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首款搭載高色域屏幕和Type-C快充頭的RedmiBook
在桌面市場,從Zen到Zen+、Zen2、AMD一路披荊斬棘,贏得了口碑的同時也拿下了可觀的市佔率,但是筆記本市場,AMD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取得大的突破。
早在2017年10月,AMD就發布了筆記本平臺的銳龍5 2500U和銳龍7 2700U二款低功耗處理器,不過一直到2018年中,在國內市場也就只有榮耀MagicBook銳龍版等寥寥數款採用了銳龍5 2500U處理器。
Zen+架構時代,銳龍3000U系列、銳龍3000H系列同時出擊,產品開始增多,但依然沒有對Intel構成實質性威脅。
這一切都隨著Zen2構架的銳龍4000 APU的發布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Zen2構架有多優秀大家有目共睹,無需多言,7nm的加持更是讓它如虎添翼,新一代平臺幾乎完美。
在今年3月底銳龍4000 APU發布之後,包括華碩、微星、聯想、戴爾、宏碁、小米在內的廠商一口氣推出了數十款搭載新一代銳龍4000 APU的筆記本型號,我們此前也陸續測試過了搭載銳龍7 4800H的華碩天選筆記本、搭載銳龍9 4900HS的ROG 幻14。今天測試的主角則是搭載了銳龍7 4700U的RedmiBook 16銳龍版。
RedmiBook 16銳龍版搭載了一塊16.1英寸的IPS顯示屏,採用了四面窄邊框設計,使得它的屏佔比達到了90%。另外,這款筆記本的厚度被控制在17.5mm以內,重量只有1.8kg,因而它實際上比很多的15.6的輕薄本更輕更小。
這塊這塊16.1英寸的IPS屏幕解析度為1920*1080,亮度為300nit,擁有100% sRGB色域,解析度為1920*1080,這也是RedmiBook歷史上第一次採用高色域屏幕。
除了在屏幕色域上代突破之外,還標配了65W的Type-C充電頭,這同樣也是首款採用Type-C充電頭的RedmiBook。
Type-C充電頭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65W的輸出功率可以同樣可以充當的手機的快充頭,以後出行可以節省一個手機充電器的重量。
RedmiBook 16銳龍版參數如下:
RedmiBook 16銳龍版有銳龍5 4500U與銳龍7 4700U二款處理器的版本,前者是6核心6線程,內置Vega 6核顯擁有384個流處理器,GPU頻率1500MHz。銳龍7 4700U則是8核心8線程設計,內置Vega 7核顯,擁有448個流處理器、GPU頻率1600MHz。
內存是三星DDR4 2666MHz,雙通道模式,容量有8GB與16GB可選。SSD採用的是三星PM871 512GB。
RedmiBook 16銳龍版在5月26-31日之間預定可以享受200元的折扣:
銳龍5 4500U/8+512GB的零售價為3799元,首發到手價3599元,購買連結:京東(3599元);
銳龍5 4500U/16+512GB的零售價為3999元,首發到手價3799元,購買連結:京東(3799元);
銳龍7 4700U/16+512GB的零售價為4499元,首發到手價4299元,購買連結:京東(4299元)
我們快科技收到的是銳龍7 4700U + 16GB + 512GB的頂配版本。
二、外觀:16.1英寸高色域屏幕 90%屏佔比
RedmiBook 16銳龍版沿用了小米筆記本Pro的外觀設計,同樣是經典深空灰配色。鎂鋁合金骨架,全金屬機身。三圍尺寸367x232x17.5mm,機身淨重約1.8kg。
A面採用的是磨砂金屬材質,與小米筆記本Pro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個「Redmi」Logo和一條小尾巴。
B面為三面窄邊框設計,左右邊框的寬度為3.6mm,屏佔比的官方數據為90%。
屏幕採用了一塊16.1英寸的IPS顯示屏,解析度1920*1080,300nit亮度,擁有100%sRGB色域。這也是第一款採用高色域的紅米筆記本。
大屏的好處,就是在1080P解析度下不需要縮放就能看的很清楚,相比小屏幕比筆記本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
在很多用戶都覺得16.1寸筆記本應該標配一個數字小鍵盤,但由於三面3.2mm窄邊框的設計,RedmiBook 16銳龍版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加入小鍵盤,略有遺憾。
一體化成型設計的全尺寸鍵盤,人性化布局,19.5mm鍵距標準,1.5mm舒適回彈高鍵程。
另外為了能夠提供非常舒適的輸入體驗,每個鍵帽都為雙曲面設計,擁有0.3mm的內凹鍵腹曲線,能夠非常舒適地貼合手指,讓長時間鍵入始終保持精準與舒適。
開機鍵在右上角,按下時阻力明顯,可以起到防誤觸的作用。
銳龍7的標貼。
底部幾乎與小米筆記本Pro 15增強版一模一樣,中間有認證標貼,上面有一排散熱柵格。
左側有一個HDMI、二個Type-C和一個USB 3.0接口。
靠近轉軸的Type-C接口是筆記本的充電口,另外還能提供數據傳輸、視頻輸出功能。
2個另外Type-C都支持BC1.2快充功能,可以給其他智能設備充電。
機身右側有一個USB 2.0接口和一個3.5mm的耳麥合一接口。
Type-C電源適配器以及Type-C to Type-C充電線。
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5A輸出標準,最高輸出功率可以達到65W,同時支持100-240V寬幅電壓輸入。
除了可以給筆記本充電之外,這款充電頭還能給手機提供快充功能,15V3A的充電功率遠遠強於目前絕大多數手機充電器。如果你的手機支持40W快充,直接用這個就可以,就不用再多花100多塊錢給手機額外買個快充頭,尤其外出的時候就不用帶兩個充電頭了。
擰下D面的9個螺絲(包括一個隱藏螺絲)就能輕鬆的卸下底蓋。我們可以看到主板只佔用了右上角一小塊地方。散熱系統為單風扇單熱管設計,熱管以及散熱片都是全銅材質。
內存是焊在主板上,用金屬屏蔽罩保護著。
鋰電池容量為46Wh,不算很大。
三星PM871b 512GB SSD,它是面向OEM市場的產品,在零售市場的同款型號為850 EVO,走的是SATA通道,在SATA SSD中算是比較好的一款。
三星DDR4 2666MHz內存,容量為16GB,雙通道模式。
高通Atheros QCA61x4A網卡,2T2R雙通道雙天線設計,最高速率866Mbps,另外還集成了藍牙5.0模塊。
三、理論性能測試:沒有超線程依然強於十代酷睿i7
1、CPU-Z
在CPU-Z的測試中,銳龍7 4700U的單線程分數為513,略少於銳龍9 4900HS的513分。
至於多線程分數,銳龍7 4700U達到了3940,比i7-10750H要高361分。
2、wPrime
在 wPrime 32M單線程中,銳龍7 4700U耗時30.6秒,和i7-10750H完全相同。
銳龍7 4700U多線程跑完wPrime 1024M花掉了132秒,比i7-10750H快了24秒。
3、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的測試中,銳龍7 4700U的單線程分數與銳龍7 4800H僅有一分差距。
至於多線程分數,銳龍7 4700U則與i7-10750H幾乎相同。
4、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銳龍7 4700U的單線程分數同樣與銳龍7 4800H僅有1分差距。
銳龍7 4700U的多線程分數為3036cb,比i7-10750H多了289cb。
5、POV-Ray
五款處理器的單線程成績出了i7-10750H略高一些之外,其他四款銳龍處理器都相差不大。
但是在多線程的測試中,銳龍7 4700U又能比i7-10750H高了306分。
6、FritzChess Benchmark
銳龍7 4700U的西洋棋分數比銳龍 4800H少了將近一半,不過還是要比i7-10750H高4000分。
由於失去了超線程的支持,加上TDP更低的原因,銳龍7 4700U的多核性能比銳龍7 4800H低了47%之多,不過依然還是要比i7-10750H快了6%。
四、磁碟內存以及屏幕測試:100%sRGB色域 263nit亮度
1、屏幕測試
RedmiBook 16銳龍版配備的是一塊16.1英寸的IPS電競屏幕,而且是迄今為止首款採用100%色域的RedmiBook,我們使用紅蜘蛛5來測試屏幕的色域以及亮度對比度。
99%的sRGB色域與75%的aRGB色域。
這塊屏幕的最大亮度為263nit,25%亮度時對比度高達59550:1,在其他亮度下,對比度為約為870:1。
我們還測試了這款屏幕的色彩精準度,測試結果有點讓人驚訝!測試的12種顏色中,只有一種顏色的Delta值達到了3.4,其他11種顏色Delta值全部都沒有超過2。
2、磁碟性能測試
RedmiBook 16銳龍版使用的是一塊來自三星的PM871b 512GB SSD。可能大家對於PM871b不太熟悉,這是三星的OEM產品,它在零售市場的型號是850 EVO,走的是SATA通道。
在AS SSD Benchmark中,這塊PM871b 512GB的總分為1152,順序讀寫超過490MB/s、380MB/s,4K隨機讀取33MB/s,隨機寫入89MB/s。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550MB/s和529MB/s,基本上榨乾了SATA3.0的全部帶寬。
3、內存測試
銳龍4000 APU中的Vega核顯非常的需求高頻內存,當然雙通道同樣是不可或缺。RedmiBook 16銳龍版內置雙通道的三星16GB DDR4 2666MHz內存,時序為20-19-19-43 CR1。
使用AIDA64進行內存緩存測試,測得的讀取、寫入、複製帶寬分別為31916MB/s、30490MB/s、27439MB/s。從測試結果也驗證了的確是雙通道內存,不過畢竟是輕薄本,需要控制電壓和功耗,因此也犧牲了時序。
五、遊戲測試:2666MHz內存頻率略有不足
銳龍7 4700U內置了一顆Vega 7核顯,擁有448個流處理器,頻率高達1600MHz。這些參數與銳龍7 4800H裡面的Vega 7完全相同。
當然,我們測試的天選筆記本的使用的是雙通道DDR4 3200MHz內存,而RedmiBook 16銳龍版裡面是雙通道DDR4 2666MHz內存,在頻率上有20%的差距。此外由於銳龍7 4700U本身的TDP比銳龍7 4800H也要低一些,因此,他們的核顯性能必然還是有一些差距。
1、3DMark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測試中,銳龍7 4700U的Vega 7核顯的圖形分數達到了1200,在測試的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能保持1600MHz的運行頻率。
銳龍7 4700U的圖形分數為1200分,比此前的銳龍5 3500U大概高了10%左右,不過比起銳龍7 4800H,還是有30%的差距。
2、最終幻想15 BenchMark
在最終幻想15 BenchMark測試中,銳龍7 4700U與略弱於7 3750H;和銳龍7 4800H相比,差距為24%。
3、刺客信條:起源
在《刺客信條:起源》中,銳龍7 4700U與銳龍7 3750H的幀率同為20FPS,比RedmiBook裡面的MX250低了2幀左右。不過和銳龍7 4800H比起來,將近有50%的差距。
4、巫師3
銳龍7 4700U在《巫師3》中的幀率為26FPS,與銳龍7 3750H相當。
5、守望先鋒
《守望先鋒》是一個既吃CPU,又吃顯卡 的遊戲,同時也是唯一一個銳龍7 4700U能夠接近銳龍9 4900HS的遊戲。
6、英雄聯盟
《英雄聯盟》這個遊戲變量太多,不太適合用於直接對比GPU的性能,這裡我們只是單純的測試銳龍7 4700U的表現。
我們玩了一局《LOL》,在非常高畫質下,RedmiBook 16銳龍版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能保持在120FPS以上的幀率,即便是到了最終的決戰時刻,依然能超過90FPS,這樣的表現不輸給大部分MX250獨立顯卡。
從整體成績來看,RedmiBook 16銳龍版的Vega 7核顯性能還是要稍弱於銳龍7 3750H,與RedmiBook 14裡面的MX250相比差距為9%左右。
最大的意外就是銳龍7 4700U的核顯性能與銳龍7 4800H之間相差了30%左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RedmiBook 16銳龍版搭載的DDR4 2666MHz內存。
六、15W與37W全核頻率對比:頻率差距30%
前面的測試只是RedmiBook 16銳龍版的性能,並不能代表銳龍7 4700U的真實性能。RedmiBook 16銳龍版在默認以及增強模式下,所搭載的銳龍7 4700U的TDP均為37W。在靜音模式下,銳龍7 4700U的TDP會降到15W。而銳龍7 4700U的官方標稱TDP在15~25W之間。
下面我們來看看15W的銳龍7 4700U與37W時性能差異到底是多少!
在靜音模式下,設定8個線程運行wPrime 1024M,銳龍7 4700U的溫度僅有53度,功耗為15W,處理器的全核頻率為在3.0GHz左右。
在增強模式下,同樣是使用8個線程運行wPrime 1024M,銳龍7 4700U的功耗始終穩定在37W,全核頻率在3.9~3.95GHz之間徘徊,不過溫度也來到了89.5度。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37W TDP的銳龍7 4700U可以達到3.9GHz的全核頻率,而在15W時也有3.0GHz,差距在30%左右。
銳龍7 4700U在15W時8核3.0GHz這頻率並不低,要知道15W的酷睿i7-10510U在15W時運行wPrime全核頻率只能維持在2.6GHz左右。
七、15W的銳龍7 4700U與i7-10510U的性能對比:不是一個層次
我們手上有小米筆記本Pro 15增強版,它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將i7-10510U處理器TDP鎖定在15W的筆記本,正好可以在相同的15W TDP下,的銳龍7 4700U與i7-10510U的性能到底有多少差異。
另外還有做一點說明,小米筆記本Pro 15增強版雖然鎖定了15W TDP,但它依然有個短時雞血功耗,能夠在 CPU-Z這樣短時間就能完成的測試程序中獲得較高的測試分數。
而RedmiBook 16銳龍版在開啟靜音模式後,TDP會自始至終鎖定在15W,沒有任何雞血功耗。
1、CPU-Z
15W的TDP時,銳龍7 4700U在CPU-Z中的單核分數為505分,多線程分數達到了2757。
2、wPrime
15W的銳龍7 4700U跑完wPrime v2.1 1024M多線程測試花掉了175.4秒。32M的單線程測試則耗時30.4秒。
3、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5測試中,15W的銳龍7 4700U單線程分數為149cb,多線程分數為740cb。
4、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0測試中,15W的銳龍7 4700U單線程分數為475b,多線程分數為2301cb。
5、FritzChess BenchMark
15W的銳龍7 4700U能在西洋棋中跑出16241的分數。
將銳龍7 4700U的TDP從15W提升到37W之後,單核性能幾乎沒有提升,多核性能提升了33%。
在同樣是15W TDP的條件下,銳龍7 4700U的單核性能比i7-10510U強了9%,多核性能則強了78%,二者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處理器。
七、續航與溫度測試:PCMark 8實測7小時續航
1、續航測試
RedmiBook 16銳龍版內置一塊容量為46Whr鋰聚合物電池,官方標稱的續航時間為12個小時。
下面我們用PCMark8來實際測試一下辦公續航。測試時選擇平衡電源管理模式、斷網並關閉所有其他進程,屏幕亮度調為50%。
RedmiBook 16銳龍版在Work Accelerated模式下的續航測試成績為7小時09分,這個成績與搭載了15W低功耗酷睿處理器的輕薄本相比,也是出於中上水準,堅持1天的重度辦公沒有什麼問題。
2、溫度測試
由於銳龍7 4700U的GPU與CPU共享TDP,因此只對CPU進行烤機便能測試出整機的散熱性能,測試時室溫為26度。
在AIDA64 FPU程序運行的前3分鐘時間內,銳龍7 4700U的功耗為33W,溫度為89.5度。
AIDA64 FPU運行到第3分鐘之後,處理器的功耗會降到20W並一直保持到最後,此時的溫度為70度。
八、總結:性價比殘暴 無明顯短板
Zen2真的是一個神奇的處理器構架!標壓的銳龍7 4800H能夠戰勝對手頂級的i9-9980HK或許能讓人產生一絲驚訝,但更難以想像的是低功耗的銳龍7 4700U竟然戰勝了對手的i7-10750H標壓處理器。
當然,由於機身內部有足夠的空間用於散熱,RedmiBook 16銳龍版搭載的並非是標準的銳龍7 4700U,而是37W的雞血版本。用戶也可以使用Fn+K鍵輕鬆切換37W的增強模式或者是15W的靜音模式。
即便是選擇靜音模式,將銳龍7 4700U的TDP鎖定在15W,它在高負載下依然能夠保持八核3.0GHz的運行頻率,這是對手的低功耗處理器無法比擬的。在性能上,與同為15W TDP的i7-10510U相比,銳龍7 4700U能夠領先78%。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核顯的表現!此前在我們的銳龍7 4800H的首發測試中,配合3200MHz雙通道內存,Vega 7核顯的遊戲性能甚至超越了滿血的MX250。
銳龍7 4700U內置的Vega 7核顯規格與銳龍7 4800H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不是RedmiBook 16銳龍版使用的DDR4 2666MHz雙通道內存,內存帶寬比3200MHz少了20%,但是實測在遊戲中的幀率損失竟然超過了30%。
其實也比較好理解,Zen 2處理器本身就十分需求內存,留給Vega 7核顯的帶寬所剩無幾,這個時候提升些許顯存帶寬也許能帶來幾何級的3D性能提升。
因此建議對遊戲性能有需求的同學,儘量選購3200MHz以上的雙通道內存,如果是LPDDR4 4266MHz,也許在遊戲性能方面會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再來說RedmiBook 16銳龍版本身!
此前在小米旗下,紅米定位是單純的性價比,為了避免誤傷小米,因此會在用料方面會有所保留。而現在紅米品牌獨立之後,在做工用料方面就不會再有太多顧忌,因而能夠在追求性價比的同時也能打造出高品質的產品。
RedmiBook 16銳龍版與此前的RedmiBook的不同點在於它是第一款採用100%sRGB高色域的RedmiBook,也是第一款標配65W Type-C快充頭的RedmiBook。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以來RedmiBook二個最大的缺陷得以彌補。
市面上搭載銳龍4000 APU的筆記本都要比同性能的酷睿筆記本便宜1000元或者更多,現在紅米推出銳龍4000 APU的筆記本在售價方面只能用殘暴來形容。
RedmiBook 16銳龍版在5月26-31日之間預定可以享受200元的折扣:
銳龍5 4500U/8+512GB的零售價為3799元,首發到手價3599元,購買連結:京東(3599元);
銳龍5 4500U/16+512GB的零售價為3999元,首發到手價3799元,購買連結:京東(3799元);
銳龍7 4700U/16+512GB的零售價為4499元,首發到手價4299元,購買連結:京東(4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