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頁書《昆蟲記》

2020-08-22 有夢就有藍天

每日一頁書

摘自:《昆蟲記》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

會發光的昆蟲——螢火蟲

在我們這個地方,螢火蟲是盡人皆知、家喻戶曉的昆蟲。這個奇特的小傢伙,會在自己尾部掛上一隻小燈籠,來表達自己生活的快樂。炎熱的夏日夜晚,很多人都會看到正在草叢中遊蕩的螢火蟲,宛如一粒從圓月上落下的火星。即便是沒有親眼見過螢火蟲的人,也都聽過它的名字。古希臘人將螢火蟲稱為「朗皮裡斯」,意思就是「屁股上掛著燈籠的」。在昆蟲學專業術語中也採用了類似的命名思路,將這個燈籠攜帶者稱為夜裡會發光的螢火蟲。儘管俗稱沒有學術詞彙那么正式,卻具有更強的表現力,非常形象。

對於任何我將要開始研究它生活習性的昆蟲,我第一個要問的問題都是:「它喜歡吃什麼?」無論是多大還是多小的動物,食物都會在其生活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支配了生活中的一切。

表面看似弱小無害的螢火蟲,實際上卻是一個食肉動物。這個獵人會用罕見的惡毒手段去獵殺獵物,而這種獵物通常就是蝸牛。關於螢火蟲的食物,昆蟲學家早就知道。可是我從所看過的書中發現,人們對螢火蟲的飲食了解得並不透徹,特別是它那種奇怪的進攻方式。這種方法我在別處還從未見過,我覺得人們可能根本不了解螢火蟲是如何進行狩獵的。

螢火蟲在食用獵物之前,都會給獵物注射一針麻藥,好讓獵物失去知覺。它的行為就像進行外科手術之前,醫生會將病人進行麻醉以便在手術過程中病人感受不到痛苦。

螢火蟲通常的捕獵對象是比櫻桃還小的變形蝸牛。整個炎熱的夏季,變形蝸牛都會成群結隊地聚集在稻秸或者其他植物乾枯莖幹上一動不動地沉思。我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現螢火蟲用自己的麻醉技巧,讓變形蝸牛在顫動不止的莖幹上無法動彈,最後變成了它的腹中美食。

溝渠旁邊的土地背陰潮溼、雜草叢生,這裡是蝸牛的樂土。而螢火蟲也熟知這一點,因此,螢火蟲經常會到那裡享用大餐。為了仔細觀察螢火蟲這位麻醉醫生進行工作的過程,我在家裡飼養起了螢火蟲。

我在一個大玻璃瓶裡放了幾隻螢火蟲、幾隻蝸牛和一些草。這些蝸牛主要都是變形蝸牛,個頭適中,不大不小。然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寸步不離地監視瓶裡的情況。因為我們想要看到的事情通常都會毫無徵兆地發生,轉瞬即逝。



只見螢火蟲稍微偵察了一下狩獵對象,此時,蝸牛全身都藏在殼裡,只露出了一點軟肉。然後,螢火蟲便拿出了它的工具,這種簡單的工具非常小,只有藉助放大鏡才能看出來,細如髮絲的鉤形大顎,非常鋒利。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看到彎鉤上還有一道細槽。

螢火蟲開始用自己的工具反覆輕敲蝸牛的外膜,動作非常溫柔,就好似它不是在蜇咬而是親吻。簡單來說,它就是用自己兩個鉤形大顎像兩個指頭那樣輕輕擰著蝸牛。

螢火蟲不急不忙、有條不紊地扭著,每扭一下,還會稍微休息一下,似乎是想要觀察扭的效果。想要制服蝸牛,使之無法動彈,並不需要扭很多次,最多六下就夠了。不過輕輕的幾下,它就能讓蝸牛失去生氣,毫無知覺。表面如此溫和的蜇咬,卻有如同閃電般迅速的效果。就是這麼幾下,螢火蟲已經利用帶槽的鉤形大顎將毒液注入了蝸牛身上。

現在,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當蝸牛被螢火蟲扭了四五下之後,我就將它從螢火蟲嘴邊解救下來。我用細針輕刺縮在殼中的蝸牛露在殼外的身體,卻發現它沒有絲毫反應,就像一具完全沒有生氣的屍體。

我還曾看過更有說服力的例子。我曾親眼見到螢火蟲攻擊了幾隻正在悠閒爬行的蝸牛,蝸牛被刺傷之後,亂動了幾下,旋即就停在原地不動了。不但沒有繼續爬行,蝸牛身體的前部也不再能像天鵝頸那樣彎曲直立,加上軟塌塌垂下的觸角,看起來就像斷掉的手杖。

若是你以為蝸牛死了,那麼你就錯了。這些看似已經死亡的蝸牛,還是有機會復活的。在半死不活的狀態維持兩三天後,我把蝸牛隔離開,然後給它洗了一次澡。再過了兩天,這個被注射了毒針的蝸牛復活了,開始恢復正常。它重新開始了活動,也恢復了感覺。蝸牛開始蠕動、爬行、探出觸角,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之前那種酩酊大醉般的昏迷狀態徹底消失,蝸牛死而復生了。

蝸牛這種暫時不能活動又感覺不到痛苦的狀態,我想只有用麻醉狀態來命名,才是最恰當的。其實,很多捕食性膜翅類昆蟲就是用類似的方法,為自己的幼蟲提供無法動彈的活獵物。正是對這些昆蟲的觀察,讓我了解到昆蟲這種令獵物渾身癱瘓的精妙技術。

在人類的科學還沒發明麻醉藥,在現代外科學還沒有開始使用這種最奇妙的技術之前,甚至是在遠古時代,螢火蟲和其他昆蟲就已經掌握這種技術了。外科醫生讓病人吸入乙醚或氯仿,而昆蟲則是用大顎的彎鉤將一種極其微量的特殊毒藥注入獵物體內。有時我常常會想,如果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昆蟲的秘密,那麼人類將會有更多的卓越發現!



如果蝸牛在地上爬行,即使龜縮在殼裡,螢火蟲也能輕而易舉地攻擊它。蝸牛的外殼沒有封蓋,身體的前部都暴露在外。這種情況之下,蝸牛就算再小心謹慎,無法自衛的它還是很容易受到傷害。不過,大部分情況下,蝸牛不會待在地面上,而是會爬到遠離地面的高處,有時貼在植物的莖幹上,有時則是黏在一塊光滑石頭的表面。這個時候,蝸牛棲身的物體就變成了蝸牛的臨時封蓋,保護它避開任何企圖騷擾進犯的居心不良者。不過,這種保護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蝸牛的保護殼不能有任何的裂縫。但凡蝸牛殼和支撐物之間有一點點細縫,螢火蟲就能用它精巧的工具從細縫中伸進去蜇咬蝸牛,使之立即陷入麻木僵滯的狀態。然後,螢火蟲就可以安安靜靜地享用美食了。

螢火蟲在食用蝸牛時總是極其謹慎,它會輕柔地加工自己的戰利品,避免引起獵物的掙扎。因為蝸牛一旦掙扎,就會從高莖脫落而掉到地面之上。這樣一來,對於螢火蟲而言,獵物就是得而復失之物。因為它沒有搜尋獵物的耐性,螢火蟲喜歡依靠自己的運氣而不是努力去尋找獵物。因此,為了不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螢火蟲在進攻之時都會穩妥起見,不讓蝸牛感受到任何痛苦,好讓它不會因為出現肌肉攣縮而從高處跌落。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螢火蟲就必須在瞬間實施深度麻醉。只有這樣,螢火蟲才能實現平靜享用自己獵物的目的。

螢火蟲是怎麼食用它的獵物呢?它會將蝸牛切塊切絲,然後大口咀嚼嗎?我想應該不會。因為,我從來沒有在捉到的螢火蟲的嘴上,發現任何固體食物的痕跡。準確來說,螢火蟲是通過「喝」而不是「吃」來進食。就和蛆蟲一樣,螢火蟲會將獵物變成一份稀肉粥之後,再吸入腹中。跟蒼蠅幼蟲一樣,螢火蟲是先消化,後進食。在食用獵物之前,螢火蟲要對獵物肉進行液化處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整個進食過程是怎樣的。

無論多大的蝸牛,螢火蟲都會獨自對它進行麻醉。沒過多久,客人們就接踵而來,越來越多。客人們和主人不會發生任何紛爭,反而歡聚一堂,共享盛宴。我們暫時先離開,不要打擾它們的興致,兩天後再回來就能看到我們想要看的。兩天後,我將蝸牛殼口朝下翻轉過來。這時,殼裡的東西就像鍋口朝下倒湯似的全流了出來。吃飽喝足的賓客散去之後,殼裡就只剩下這些殘渣了。

現在,你應該想到了。之前我提過的,螢火蟲一直輕扭蝸牛,結果就是讓蝸牛肉變成了蝸牛肉湯。主人和賓客不分彼此,共同享用,大家一邊往肉湯中注入用來消化的蛋白酶,一邊吮吸。由此可見,螢火蟲兩個彎鉤狀的大顎,除了給蝸牛注射麻藥之外,還會向蝸牛體內注入一種能夠液化肉質的體液。

那兩個在放大鏡之下才能仔細觀察的小工具,應該還有別的作用。彎鉤形的大顎應該是中空的,就和蟻蛉嘴上的彎鉤一樣,不需要將獵物切成小塊,就能吮吸吃淨獵物。不過,螢火蟲和蟻蛉有著巨大的差別。螢火蟲這個液化專家,從來不浪費任何糧食;而蟻蛉在飽餐之後卻會往沙地上漏鬥狀陷阱外扔出很多殘羹冷炙。擁有相似工具的兩者,一個通過液化技術,將獵物吞噬殆盡;另一個則只用來吮吸獵物的血液。

儘管有的時候,由於所處位置不好,蝸牛並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但螢火蟲仍然能夠乾淨利索地完成自己的狩獵。我在玻璃罐裡餵養的螢火蟲,讓我看到了許多這樣精彩的畫面。蝸牛常常會順著玻璃瓶內壁爬到用玻璃板蓋住的瓶口附近,用很少的黏液將自己黏在玻璃瓶內壁上。因為分泌的黏合劑不多,只需輕輕一晃,蝸牛就會從玻璃瓶內壁上掉到瓶底。

吃飽喝足之後,螢火蟲便離開了。完全空了的蝸牛殼,憑藉著少量黏液也能繼續固定在玻璃壁上。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蝸牛,漸漸變成稀肉粥之後,就在它受到第一次攻擊之處被吮幹。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螢火蟲將蝸牛置於麻痺狀態的叮咬是何等迅速輕巧,以至於蝸牛殼都沒從光滑垂直的玻璃壁上掉下。即使用的黏合液極其少,蝸牛殼都沒有出現一絲晃蕩。

相關焦點

  • 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幻書啟世錄》書靈穆絲身份一覽 昆蟲記背景分享
    導 讀 《昆蟲記》相信很多的玩家都不陌生,而《昆蟲記》在遊戲《幻書啟世錄》中也作為書靈穆絲加入了遊戲中,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
  • 一頁書
    梵天吸納宇宙天地的塵沙,轉換成衍生石,凝結在八口山之外的枯木上,殷殷等待重生的契機。素還真面對滅境邪靈與三途判陰狠毒辣的手段,以及集境花影人的步步進逼,咬緊牙關,獨自吞噬世人和同志的誤解,忍痛為了一頁書,置愛妻風採玲與摯友崎路人的生死於度外,受盡凌遲,遍盡心酸,終於盼到一頁書破石而出,再世為人,一招擊殺「燈蝶」修萬年,再度陪伴素還真,共同撐持起正道的天空。
  •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背景介紹 書靈穆絲身份介紹
    《昆蟲記》相信很多的玩家都不陌生,而《昆蟲記》在遊戲《幻書啟世錄》中也作為書靈穆絲加入了遊戲中,那麼穆絲在《幻書啟世錄》的世界中又有什麼樣獨特的故事呢?點擊進入幻書啟世錄攻略大全>>>幻書啟世錄攻略大全(40407小編持續實時更新中)<<<《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蜂蝶翩躚,鳥獸齊鳴!」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整理了20餘年來研究搜集的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第一卷。1880年,法布爾購得一老舊民宅,周遭是一塊不毛之地,長滿雜了草。日復一日,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他飛舞尖鎬平鏟又刨又挖,終於建成一座百蟲樂園。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這是法布爾非常愜意和得意的活動天地,因為它可以成為昆蟲的家園。法布爾常住在這裡,繼續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筆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昆蟲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昆蟲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主要內容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
  •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看電影前,我在公園的樹蔭下讀一本書,那就是法國人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書裡所寫的蜣螂滾糞球的情形,令我覺得比偵探故事還精彩。因為讀書著迷,幾乎忘記了還有場電影等著自己,匆匆走進放映廳時,電影已經開始了。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對農民夫婦在社會工業化的進程中,失去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兩畝地的悲劇。
  • 書評|《MOVE圖鑑昆蟲》:友好的昆蟲檔案書,滿足你的好奇心!
    蜘蛛是昆蟲嗎?」額……蜘蛛是昆蟲嗎?好像不是吧!「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昆蟲有哪些呢……」十萬個為什麼開啟。這架勢我可擋不住。不過沒關係,我解決不了的問題,繪本都可以解決——這次拿出的是日本講談社當家科普圖鑑《MOVE圖鑑昆蟲》。
  • 《昆蟲記》:昆蟲當主角的自然史詩
    作者:  [法] J·H·法布爾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譯者: 王光 出版年: 2004-03頁數: 352裝幀: 平裝ISBN: 9787506312820 圖書簡介《昆蟲記在書中,作者以優美而富有趣味的散文化筆調,詳實記錄了一百多種昆蟲繁殖、生活、抗爭、死亡的生命歷程。其中滲透著他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體現了他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因此,《昆蟲記》被稱為「昆蟲的史詩」,在法國自然科學史和文學目前都有突出的地位。
  • 考研核心單詞每日一記(思維導圖+聯想助記)
    後面在真題閱讀中總結單詞以及何老師的單詞書,總共有差不多2000核心單詞!EZ菌後期每天帶大家記8個,基本就能記完這些核心中的核心單詞,當然每個詞有擴展,有例句。所以記憶的單詞每天遠遠超過8個!!!同時建議還是跟著單詞書和背單詞的app一起記,希望你們在每天學習完晚上10點後或者早上起床後花20分鐘左右看每日一記,解決這些單詞。
  • 八年級上冊名著《昆蟲記》習題訓練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是法布爾耗盡一生觀察、研究昆蟲專為昆蟲寫出的十五卷大部頭書。B.閱讀《昆蟲記》一書不僅可以體味到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嚴謹和細緻,了解昆蟲鮮為人的生活和習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所折射出的社會人生,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C.
  • 《昆蟲漫話》:一部中國人寫的《昆蟲記》
    全世界70萬種動物中,昆蟲佔了60萬種。昆蟲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對我們影響巨大:試看振翅枝頭的蛺蝶,高唱柳梢的新蟬,好像都是和平的舞手、歌人,誰知它們曾有過攔阻火車,大毀森林的「成績」。至於像瘧蚊的布毒,竟是促使羅馬衰亡的一個因素,跳蚤的傳播鼠疫,曾使歐洲人口減少1/4。
  • 乾貨:《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匯總
    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寫就的科學巨著。一、作者介紹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讀《法布爾昆蟲記》,感受生命科學
    大家好,我是華陽小學二年級三班的葉嶸江,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法布爾昆蟲記》,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昆蟲記》。
  • 備考2019:《昆蟲記》 考點匯總
    1、《昆蟲記》中,法布爾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地稱這些食糞蟲為_清道夫   2、孔雀蛾是一種 很漂亮 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 ,全身披著_紅棕色____的絨毛,它們靠吃_杏葉__為生。   3、法布爾稱讚黃蜂___的建築才能,認為在這一點上黃蜂_遠勝於羅浮宮的建築藝術智慧。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請不要急,《昆蟲記》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的。
  • 《昆蟲記》,人生感悟
    今天,我懷著驚訝的心情,讀完了昆蟲記。《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更是他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奇蹟,贏得讀者聲聲的驚嘆!作者法布爾用人性化的方式觀察蟲子,向我們展現了昆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