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輸入阻抗選1MΩ還是50Ω的詳細解析

2020-11-21 電子發燒友

熟悉示波器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過這樣的困惑:輸入阻抗有1MΩ和50Ω兩種,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一、傳輸線

想要講清楚50Ω的由來,我們需要先講一下傳輸線。電信號實際上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在傳輸線中傳播的。當傳輸線的尺寸不再遠小於電磁波波長時,就不得不考慮這個「波」的特性了。下圖是將一個窄脈衝施加到100m左右的終端短路的網線上時,示波器在信號源端測量到的圖片。可以在其上明顯看出有一個入射波和一個反射波。

當入射波和反射波疊加在一起回發生什麼呢,你的方波信號信號可能就會成這樣。

如何阻止信號反射呢?

就像光要在水面才發生反射一樣,電信號也是在其傳輸介質發生改變的時候才會發生反射,為了避免傳輸線上發生反射,就出現了均勻傳輸線,如PCB微帶線,同軸線等,他們介質均勻,任何一點橫截面幾何結構相同,這樣就可以保證電信號不會在傳輸線內發生反射了。

但是信號一旦來到傳輸線終點,豈不是還是要發生反射麼?

其實只要保證信號的瞬時阻抗不變,同樣也不會發生反射。瞬時阻抗就是電信號在傳輸線上某一點所受的阻抗,經過研究發現均勻傳輸線的瞬時阻抗是個純阻性的,與頻率無關,就像個電阻,而且瞬時阻抗只與傳輸線的幾何結構和填充材料有關,所以又叫做特性阻抗。既然瞬時阻抗像電阻,那我們就給負載並聯一個電阻,讓其阻值和特性阻抗相等,這樣信號就不會反射回來,而是被電阻吸收。您的電路也就清淨了。這種方法叫做終端匹配。

二、著名的50Ω

特性阻抗大小會影響信號傳輸功率、傳輸損耗、串擾等電氣性能,而其板材和幾何結構又影響製造成本,這種情況只能找一個折中值。而50Ω正是同軸線的傳輸功率、傳輸損耗以及製造成本的一個最佳平衡點。所以大多數高速信號都會採用50Ω特性阻抗系統,形成標準並沿用至今,成為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阻抗標準。比如常見的PCIE,其單端阻抗就是要求是50Ω。

這就是這個50Ω的由來,也是因為如此,示波器上才會有個50Ω阻抗檔位。其作用就是用來匹配50Ω系統中的傳輸線。

三、示波器的負載效應

有朋友可能會有疑惑,按上面的論述,豈不是50Ω的匹配比1MΩ的匹配要好,那還要1MΩ阻抗幹什麼呢?這就涉及到了示波器的負載效應問題了。

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歷,調試一個有問題的電路,想看看波形,結果接上探頭電路就正常了,拿開探頭電路就又出問題。這就是負載效應引起的。示波器本身是有輸入阻抗的,用示波器測量的同時,也不得不將這部分阻抗並聯到電路中。

先以示波器在1MΩ阻抗模式為例,其大致可以等效成是1MΩ和一個十幾pF的電容並聯在一起的形式。

這個1MΩ是示波器的規範。而電容是我們並不想要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寄生參數。在DC和較低頻時,1MΩ起到主導地位。而當頻率超過10MHz以後,電容會成為主要的負載。由於這兩個參數的引入,就會使得測量時的信號與原信號有差異,從而使測量結果出現誤差。那麼差異有多大呢,這也要取決於您的被測電路的輸出電阻和負載。就按上圖的例子來說。根據戴維寧定理,可變為:

從示意圖上可以看出,低頻信號的差異主要是戴維寧輸出電阻Re與1MΩ的分壓決定,而高頻時,則需要再加上Re與16pF容抗的分壓。

經計算可知,如果Re的值是10Ω,而信號的頻率是200MHz,則示波器的負載效應會造成-0.2dB左右的偏差。而如果您系統的Re是25Ω,那麼這個偏差會達到-1dB。所以如果測量高頻信號,建議使用10:1無源探頭進行測量,因為其寄生電容要比示波器低,通常只有9pF左右的寄生電容。而1:1無源探頭通常會有60pF的寄生電容,不能用於測量高頻信號。如果10:1探頭仍然不能滿足您的需求,就要選擇寄生電容更小的高頻有源探頭進行測量了。

如果使用50Ω阻抗檔位進行測量會如何呢?

以Re是25Ω為例,信號將從直流開始就被衰減,而且衰減超過-3dB。這時信號就已經被判定為失真了。所以示波器進行50Ω匹配後就不能繼續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對系統進行測試了。當被測源是一個無載信號源(比如信號發生器),這個信號本身並沒有終端匹配電阻,如果我們採用1MΩ阻抗或者探頭進行測量,就會在傳輸線終端產生反射,從而幹擾到測量信號,而這時就需要採用50Ω阻抗檔位,示波器內部的50Ω電阻可以吸收掉傳輸線的信號,讓反射波降到最小,從而對信號進行準確測量。測試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四、示波器測量與50Ω相關的注意事項

1MΩ阻抗和50Ω阻抗檔位的設計出發點是不同的,1MΩ檔位的出發點是為了讓示波器擁有較小的負載效應,可以「安安靜靜的」做個旁觀者。而50Ω檔位則是為了消除傳輸線上的信號反射,將傳輸線影響降到最低。選擇何種阻抗檔位,需要根據實際測量情況而定:

1、當被測信號是一個無負載信號(如信號發生器),且採用50Ω特性阻抗同軸電纜與示波器相連接時,則需要使用50Ω阻抗檔位。

2、當被測信號是一個板載信號,有自己完整的終端接收系統時,則需要使用1MΩ阻抗檔位直接測量或者使用探頭測量。

3、配合探頭測量時,需要注意無源探頭都需要使用1MΩ阻抗檔位,有源探頭則需要根據探頭要求進行匹配,一般來說高頻探頭要求50Ω阻抗檔位,低頻探頭要求1MΩ阻抗檔位。

4、使用無源探頭時需要注意,1:1探頭通常只有6MHz的帶寬。想要更高頻率,需要選用帶衰減的無源探頭。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在非50Ω環境中捕獲波德圖的示波器
    但是,很多網絡分析儀用於連接待測設備的輸入埠通常為固定的 50Ω或75Ω低阻抗。為了能夠測量 50Ω或 75Ω 以外環境中的有源與無源電路,可以用放大器對分析儀的輸入端作緩衝,放大器對待測設備呈高輸入阻抗,並以低輸出阻抗匹配網絡分析儀的輸入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4938.htm
  • 對於高輸入阻抗和低輸出阻抗的詳細解析
    打開APP 對於高輸入阻抗和低輸出阻抗的詳細解析 發表於 2018-01-15 10:32:51 二.低輸出阻抗可以驅動長的訊號線及電容量較大的負載,以音響用前級為例;前級的輸出阻抗在與訊號線結合後,輸出阻抗加上訊號線本身固有的電阻與電容會形成一個RC濾波的網路,當輸出阻抗愈高時,則經過訊號線後的訊號,其高頻端的滾降點就會越低,反之則愈高。你應該不會希望高頻滾降點移進耳朵聽得到的音頻範圍吧?所以遇上電容量大的訊號線,你還是選一部輸出阻抗低一點的前級較為保險。
  • 高中數學創新微練—函數y=Asin(ωx+φ)的綜合應用
    (2)當y→y+m時,若m>0,則圖像向上平移m個單位長度;若m<0,則圖像向下平移|m|個單位長度。 (3)當x→ωx(ω>0)時,則其橫坐標變為原來的 1/ω 。(4)當y→ky(k>0)時,則其縱坐標變為原來的k倍。
  • 利用Cadence PCB SI分析特性阻抗變化因素
    R = ρL / S [Ω]  (S:橫截面面積[m2],L:導體長[m],ρ:金屬(銅)的電阻率[Ω*m])。在高頻頻域範圍內的話,根據表面效果和集合效果的影響,集中在導體表面電流流動,會使上面公式中的阻值變得更大。2.1.2 電容C  電容C是指積蓄在導體間電荷的量。
  • 為什麼示波器阻抗偏偏是1M和50歐?
    用過示波器的看官都會發現,帶寬超過200M的示波器大多會有兩種輸入阻抗可供選擇。一種是常見1MΩ,一種就是本文的主角50Ω。
  • 高考加油,函數y=Asin(ωx+φ)有關的題型
    >B.3π/8C. π/4D.π/8解:將函數f(x)=cosx(sinx+cosx)﹣1/2=1/2·sin2x+(1+cos2x)/2﹣1/2=√2/2·sin(2x+π/4) 的圖象向右平移再根據所得函數是奇函數,則π/4﹣2φ=kπ,k∈Z,則φ的最小正值為π/8,故選:D.考點分析: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變換.
  • 吳國平:高考數學110分必會熱點-函數y=sin(ωx+φ)的圖象及應用
    典型例題分析1:已知函數y=Asin(ωx+φ)+n的最大值為4,最小值為0,最小正周期為π/2,直線x=π/3是其圖象的一條對稱軸,若A>0,ω>0,0<φ<π/2,求函數的解析式.
  • 20、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及應用
    相關結論考點自測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及變換 求函數y=Asin(ωx+φ)的解析式函數y=Asin(ωx+φ要點歸納小結1.由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確定A,ω,φ的題型,常常以「五點法」中的五個點作為突破口,要從圖象的升降情況找準第一個「零點」和第二個「零點」的位置.要善於抓住特殊量和特殊點.
  • 示波器輸入耦合方式解析(及示波器輸入通道)
    打開APP 示波器輸入耦合方式解析(及示波器輸入通道) 發表於 2017-11-13 14:02:15   一、輸入通道選擇   輸入通道至少有三種選擇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雙通道(DUAL)。
  • 示波器探頭基礎入門指南(下)
    與示波器一樣,大多數探頭的帶寬與上升時間滿足0.35公式,即:Trise = 0.35/BWprobe示波器+探頭測量系統的上升時間則滿足以下公式: 2.3 輸入阻抗探頭一般都標註了輸入阻抗值,從50Ω至10MΩ甚至更高。探頭的輸入阻抗會嚴重影響探頭的負載效應(將在第三節中詳述)。
  • 電化學阻抗譜的應用及其解析方法
    特別是近年來,由於頻率響應分析儀的快速發展,交流阻抗的測試精度越來越高,超低頻信號阻抗譜也具有良好的重現性,再加上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對阻抗譜解析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使我們能更好的理解電極表面雙電層結構,活化鈍化膜轉換,孔蝕的誘發、發展、終止以及活性物質的吸脫附過程。
  • 正弦穩態電路詳細解析:正弦穩態電路的定義,正弦穩態電路電路解析
    打開APP 正弦穩態電路詳細解析:正弦穩態電路的定義,正弦穩態電路電路解析 發表於 2017-05-05 10:06:36    正弦穩態電路定義
  • 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介紹及測量方法
    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生產的VHF波段的射頻功率管2SC2630的輸入輸出阻抗的數據為:Zin=0.8+j1.2 Ω,Zout=1.5-j0.6 Ω,@Po=60 W,VCC=12.5 V,f=175 MHz。又如工作在VHF波段的射頻功率管2SC1971的輸入輸出阻抗的數據為:Zin=0.8+j3.2 Ω,Zout=6.2-j3 Ω,@Po=6 W,VCC=13.5 V,f=175 MHz。
  • 從儲能、阻抗兩種不同視角解析電容去耦原理
    時,此時容性阻抗矢量與感性阻抗之差為 0,電容的總阻抗最小,表現為純電阻特性。該頻率點就是電容的自諧振頻率。自諧振頻率點是區分電容是容性還是感性的分界點,高於諧振頻率時,「電容不再是電容」,因此退耦作用將下降。
  • kv還是kV ? mΩ還是MΩ? 傻傻分不清?
    千克是KG還是kg?電壓是kV還是KV?
  • 示波器測量頻率的兩種方法
    2.李薩育圖形法測頻率將示波器置X-Y工作方式,被測信號輸入Y軸,標準頻率信號輸入「X外接」,慢慢改變標準頻率,使這兩個信號頻率成整數倍時,例如fx:fy=1:2,則在螢光屏上會形成穩定的李沙育圖形。李薩如圖的形狀不但與兩個偏轉電壓的相位有關,而且與兩個偏轉電壓的頻率也有關。用描跡法可以畫出ux與uy的各種頻率比、不同相位差時的李沙育圖形。
  • 梳理Ω-3脂肪酸功能研究最新進展
    果然不出所料,具有正常的Cav-1蛋白但缺乏Mfsd2a的小鼠表現出較高的轉胞吞作用和具有洩漏的血腦屏障。Cav-1是一種形成胞膜窖所需的蛋白。然而,同時缺乏Mfsd2a和Cav-1的小鼠表現出較低的轉胞吞作用和具有不能夠滲透的血腦屏障。
  • 示波器探頭分類及詳細介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639.htm一.示波器探頭簡介示波器探頭是在測試點或信號源和示波器之間建立了一條物理和電子連接;實際上,示波器探頭是把信號源連接到示波器輸入上的某類設備或網絡,它必須在信號源和示波器輸入之間提供足夠方便優質的連接
  • RLC串聯諧振電路解析,RLC串聯諧振仿真
    2) U=|z|*I   RLC串聯諧振原理說明:      圖示RLC串聯諧振電路有選頻特性:當輸入端接幅度恆定的正弦交流電壓源Uin時,若改變Uin的頻率,輸出Uout的信號幅度會隨著輸入信號頻率的改變而改變,變化趨勢如右圖所示:當Uin的頻率為某頻率fo時Uout幅度達到最大,當Uin的頻率遠離fo時,Uout的輸出幅度值會遞減。
  • 示波器在測試電源紋波/噪聲上的應用
    以下幾點會影響到電源紋波/噪聲測量的準確性:1,示波器的底噪和量化誤差2,使用衰減因子大的探頭測量小電壓3,探頭的GND和信號兩個探測點的距離過大4,示波器通道的設置(50Ω和1MΩ,直流耦合還是交流耦合)1 對儀器的要求示波器參數要求:支持帶寬限制或數字濾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