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廣州動物園的一隻犀鳥寶寶,因為這項技術改變了「鳥生」…

2020-12-06 騰訊網

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

3D列印已經不是一個什麼新鮮名詞。

作為一種新型技術,

我們知道3D列印的用途非常廣泛,

記者近日便聽說,

廣州動物園利用3D列印技術,

為一隻犀鳥寶寶改變了它的「鳥生」。

想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故事嗎?

趕緊跟著記者

一(ba)探(gua)究(yi)竟(xia)去吧!

「媽媽,為什麼我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

今天的主人公,

就是生活在廣州動物園內的一隻銀頰噪犀鳥寶寶。

小連結——關於犀鳥

犀鳥,屬於犀鳥科(Bucerotidae),所有犀鳥都是洞巢鳥(顧名思義,洞穴裡築巢),亞洲的犀鳥有個獨一無二的習性,雌鳥會用食物殘渣和排洩物組成的泥狀物封住洞口,僅留下可供喙伸出的小縫,接收雄鳥帶來的食物。隨著幼鳥的長大,雌鳥會在樹洞中的空間太小時會啄開封泥離開,而在此之前,幼鳥和雌鳥的食物完全來自雄鳥的遞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去年中,生活在廣州動物園內的一隻銀頰噪犀鳥媽媽正在忙碌地拆除巢箱上的封泥,新誕生的銀頰噪犀鳥寶寶即將在媽媽的帶領下,飛出巢箱。經過三個多月的守候和哺育,犀鳥爸媽已筋疲力盡,儘快教會小雛鳥自己覓食是夫婦二鳥接下來的首要任務。

正當飼養員們和犀鳥爸爸一同期待著母子倆出關,見證這歷史性的偉大一刻時,大家卻愕然發現,小犀鳥的嘴巴長成了一個奇怪的「V」字形。

廣州動物園高級獸醫彭仕明告訴記者,小犀鳥的嘴巴長成這樣,根本無法自己採食飼料,只能繼續依賴鳥爸鳥媽的餵食。

小犀鳥的上喙部變形導致向左側彎,造成上下喙無法正常合攏。

幾個月過去,小犀鳥也漸漸長大,每天需要餵食的時間越來越長,一旦鳥爸鳥媽不再填喂,犀鳥寶寶將面臨餓死的危險。

「別怕,我們來了!」

為了能幫助這隻「折翼」的銀頰噪犀鳥寶寶,廣州動物園獸醫、科研和飼養團隊專門立項研究。

經過多次觀察分析,專家們得知犀鳥寶寶是由於上喙部變形導致向左側彎,造成上下喙無法正常合攏,而正常的犀鳥上喙部是骨質氣腔結構,既堅硬又輕便,是覓食、社交、築巢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加之,傳統的外科手術修復無法幫犀鳥寶寶完全根除這個嚴重的生理缺陷。對此,獸醫們決定嘗試利用新型的PEEK材料(聚醚醚酮樹脂),通過醫學3D列印技術來設計和製作一個符合要求的假體,幫犀鳥寶寶再造新「嘴」。

為犀鳥寶寶的嘴巴進行三維掃描

專家們正在設計和製作小犀鳥的新嘴巴

犀鳥寶寶新嘴巴的設計圖

按照指定的計劃,2018年底,廣州動物園的專家團隊對小犀鳥的嘴巴進行了雷射三維掃描,採集相關數據並建立模型。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後,技術人員再根據犀鳥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特點,對「假嘴」進行反覆調整和修改「假嘴」的形狀、大小、重量等參數,並最終確定了具體的假體製作和手術安裝方案。

直到今年初,由西安交通大學為技術支撐的陝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渭南3D列印孵化基地完成了「假嘴」的製作,並空運來到廣州動物園,由園裡的獸醫們幫小犀鳥完成安裝手術。

【視頻】

術後24小時,銀頰噪犀鳥寶寶已適應了新裝的「假嘴」,並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嘗試啄食飼料和梳理自己的羽毛。

恭喜小犀鳥喜提漂亮的新嘴巴!

記者手記

「從一個人對待動物的態度中,我們可以略曉其善心。」廣州動物園的專家們,運用它們的專業技能,送給了小犀鳥一份最好的禮物。這份禮物背後蘊含的滿滿愛心也讓記者非常感動,他們用自己的善良,不僅溫暖了小犀鳥的成長,也撥動了記者心底那根柔軟的弦,給他們比一個大大的心~

最後獻上一張犀鳥的全家福~

「老爸老媽,咱們今天吃什麼?」

信息時報記者 黃綺媚 實習生 黃冰溶

本文圖片由廣州動物園提供(署名除外)

來源: 微社區e家通幸福黃花(xxsbejthhg)

編輯:Raven

相關焦點

  • 「畸嘴」犀鳥寶寶換「新嘴」
    近日,廣州動物園的獸醫團隊就利用3D列印技術,為一隻天生嘴巴畸形的銀頰噪犀鳥寶寶列印「新嘴」,從此改變「鳥生」。  緊急:畸形小犀鳥面臨餓死危機  2018年8月,生活在廣州動物園內的一隻銀頰噪犀鳥媽媽正在忙碌地拆除巢箱上的封泥,新誕生的銀頰噪犀鳥寶寶即將飛出巢箱。
  • 廣州動物園首例!這隻小鳥靠3D列印換嘴重獲新生
    大洋網訊 在廣州動物園內,經過三個多月的守候和哺育,新生的銀頰噪犀鳥即將飛出巢箱,學會自己覓食。然而,它的媽媽卻「犯了難」——小犀鳥的嘴巴存在嚴重生理缺陷,長成了一個奇怪的「V」字形,根本無法自己採食飼料。幸好有獸醫們利用3D列印技術為小犀鳥重塑「新嘴」,徹底改變它的「鳥生」。
  • 火烈鳥生寶寶、雙角犀鳥結連理,鄭州動物園最近喜事有點多!
    - 導讀 -金秋時節是動物們繁殖旺季,這不,鄭州市動物園裡的火烈鳥喜添新丁,雙角犀鳥也喜結連理。鄭州市動物園 田澍遼:因為它在野外是大種群規模 在一塊生活的 在動物園它的種群規模很小 剛開始來的時候 我們只引進了十隻後來不停的引進 達到50隻左右 直接去擴大它的種群 第二從間接方面 在它籠子的周圍安裝一些玻璃鏡牆 通過反射從間接上可大大擴大它的種群為了讓火烈鳥逐步適應周邊的環境,減少其他鳥類對其的幹擾,使得園裡火烈鳥的種群數量不斷擴大
  • 鄭州動物園添丁 10隻火烈鳥寶寶出生 還引進了7隻雙角犀鳥
    原標題:動物園添丁 10隻火烈鳥寶寶出生 還引進了7隻雙角犀鳥火烈鳥和寶寶雙角犀鳥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動物園獲悉,近期火烈鳥成功繁殖10隻寶寶,7隻雙角犀鳥也入住動物園
  • 廣州動物園今年以來70多隻動物寶寶出生
    5月30日電 (程景偉 王益)記者30日從廣州動物園獲悉,今年以來,廣州動物園先後有70多隻動物寶寶出生,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非洲赤猴、丹頂鶴等。  黃黑相間的乳毛布滿全身,兩隻精靈的眼睛望來望去……目前,還在廣州動物園保溫箱裡的非洲赤猴寶寶,圓頭圓腦的模樣相當可愛。「赤猴媽媽因為第一次當媽,完全不會照顧猴寶寶。」廣州動物園飼養員說,赤猴寶寶5月7日出生時體重才300多克,只有人的手掌那麼大,由於被赤猴媽媽遺棄,赤猴寶寶的狀態越來越不好。
  • 不一樣的六一,廣州動物園裡趣味多
    「六一」國際兒童節快到了,動物園的動物寶寶們也在歡樂過節,動物寶寶可說是沉浸在雙份母愛當中:不僅有來自媽媽的母愛,還有飼養員的悉心照顧,寵愛萬分,讓動物寶寶的生活更加舒適。赤猴寶寶儘管可愛,猴媽媽卻不理寶寶。「赤猴媽媽生下寶寶後,因為第一次當媽的緣故,因此完全不會照顧猴寶寶,不懂哺育,猴寶寶喝不到媽媽的奶,猴媽媽抱的姿勢也不對,直接就把猴寶寶擱在一旁,不理寶寶了。」廣州動物園飼養員說,5月7日剛出生時,赤猴寶寶的狀態越來越不好,出生時只有300多克,只有人的手掌那麼大,連奶液都不會吮吸。
  • 中秋國慶期間來鄭州市動物園:雙角犀鳥、火烈鳥給你好看!
    中秋、國慶將至,記者從鄭州市動物園獲悉,新引進的雙角犀鳥、新繁殖的火烈鳥將粉墨登場,為雙節助興。雙角犀鳥成功配對此前,鄭州市動物園生活著三隻雙角犀鳥,可惜他們都是單身漢。為了種群的繁衍和發展,近日,鄭州市動物園新引進7隻雙角犀鳥,2雄5雌,加上之前的3個單身漢,剛好湊成5對伴侶,為其種群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雙角犀鳥是一種大型鳥類,成鳥長著長約30釐米的大嘴和大而寬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緣形成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頭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雙角犀鳥。
  • 每周識鳥——冠斑犀鳥
    /2006/04/bird-parts_24.html   註:並非所有種類的犀鳥頭骨內部都有海綿狀骨質結構,盔犀鳥的頭骨就是實心的。   犀鳥的飛翔姿態尤為特殊,它們多會伸直脖頸、兩翅平展張開在空中進行滑行飛翔,因為姿態酷似飛機,也因此得到了一個獨特的別稱:飛機鳥。
  • 打卡國內最大野生動物園:餵一次長頸鹿50元,吃一頓中飯300+
    若問我國內最大的野生動物園是哪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這個動物園佔地面積2000多畝,擁有野生動物500多種,數量2萬多。因為這裡不僅有這麼多種類的奇珍異獸,還安排了很多的互動環節,以及很多的動物科普趣味表演。
  • 看仙鶴飛舞、觀大嘴犀鳥、逗非洲狐獴 國慶貴州野生動物園走起
    丹頂鶴、犀鳥和狐獴,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近期又添新丁。犀鳥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大型鳥類,同時擁有雙角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3個品種的犀鳥共40隻,是我省動物園首次挑戰飼養大量熱帶鳥。看仙鶴飛舞、觀奇特犀鳥、逗非洲哨兵,國慶假期貴州森林野生動物園走起。丹頂鶴展翅。
  • 雲南發現雙角犀鳥寶寶破洞出巢畫面,長睫毛圓眼睛大嘴巴,好可愛
    去過野生動物園的應該都有見過雙角犀鳥,但是野生的雙角犀鳥很少見,尤其是雙角犀鳥寶寶破巢出洞的畫面更是尤為珍貴,但是近日生態攝影師何海燕等人在德宏州盈江縣的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苦苦等待,終於拍攝到了雙角犀鳥寶寶從洞穴中探出頭的珍貴畫面。
  • 重慶動物園:雙角犀鳥家族再添新成員
    7月22日,重慶動物園傳來好消息,繼去年首次成功繁殖雙角犀鳥「淘淘」後,今年曆經近6個月的等待,雙角犀鳥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重慶動物園的雙角犀鳥。(供圖:周邦靜)雙角犀鳥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因雄性成鳥嘴部有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而得名。在繁殖期間,雙角犀鳥有種特別的生活習性:雌鳥會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混合後堆積在洞口,將洞口封閉縮小,同時雄鳥也會在外面用它的大嘴銜泥,並混合果實、種子和木屑將洞口封閉,僅留一個小孔讓雌鳥嘴端能夠伸出。
  • 「愛情鳥」降臨!南寧五象新區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雙角犀鳥
    今天,南寧莫先生反映,在五象新區海爾青啤聯合廣場,有一隻疑似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大鳥出現有兩天了,看上去像是迷路了,希望大家能幫幫這隻大鳥回家。 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一隻體型龐大的鳥兒正在一顆香樟樹上跳來跳去覓食,樹底下遺留有黑色的鳥糞。
  • 原來大大嘴巴,長長睫毛的雙角犀鳥,背後還有一個這麼動人的故事
    去過野生動物園的應該都有見過雙角犀鳥,但是野生的雙角犀鳥很少見,尤其是雙角犀鳥寶寶破巢出洞的畫面更是尤為珍貴,但是近日生態攝影師何海燕等人在德宏州盈江縣的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苦苦等待,終於拍攝到了雙角犀鳥寶寶從洞穴中探出頭的珍貴畫面。
  • 廣州動物園動物課堂招募第一波來啦
    記者從廣州動物園獲悉,廣州動物園動物課堂暑假新活動招募第一波來了。報名成功即可跟著導師早晨去觀鳥類、夜晚去觀昆蟲。早晨能發現更多品種更活潑的鳥兒清晨,如果你走進動物園中,鳥兒在你周圍唧唧啾啾飛來飛去,忙著四處尋找食物,不一會兒,它們的嘴中就捕獲了一條小蟲子,吃得津津有味。
  • 到動物園看鳥爸鳥媽餵食寶寶去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眼下去廣州動物園,不僅可以看到多種鳥窩,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多種鳥寶寶甚至鳥爸鳥媽餵食寶寶的感人場景。這時候,鳥爸鳥媽就要開始四處覓食,因為它們不僅要養活自己,還有養活鳥窩裡嗷嗷待哺的小寶寶們。鳥爸鳥媽通過輪流出賣苦力,給孩子們找來了「優質」食物。首選當然是蟲子啦,因為高蛋白有營養。不過蟲子不容易找,所以有時候出去半天弄回來的只有果子。在餵食孩子方面,烏鶇爸爸好像不太「行」,別人家的爸爸會根據小孩兒發育程度來挑選食物大小,而烏鶇爸爸叼回來的果肉很多時候都太大了,根本塞不進孩子的嘴裡。
  •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雲南龍陵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記者張雯)記者2日從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近日,該保護區與龍陵縣木城鄉聯合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攝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韓聯憲鑑定,確定其為「愛情鳥」冠斑犀鳥。
  • 白虎、"鍾情鳥"首次入住動物園
    圖片說明:入住上海動物園的兩隻白老虎東方網6月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端午小長假,去上海動物園又有新面孔可看了。昨天,白虎、紅嘴彎嘴犀鳥、噪犀鳥這3種動物第一次亮相上海動物園,其中因基因突變而產生的白虎尤其值得一看。昨天,記者剛走進獅虎山,就聽得一聲虎吼,走近發現,一雌一雄兩隻白虎躺在角落裡。
  • 斑鳩夫婦定居窗邊 申城市民有愛影像記錄鳥寶寶長大
    原標題:視頻|斑鳩夫婦定居窗邊 市民有愛影像記錄鳥寶寶長大  家住閔行區的盛女士來電說,有一對漂亮的斑鳩夫婦在她家窗邊築窩了。幾個月來,盛女士一家用心守護兩位動物朋友,而鳥兒也把他們當做了家人。慢慢地,鳥媽媽下了蛋、蛋孵化出兩隻可愛的鳥寶寶,現在小鳥羽翼豐滿,已經能高飛了,但鳥兒一家仍住在盛女士家窗臺,一家四口都不忘「回家吃飯」。
  • 廣州居然有這麼多神奇的動物,第一種就會武功……
    廣州就有一波腦洞大開的動物~go!go!go!會鐵頭功的雙角犀鳥▲雙角犀鳥屬大型鳥類,體長1.2~1.3米,翼展可至1.6米,重約2~4kg。慢著慢著,居然有會鐵頭功的鳥?是的,雙角犀鳥絕對算得上鳥界的鐵頭娃,我可不是在diss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