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同的書,就是面對不同的風景。過去一年的努力,只為讓你於歲月忙碌中,可執一卷好書在手;未來新的徵程裡,浙江大學出版社依舊邀你同行,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寧靜。 32本年度好書,涵蓋學術著作與大眾圖書,更有新年好禮在文末守候。學術著作1《西方文明史手冊》威廉·麥克尼爾是戰後歷史學家中卓越的集大成者,也是全球史領域的奠基者。《西方文明史手冊》是其闡述西方文明發展歷程的力作,它按照年代順序,從社會、政治、文化等多個角度敘述了自石器時代到20世紀的西方文明史,在給讀者提供西方歷史背景知識的同時,處處顯示出一代宗師的匠心。
2《解釋與理解》此書把社會科學方法論問題回溯到由新康德主義開啟的實證主義與解釋學兩大傳統的框架中,自覺運用維根斯坦後期哲學系統探討了因果性與因果解釋、意向性與目的解釋以及歷史與社會科學中的解釋問題,是融合兩大傳統的較早嘗試,此書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3《尼採:生命之為文學》在本書中,內哈馬斯將尼採的作品與其價值觀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認為尼採將生命視為文學作品,寫作本身則是一種自我塑造的過程,通過寫作,尼採將自己的人生轉化為一個用以承載其價值觀的、特立獨行的文學形象。在研究尼採的著作中,這是一本觀點獨特、論述精闢的作品,澄清了尼採思想研究中的諸多疑點,採用近乎文學批評的方式,從另一個層面向讀者完整展現出尼採的思想脈絡。
4《經濟增長理論史:從大衛休謨至今》本書是羅斯託在學術生涯晚期對經濟增長主題的學術研究結晶。他的一生輾轉於政界和學界,親身經歷了20世紀主要的全球性重大歷史事件。因此本書中,宏闊的歷史視野、富有特色的敘事框架和專業的分析方法得以交融,這種大家素養是很多經濟學史著作所不具備的。書中提出的問題和任務對當代經濟學家仍構成挑戰,前瞻性可見一斑。
5《贏在轉折點:中國經濟轉型大趨勢》改革開放實踐表明,一個地區或是一個企業,往往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十三五」正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關節點。本書系「大國大轉型——中國經濟轉型與創新發展叢書」的主體之作,中國改革研究院院長、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遲福林先生在書中首度完整發布了其關於「十三五」以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結構性改革的行動建議書。
6《當代中國中產階層的興起》本書以開闊的視角、負責任的態度,運用嚴謹的專業知識與通俗易懂的語言,從收入、財產、職業、教育、消費、投資、心理和行為特徵以及社會作用、歷史與發展等角度全方位刻畫出豐滿而立體的「當代中國中產階層」的形象,按邏輯關係的順序回答了當代中國為什麼要興起中產階層,什麼是中產階層,當代中國的中產階層是什麼樣的,並重點闡釋了當代中國中產階層全面興起的基本思路、中長期目標、主要措施以及當前重點工作。
7《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從亨利八世到伊莉莎白一世,英國與法國等國家之間的爭戰,導致國庫嚴重虧空,要靠王室商人去歐陸張羅、協商、談判貸款。本書生動揭示了那段風雲激蕩的歷史,主角是眾所皆知的人物:以「劣幣驅逐良幣」聞名的託馬斯·格雷欣。這位都鐸王朝的紅頂商人,通過借貸、國債等經營為王室籌措外債,同時也推動了金融工具的創新發展。
8《神經經濟學分析基礎》本書作為神經經濟學領域的開山之作,實現了神經科學與經濟學的「聯姻」,有助於我們在真正意義上做出預測。作者保羅W.格萊姆齊是一位頂尖的神經科學家,也是一位勇敢的跨學科探索者。他以無比出眾的技巧,為社會科學的下一個重大革命鋪平了道路,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思考腦科學研究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為經濟學做出貢獻。
9《審美的腦:從演化角度闡釋人類對美與藝術的追求》美、快樂和藝術是三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神經美學的先驅安簡查特吉博士以其富於獨創性的思考,引導讀者穿越廣泛的話題,從面孔、身體和景觀的視覺感受,到人類如何享受食物、性和金錢,再到古代藝術和現代藝術的比較和分析,不僅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描述人類的審美是如何進行的,同時也透過進化心理學的視角,解釋了人類為什麼會有審美心理機制。
10《通往工業革命的漫長道路》為什麼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歐洲?中世紀歐洲經濟是如何起步的?本書將這些歐洲經濟史裡的大問題放到全球視野中,通過對西歐工業發展的整理,經數據跨時段測量其作用,並與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做比較。比較了1000—1800年中國、日本和印度的人力資本發展。同時,還展示了歐洲的婚姻模式對理解歐洲過去的重要性。本書的結論,對於工業革命的研究來說,是全新的。
11《知識社會史》(兩卷)本書講的是知識在西方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一部關於「西方近代知識與社會交融史」的導引。著名歷史學家彼得·伯克用兩卷篇幅講述了從1450年古登堡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到當代維基百科盛行之間的知識的社會史。
12《絲綢之路與敦煌學》本書輯錄柴劍虹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的論文55篇(包括附錄2篇),從絲綢之路地名考、敦煌壁畫研究、敦煌學術史研究,到絲綢之路情緣、敦煌學及文化傳承,再到絲綢之路與敦煌學相關論著的序跋評介、相關講座、會議發言,全面展示了柴先生在絲綢之路與敦煌學方面的建樹與成就。
13《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敦煌石室發現的變文,保存了大量當時的口語材料。變文語詞,或字面普通,字義有別;或其字其詞,生僻難解。雖經不少名家校釋,但多趨易避難,尤其缺乏對俗語詞的特性了解,很少作規律性的探求。作者特取此類難以辨識而易於誤解的詞語,疏通詮釋,並以漢魏六朝及唐宋元明清語言材料上下取證,論述通借,探索語源,使敦煌變文字義中的積久滯礙,一朝貫通,確詁精解,絡繹紛披,開闢了20世紀俗語詞研究的一個新階段,對漢語詞彙史研究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14《革命與霓裳:大革命時代法國女性服飾中的文化與政治》法國末代王后私底下最愛簡潔的白色長裙,卻為何以極度的奢華著稱於世?大革命時代的激進女性,曾穿著男裝、挎著刀槍走上街頭,她們尋求平衡的路途為何曲折?革命之後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青年女性,肆意尋歡的背後是否是整個社會的迷茫?本書融合服飾文化史、女性史與大革命史,帶領讀者領略革命與霓裳之間的精彩故事。
15《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第二輯)與許多學科一樣,藝術史學科的邊界也在不斷遊移;應之而來的,是方法的日新。《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倡導從歷史序列的角度,去關注「物」或藝術品的同時,也倡導對同時代之主要或全部文獻原典的細讀、復讀與歷史性解讀(historical explanation)。割裂文獻與思想脈絡的檢索式閱讀、放棄歷史原則的自由闡釋、對二手文獻的過度依賴──這些已漸成趨勢的做法,是不鼓勵的。
16《國富論》(彩繪精讀本)《國富論》出版於1776年,它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是經濟學入門必讀之書。本書由研究亞當·斯密的學術權威選取和翻譯《國富論》全本最精華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論體系,並配以譯者導讀。
17《邁向實現之路:利用系統方法促進城市環境變化中的健康與福祉》本書系叢書「城市環境變化中的健康和福祉:系統分析方法」之首冊,基於一個由國際科學理事會發起,並由國際醫學科學院組織以及聯合國大學聯合主辦的十年全球跨學科研究項目而著。該書作為一個綜合發展報告,旨在通過系統分析、模型方法、跨學科和問題導向方法等科學的方法,以系統的視角來看待城市健康和福祉,並讓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到知識創造中,其中至關重要的是,讓政策和決策制定者也參與研究開發和目標制定,從而得以改善城市人口健康和福祉的決定因素和表現形式。
18Darriwilian to Katian (Ordovician) Graptolites from Northwest China(中國西北地區奧陶紀中晚期的筆石動物群)本書研究華北和塔裡木板塊奧陶紀中晚期的精美的、大多數黃鐵礦化的筆石動物群,用大量精美插圖、化石素描線條圖和彩色照片,首次對保存在黑色頁巖和灰巖中的著名筆石動物群進行了系統描述和研究,探討了奧陶紀中晚期這一關鍵轉折時期筆石動物群的新形態構造、最新分類思想、多樣性變化和進化等, 建立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高精度生物地層對比關係,為深入研究筆石的起源、演化、分類、筆石序列、生物地理分區等問題,為GSSP的確立,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大眾圖書19《羅素傳:瘋狂的幽靈 1921—1970》羅素是20世紀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哲學和邏輯學方面有劃時代的貢獻,其思想對於公共領域也有深遠影響。蒙克的《羅素傳》(兩卷本)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人物傳記之一,深入探討了羅素的個性、生活和學術活動。本書是第二卷,講述其1921年起至去世期間的生活、工作、社會活動及影響,是一部大膽、深刻而又讓人深感悲傷的作品。
20《雨果十八講》本書是雨果研究專家程曾厚先生向大眾介紹雨果的作品,一共包括18 個節,以20 世紀下半葉的新視角,重新評述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多方面的文學創作成就。作者用豐富詳實的材料向我們展現了一位完整的雨果——作為詩人、作家、畫家和流亡政治家的雨果。這是一本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書,然而材料之豐富使得這本書對研究雨果的專業工作者也不無助益。
21《加繆手記》(全三卷)這套手記記錄了加繆的讀書雜感、生活隨想、情感波動和寫作構思,以及他人生中的一些重要事件。這些筆記起初只是他的寫作工具,後來卻更像是他的日記。讀者可以看到他如何面對《局外人》遭逢的社會議論,也可以看到《反抗者》出版後引起的激烈筆戰。它們是了解加繆其人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記錄,更是理解其創作的關鍵。
22《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兩千年來,絲綢之路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從張騫通西域到「一帶一路」,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軍隊、商人、學者、僧侶、奴隸,往來在這條道路上,創造並傳遞著財富、智慧、宗教、藝術、戰爭、疾病和災難。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絲綢之路不僅塑造了人類的過去,更將主宰世界的未來。
23《讀書為上:五百年圖書發現史》圖書收藏者是古怪而又執著的一批人,瑪格麗特·威爾斯用她淵博的學識和非凡的熱情展現了這段豐富多彩的圖書收藏歷史。她梳理了五百年來的私人與公共藏書史,藉以呈現多種多樣的擁書者與借書者。對喜歡圖書和閱讀的人,尤其是嗜書者來說,這本書,連同書中豐富的插圖,一定會帶來可觀的知識、樂趣和啟發。
24《不可不知的經濟真相》匯率、利率、量化寬鬆……這些名詞跟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係?美元加息、人民幣貶值、股市暴跌……這些經濟現象背後蘊藏著怎樣的經濟學原理和投資機會?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作者利用生活化、詼諧幽默的文字,通過對經濟現象的剖析,帶領讀者領悟經濟事件背後的樸實哲理,洞悉在複雜經濟之中的投資機遇。
25《離經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變世界》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只有一些人會產生重大影響,大多數人終將平庸。然而,那些打破常規、改變世界的人其實和你我並沒有太大不同。離經叛道不是一種天生的特質,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一群有趣、有膽、有謀的創新者,在作者的旁徵博引中紛紛登場。希望他們的故事和作者與眾不同的觀點,能激勵更多人在離經叛道的路上,妄想不滅,有勇有謀。
26「企鵝卓越領導力」叢書全球有超過6000萬商務人士使用這套圖書,並取得職業生涯發展的進步!「卓越領導力」叢書選自著名出版公司Hodder Education旗下的經典品牌Teach Yourself,享譽世界六十多年,本叢書每本都分為七章,一天學習一章,一周學完一本。用七天時間,學會管理大師的理論精華!
27《我的哈佛歲月》20世紀60年代留學哈佛的中國學生是怎樣修煉成「精」的?李歐梵教授在本書中講述的種種古怪行徑顯示了一個貌似與哈佛大學格格不入卻到處佔便宜的「自由靈魂」,教你如何在頂級學府中既離經叛道,又充分利用各種校園資源。即使在今日的大學,對今日的學子來說,數十年前老哈佛人的求學寶典依然管用,甚至可能比一些所謂的訣竅更有效。
28《生活從六十歲開始》奧利維埃伯納德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記者和作家。他50歲喪妻,60歲退休,孤苦悲戚,曾一度想到自殺。然而他是怎樣找到延續人生智慧、活力和價值的最好方式的?他又為何孤身徒步走完「絲綢之路」?讓這位法國老頭帶你思考生老病死的人生大課題吧。謹以此書獻給那些熱愛生活的老年人,以及那些不甘平庸、追逐夢想的年輕人。
29《九十九種垃圾加一記妙想》愛迪生說過,一個發明家只需要兩樣東西:垃圾和想像力。很多發明者其實並不是科學家或工程師,他們可能是畫家、雕刻家或賣鞋油的,甚至是殯葬工作者。發明家的成就應歸功於他們的智慧和頑強,或者是他們的運氣,還有「借鑑」並採納其他發明家成果的眼光。請各位打起精神,來見識各種發明家製作出來的奇怪而精彩的事物吧。
30《東方戰場》 大型史詩作品《東方戰場》真實再現了1931年至1945年間的國際國內風雲。本書主題宏大,立意深刻,選材豐富,歷史感厚重,在嚴格尊重史實的基礎上,輔以獨特的藝術創作,既著墨於對歷史背景與國際環境的描繪,又注重對細節和人物內心的刻畫,能夠引發讀者強烈的共鳴和民族情感,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和心靈的震撼。
31《流動的花朵》(榮譽珍藏版)生活就是在邂逅一場場幸與不幸。來自農村的王弟跟隨父母和姐姐來到美麗的城市。但是外來民工子弟的身份使他的成長之路充滿艱辛,也使他迷茫和感傷。夢想被阻隔,親情面臨考驗,友情遭遇變故,未來在哪兒?幸而還有樸實的話語、無聲的支持,守護人性中的至真、至善與至美,讓他從心底生出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
32《小艾多的世界》這是關於一個孩子如何記錄自己體驗過的人生的故事。本書由被譽為「現代小王子」的法國知名心理醫師及暢銷作家佛朗沙勒羅創作,以心理醫師艾多的兒子小艾多為主角,拆解孩子們面對成長的各種大問題、小麻煩,並提出令人玩味深思的答案。這裡有父母最想要孩子學習的人生之道,在歐洲,它受到超過三百萬讀者的喜愛。
新 年 好 禮
你只需將此文分享至朋友圈並截圖在今晚21點點擊原文連結填寫表單前二十位就是我們的獲獎粉絲哦~獎品會從:《讀書為上:五百年圖書發現史》《我的哈佛歲月》《生活從六十歲開始》三本書中隨機選擇2
17◆ ◆ ◆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 ◆ ◆內容來源:「浙江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