。 根據法國最近的一項研究,如果製造商想要實現商業化生產,用串聯太陽能電池製造的光伏組件將必須顯示30%的效率,並提供與標準晶體面板相同的壽命和降解率。 根據這篇評估串聯模組相對於晶體矽產品的潛在競爭力的論文,後者的商用版本將在十年內達到22-24%的效率,如果反向接觸(IBC)異質結產品投入商用,可能達到25%。 2019年9月,韓國蔚山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製造矽上鈣鈦礦串聯裝置的新方法,使用透明導電粘合劑將兩個電池結合起來。 據微鋰電小組調查,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效率為19.4%的設備,並提出了利用現有技術將效率提高到24%以上的策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