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明彪副主任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2020-11-28 國臺辦

  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龍明彪

  2017年7月23日

  尊敬的張寶文副委員長,

  尊敬的李瑞宇大使,

  各位同胞,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

  我很高興來到美麗的藝術之都佛羅倫斯,出席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受張志軍主任委託,我謹代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致力於反「獨」促統事業、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不懈奮鬥的全球各地新老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自2000年首屆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柏林舉辦,如今已是第17屆。17年來,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走過五洲、跨越四海,在團結全球華僑華人共奏反「獨」促統最強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7年來,兩岸關係走過了不平凡歷程,其間雖有曲折動蕩,但更重要的是取得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性成就,收穫了造福兩岸同胞的累累碩果。我們深知,兩岸關係每向前一步,都離不開在座各位朋友的努力,也凝聚著全球華僑華人的冀望。天下華胄,攜手同心,反「獨」促統、共趨大同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感佩!

  出席今天大會的朋友來自世界各地,大家都很關心去年以來臺灣局勢發生的重大變化,更關切兩岸關係的未來。對於民進黨在島內執政後,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遭到損害和破壞,不僅兩岸同胞,包括海外的華僑華人朋友無不感到痛憤和痛心。

  民進黨去年五月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使臺海和平穩定遭受衝擊。「臺獨」分裂勢力在島內以各種形式推動以「去中國化」為核心的「臺獨」活動,他們從政治、法律、歷史、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處心積慮地妄圖切斷和弱化臺灣與大陸的聯繫,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同時升高對大陸敵意,限制和阻撓兩岸民間交流,挑撥煽動兩岸民眾對立、破壞同胞感情。「臺獨」分裂勢力的種種惡行和倒行逆施,嚴重違背兩岸主流民意,嚴重損害兩岸同胞利益,對臺海和平穩定構成重大威脅。海內外中華兒女要百倍警惕,團結起來,共同加以反對和遏制。

  面對複雜嚴峻的臺海局勢,中國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初心不改,堅定不移,既展現了反對「臺獨」分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決心,也表明了願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的真誠願望。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指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告訴我們,臺海動蕩緊張,兩岸衝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共贏之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著眼於國家發展大局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著眼於盡最大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促進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黨和政府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局勢的改變而變化。關於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景,我願與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分享以下幾點認知:

  ——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決不會改變。自1979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以來,中國黨和政府為發展兩岸關係、解決臺灣問題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方針政策。近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們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把握了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的核心利益,體現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願望的實事求是精神,反映了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從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是正確和有效的。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對臺工作,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傾注大量心血,站在國家發展全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和發展了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的內涵。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繼續堅持和全面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繼續推動祖國統一進程不斷向前邁進。

  ——我們堅定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決不會動搖。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充分證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在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開闢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維護臺海和平、造福兩岸同胞、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兩岸同胞應該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兩岸雙方對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客觀事實和現狀的共同確認,它表明雙方均認同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臺」。無論臺灣哪個政黨、團體和個人,無論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如果拒不承認這一基礎,對兩岸關係性質沒有正確認知,任何所謂的「善意」都是捨本逐末,任何所謂的「誠意」都是虛情假意。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不得任何模糊。

  ——我們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決不會妥協。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國人民對歷史上民族弱亂時倍受外敵欺凌、國破山河碎有著極其深刻的苦難記憶,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為捍衛國家完整和民族尊嚴付出了巨大犧牲,我們絕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兩岸關係的歷史和現實也都充分證明,「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無論「臺獨」分裂勢力以什麼手段、變換什麼方式玩弄「臺獨」花招,都是完全徒勞和註定要失敗的。無論臺灣政局如何變化,我們都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任何「臺獨」行徑,粉碎任何企圖將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妄想。「臺獨」分裂勢力當前或許會喧囂、張狂一時,但在祖國統一的宏大歷史進程中,他們終將逃脫不了螳臂擋車、灰飛煙滅的下場。

  ——我們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的努力決不會放棄。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家庭和美幸福、社會穩定繁榮、臺海和平安寧、民族團結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30年前,兩岸同胞衝破政治藩籬、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了交流交往。經過30年的努力,兩岸同胞往來之頻繁、經濟聯繫之密切、人文交流之活躍、共同利益之廣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們一貫積極支持和鼓勵兩岸民間各領域擴大交流、加強合作,為此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天,兩岸同胞有更好的條件推進和加強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心靈契合,厚植共同利益。兩岸關係越複雜,越需要兩岸民眾加強交流,展現維護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一段時間以來,祖國大陸各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出臺了20多項便利臺灣同胞尤其是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受到廣泛歡迎。我們將繼續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不斷完善相關政策,為臺灣同胞和廣大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交流、就業、創業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好條件,積極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夯實基礎、持續增添動力。

  各位僑胞、各位朋友,

  兩岸關係的航船乘風破浪,幾經風雨,其間雖有一些曲折艱難,但都無法阻止兩岸關係前進的航程。我們堅信,大勢不可違,潮流不可逆。30年來兩岸交流交往的澎湃力量、8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都充分證明,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已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內在動力,兩岸關係終將克難前行的趨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中國,不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而且日益煥發出蓬勃向上的旺盛活力。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決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國家統一大業,在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中書寫輝煌篇章。

  各位僑胞、各位朋友,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我衷心希望,身在海外、心繫祖國的廣大華僑華人朋友,繼續發揚全球華胄同心愛國的偉大傳統,加大反「獨」促統的力度,不斷鞏固國際社會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格局,繼續為兩岸關係發展傾注熱情、提供支持,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增添有力的正能量,大家團結一心,能發聲的發聲,能出力的出力,匯聚起全球華人華僑反「獨」促統的磅礴力量,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發表《馬尼拉宣言》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發表《馬尼拉宣言》 2019-06   中新社馬尼拉6月22日電 (記者 關向東)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2019)22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兩岸四地,以及全球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組織和相關團體、菲華社團、各界人士1200多位代表參會。
  • 華僑大學召開「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華僑大學董事會董事長蔡達峰,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洪芹、省政協副主席薛衛民,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趙陽,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教育部高教司一級巡視員宋毅,中國僑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陳邁,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泉州市委書記康濤
  • 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2020年年會
    墨西哥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費敏等共9位代表出席了大會,墨西哥西北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劉可偉出席了大會,並且做了大會發言。      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隊伍不斷擴大,愛國的和統人數越來越多,我們要團結更多的海外華人華僑與臺灣同胞,不斷與時俱進,開創新時期下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新局面。
  • 王忠林在華創會開幕式上致辭推介武漢: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圓夢之城
    11月19日,第二十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在漢開幕。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武漢真誠期待與廣大華僑華人緊密攜手,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圓夢之城,共享機遇,共創輝煌。11月19日,第二十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在漢開幕。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
    人民網坎培拉8月1日電 (記者 李鋒)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7月29日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市召開發起人大會,正式宣布成立。 來自塔斯馬尼亞州多個華人社團的負責人或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 盤點:全球華人慶祝國慶方式大不同(組圖)
    【編者按】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不僅國內各地在緊鑼密鼓籌備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全球華人都沒閒著。五大洲風情各異,讓我們來看看各地華人分別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慶祝的。  美國華人華僑升國旗、奏國歌資料圖:休斯敦華人華僑慶祝國慶。
  • 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慶成立十周年
    (巴西南美僑報網)   中國僑網12月3日電 據巴西南美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晚,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成立十周年慶典在聖保羅舉行,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領僑處主任李鵬宇、僑務領事張於成,巴西華人協會會長張偉,裡約華聯會會長徐宗彬,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王俊曉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揭曉 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馬秀秀)「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8日在北京舉行。陳永栽、方李邦琴、貝聿銘、谷建芬、丘成桐等獲「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稱號,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圖為「特别致敬」環節,四名南僑機工後人動情朗誦《祖國我來了》。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  2019年是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80周年。
  • 黃大年、楊振寧等人獲評「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
    新京報快訊(記者吳為)今日(1月10日),「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歸僑楷模黃大年,中科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巴拿馬總統顧問陳國基等僑界人士獲得「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稱號,海外華僑華人互助中心獲得組委會特别致敬。
  • 身處五大洲同慶新年 華僑華人:「我們都是追夢人」
    屹立時代潮頭,華僑華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同路人,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架橋人,更是聯通中外的牽線人。  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新徵程已經開啟,全球華僑華人將在世界各地勇敢追夢,破浪前行。且看,海外華僑華人怎麼慶祝新年?且聽,海外華僑華人有哪些新年願望?對祖(籍)國有哪些祝福?  火樹銀花不夜天  2018年的最後一夜,巴拿馬城煙火璀璨。
  • 海研中心副主任鞠海濤在第五屆兩岸農村治理研討會上的致辭
    海研中心副主任鞠海濤在第五屆兩岸農村治理研討會上的致辭 2019年11月16日 11: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第五屆兩岸農村治理研討會上的致辭
  • 貝聿銘獲「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 貝建中追憶父親「中國情結」
    近日,在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上,2019年逝世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當選「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在代替父親領獎時,其子貝建中在舞臺上追憶了父親與中國的情緣。  【同期】貝聿銘之子 貝建中  如今當他們問我,父親對中國的情感是什麼。我可以想到的就是,他有三個兒子,包括我在內,我們分別在1944年、1946年和1949年出生。
  • 中國有難,雖遠必應!全球華僑華人暖流匯海
    在全球支持中國抗擊疫情之際,有這樣一個群體,第一時間衝到最前線。他們是全球各地的華僑華人以及身處海外的中國學者學生、中國企業和機構的駐外人員。丹麥中國商會、丹麥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等組織籌集物資,近日由中國國航航班從哥本哈根運往中國。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2月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當地華僑華人搬運抗疫物資。
  •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
    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姜瑜、公參屠江及羅中之家副主席、羅前駐華大使敦卡在參觀攝影展(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呂曉傑 攝)  9月9日至14日,在羅馬尼亞著名的紅龍市場和羅馬尼亞青年宮舉辦了攝影和書畫展,內容記錄了羅馬尼亞華僑華人的生活和中羅兩國之間各種交流活動,以及旅羅華僑華人用鏡頭記錄的羅馬尼亞美麗風光和國內的發展成就、秀麗山河、民間藝術等內容。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清華大學開幕 三大獎項全部揭曉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大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高鴻鈞等出席並致辭。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清華園,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幕式現場石加東攝陳旭代表學校向出席大會的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各位獲獎學者表示誠摯的祝賀。
  • 2019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新聞—科學網
    25日,以題為「遺傳學:技術創新與協同發展」2019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海內外華人遺傳學家就人類遺傳與表型組學、生殖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植物遺傳與農業科學、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基因編輯與前沿技術等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把脈國際遺傳學發展趨勢。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在開幕式上致辭。
  • 七國大使館與聯合國諮商組織主辦 第十屆全球水資源論壇閃耀墨爾本
    代辦兼公使銜參贊瑪凱琦閣下致辭圖3:大會共同主席、澳大利亞聯邦維多利亞州議會上議院議員布魯斯·阿特金森致辭圖4:澳洲中華總商聯合會第一主席、大會執行副主席盧健誠致辭圖5:第十屆全球水資源論壇大會現場大會執行主席、聯合國水行動十年國際高級別會議指導委員拿督斯裡吳達鎔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 專家:時間是和平統一的朋友,時與勢在大陸這邊
    來自大陸對臺研究機構、團體、院校的約110位專家學者以「增進臺灣同胞和平統一認同」為主題,圍繞兩岸關係新形勢、臺灣民情新變化、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等議題展開探討。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新冠肺炎疫情又給兩岸交流合作增添許多障礙。
  • 2018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8年12月8日,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新時代、新作為:中國公共關係的全球實踐。」、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會長,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到會總結講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到會致辭,充分肯定公共關係專業知識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和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利時王國駐華大使馬文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等貴賓到會分享;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會長、原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員程寶山中將出席大會;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平致歡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