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開始,國際空間站迎來了其首個正式的商用3D印表機。該3D印表機是由太空科技初創公司Made In Space生產。後者早在2014年就為NASA提供了一個測試用的3D印表機原型。
8月16日消息,據《福布斯》報導,從地球向太空運送物品是極其昂貴的一項工程,即使是十分微小的東西,其運送成本也會是個難以承受之數字。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商業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一直在推動3D列印的發展——一種較為廉價和可持續的,根據需要在太空直接生產物品和零件的技術。
今年4月開始,國際空間站迎來了其首個正式的商用3D印表機。該3D印表機是由太空科技初創公司Made In Space生產。後者早在2014年就為NASA提供了一個測試用的3D印表機原型。
Made In Space提供的設備取名為「AMF」,能夠在零重力下進行列印生產。而據報導指出,AMF目前的列印列隊已經達到數月之長。
AMF直到今年6月才開始全面投入使用。當時Made In Space用其成功列印了首個「太空造」工具——標有Kobalt公司商標的扳手。其中,Loew’s創新實驗室也參與到了這次合作項目中。
由於實際操作印表機通常需要人來完成,這就意味著即使是列印製造也要佔用太空人在空間站中寶貴且昂貴的時間。為此,Made In Space一直努力試圖將儘可能多的印表機功能自動化。其中,對3D列印軟體實現優化和自動化便是關鍵中的關鍵。
Made In Space在3D列印軟體優化方面選擇了與Autodesk公司合作。確切地說,AMF所採用的列印軟體是後者旗下的Remake軟體產品。根據Autodesk高級產品經理Tatjana Dzambazova指出,Remake的一項關鍵功能在於能夠將真實世界的物體抓取並建模。而這一過程甚至並不需要一個懂CAD繪圖的工程師來完成。
「軟體包就能夠完成對真實世界的抓取。」Dzambazova表示。
3D建模也通常是一個非常耗時、耗費計算力的過程。但顯然,每幾個月就向空間站寄送一臺新的高性能計算機也是不現實的操作。因此,Autodesk讓Remake做到了在地球上採樣和建模,然後在基本不影響列印質量的前提下,將文件降幀並上傳至空間站的印表機上。
此外,Remake還提供了質量控制和快速製造原型的重量級功能。這些功能避免了3D印表機過去需要測試列印一個零件,然後帶回地球進行一系列核對與測試,後再決定是否需要修改或批准繼續列印的繁絮操作。
而在另一端,最新型號的AMF也開始支持對列印物品的掃描。Remake能夠利用掃描及比對原始CAD圖,以計算出列印零件是否合規,或幫助地面人員進行優化和修改。
「掃描對於理解物體形狀在微重力下的變化是十分有幫助的。」Made In Space副總裁Matt Napoli表示,「它能夠告訴我們物體是如何移動的,及幫助我們去驗證模型。」
隨著掃描功能和軟體的不斷優化,未來太空人或能跳過生成CAD文件環節而之間利用AMF列印損壞部件。
「我們正在努力實現從掃描到列印到優化的自動過程。」Dzambazova表示,「在未來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中,太空人將能夠直接針對某個零件生成3D原型,並直接使用。」
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深耕行業18年,
分享最前瞻性話題,
傳遞最正能量聲音。
衛星應用領域第一刊
動圖
內容、營銷合作請聯繫:
微信號:nongyan258766
投稿郵箱:
Emil:tougao@yinhexi.la
雜誌訂閱請聯繫:
Emil:dingyue@yi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