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昨天下午北京連發
大風、持續低溫黃色預警
北京市氣象局1月5日17時
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低溫)Ⅳ級應急響應
市氣象臺2021年1月5日16時30分
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
預計,6日01時至22時,
本市大部分地區將有5級左右偏北風,
陣風8、9級,請注意防範。
市氣象臺2021年1月5日16時35分
發布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
受強冷空氣影響,
預計1月5日至7日,
本市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
平原地區日最低氣溫低於零下12℃,
請注意防範。
冷空氣如約而至
冷空氣如約而至,
截至今早6時47分,
南郊觀象臺氣溫為-9.4℃,
北風呼嘯,
風寒效應顯著,
體感特別寒冷,
市民外出務必做好防風防寒防凍。
北京市氣象臺6日9時發布:
今天白天晴間多雲,
北風五級左右(陣風八九級),
最高氣溫零下10℃;
夜間晴,
北風三四間五級,
最低氣溫零下17℃。
本次強冷空氣影響
此次大風降溫過程具有以下特點
降溫幅度較大風
寒效應明顯
低溫持續時間長
6日大風降溫,
風寒效應顯著北風4、5級,
陣風7級左右
白天最高氣溫迅速降至-10℃
夜間最低氣溫降至-17℃
7日依舊風寒效應顯著北風3、4級
氣溫-6℃~-14℃
8日氣溫仍偏低
9日氣溫略有回升
北京或挑戰21世紀最低溫紀錄
此次冷空氣過程一點兒也不輸去年底的「跨年」寒潮。
一是降溫幅度較大,過程降溫幅度6~8℃。預計6—7日氣溫降至最低點,6日平原地區白天最高氣溫降至-9℃左右,夜間最低氣溫-16℃左右;山區最低氣溫低至-22~-20℃。
二是風寒效應明顯。6日凌晨至夜間有四五級偏北風,平原地區陣風七八級左右,山區陣風可達9級左右;7—8日仍有3三四級偏北風,體感十分寒冷。
三是低溫持續時間長。6—13日氣溫持續偏低,夜間最低氣溫均在-10℃以下。
據資料統計,2000年以來南郊觀象臺(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17℃(2001年1月16日)。預計1月6日夜間至7日早晨最低氣溫在-16℃上下。本輪冷空氣預計有可能創下近20年來冬季最低氣溫的歷史新低。
應對極寒天氣三科室大夫發布健康提示
「北京或刷新21世紀以來最低氣溫紀錄」,昨晚,這條信息在朋友圈裡刷屏了。極寒天氣下如何禦寒強身,來看三位專家的貼心提示。
預防心梗腦梗:臉部保暖很重要
氣溫驟然下降會導致血管收縮,讓一些患者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發生在腦血管,就會導致腦梗死,發生在心臟,則可能導致心梗或冠心病患者急性發作。
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學科帶頭人金澤寧提醒,這些情況都是非常危急的,不少心臟病患者在嚴寒天氣,一出門就會感覺有心絞痛等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溫差是一個很重要的風險因素,溫差越大,導致血管痙攣的風險越大。金澤寧認為,辦公室、家中的溫度不要太高,同時在室內也不要穿得過於厚重。在必須要出門時,到戶外之前最好在門廳、樓道或者地下車庫等過渡一下,防止室內與環境溫差過大對人體產生較大刺激。
此外,對抗寒冷,大家都會自覺穿上厚厚的羽絨服、保暖的靴子,但往往會忽視「臉」這個重要的部位。其實,由於血管非常密集,頭部和面部對於寒冷的反應非常敏銳,身上暖了頭面部暴露在寒風中,同樣會引起血管的收縮。
所以,一頂柔軟保暖的帽子,堅持規範佩戴口罩,不僅響應了疫情防控號召,還能有效地幫助頭部、面部抵禦寒潮。
預防感冒:多穿衣,勤洗手
感冒常常伴隨寒冷而來。對於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來說,普通感冒也可能轉變為嚴重的肺部感染,危及生命健康。
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介紹,感冒的唯一傳播途徑是接觸感冒病毒。雖然冷空氣和感冒沒有直接關係,但氣溫驟降的狀態下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讓病毒有機會「趁虛而入」。
專家提醒,寒潮來襲,老年人要降低出門頻率,減少戶外活動量,注意保暖。另外,預防感冒最好的辦法就是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遮擋。多喝水,充足的水分也能防止其他病原入侵。
預防膝關節疼痛:避免長時間暴露
關節炎是中老年人關節疼痛常見的原因,空氣溼度和氣溫變化與關節疼痛有關,突然降溫容易誘發關節疼痛。北京世紀壇醫院疼痛科專家介紹,寒冷會影響膝關節血液循環,降低人體損傷修復能力,同時會刺激關節周圍無菌性炎症反應,釋放大量刺激性炎症因子,放大膝關節疼痛感。
專家提醒,氣溫驟降,要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可適當增加膝關節周圍衣物,但應注意切不可局部包裹過緊,否則可能會過度壓迫膝關節,影響血液循環。
另外,多數老年人存在末梢循環不良的情況,特別容易在寒冷時誘發凍瘡,所以注意局部保暖很重要。
今天北京的大風加上-10多度的氣溫,
真的是天寒地凍。
不過,這次只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
卻沒有暖溼氣流的輸送,
所以下雪看來是無望了。
原標題:《-17℃+陣風9級!低溫、大風黃警齊發!北京或將創21世紀以來最低溫紀錄!這波寒潮會降雪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