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批准通知》,經過對133項申報項目的評審協商,最終共有30項入選。鄭州大學藥學院魏勇軍博士申請的"發展對抗病原菌感染的新武器——新抗菌化合物的挖掘與合成及石墨烯包裹納米顆粒抗菌體系的建立"項目獲批資助。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STINT)的雙邊工作計劃,雙方共同資助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之間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含小型雙邊研討會)項目。該項目無領域限制,中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40萬元/項(本項目無間接費用),瑞方資助強度為不超過60萬瑞典克朗/項。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近年來,學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制定融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方案,構建創新驅動發展體系。五年來,學校先後承擔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課題154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計1628項。
學校在神舟系列太空人出艙面窗關鍵防護裝置研究、磁約束熱核聚變基礎理論研究、車用燃料乙醇生產的關鍵技術及開發應用研究、非開挖工程技術和裝備、"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製備技術、苯選擇加氫制環己烯催化劑和催化工藝、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生物遺傳與表觀遺傳研究、植物油菜素內酯研究、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隋唐史研究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含科普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
2020年,鄭州大學繼續大力實施基礎研究培育戰略,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60項,較去年增長55項,獲批直接經費16084萬元,較2019年增加3275萬元,首次獲批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流域中原城市群重點行業固廢協同利用集成示範" 和"醫養結合服務模式與規範的應用示範"獲批立項。
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52項,其中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4項,年度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12位,青年項目立項數排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第3位。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餘麗教授的著作《網際網路國際政治學》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這是該獎項自1995年評選以來河南省內高校首次獲得一等獎,實現了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歡迎關注"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百家號,獲取關於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鄭州大學的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鄭州大學官網、官微、青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