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 無限健制
花崗巖也成抗病毒「神藥」?雙黃連好歹能吃,一塊大石頭能幹啥?
席捲全國的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個月,在這40多天的時間裡,我們見證了無數充滿人性光輝的正能量瞬間,但也目睹了不少疫情中揭示的亂象與陰暗面。無法否認,災難的發生總是具有兩面性,令所有人在振奮與感動的同時,也要有冷靜的反思。
在種種亂象中,給眾多網友留下極為深刻印象的,就是國內層出不窮的各種疫情謠言,從過往諸多案例來看,在謠言迅速傳播的情況下,包括媒體、普通網民甚至是一些官方部門都無法將自己置身世外,有意或無意的成為謠言的製造者、傳播者,最終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經典」偽科學謠言——「抽菸可以預防冠狀病毒」
具體來看,很多謠言都是可以輕鬆識破的荒誕段子(但也騙了不少人),諸如「抽菸可以防肺炎」、「放炮可以殺菌消毒」、「養寵物可以防肺炎」等等;但也有部分謠言都開始為自己披上「偽科學」的外衣,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諸如「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防病毒」、「雙黃連可以防病毒」等等,它們要麼是打著專家的名義胡編亂造,要麼就是對官方報導進行曲解。
▲原本報導是「抑制」,在一些人看來就是「預防+特效藥」...
就拿「雙黃連可以抑制病毒」這條謠言來說,原本官方報導是「可以抑制病毒」,卻被很多民眾理解為類似於疫苗一樣,吃了就可以不然病的「神藥」,導致部分地區藥店出現哄搶雙黃連的「熱鬧」場面,一時成為全世界的笑談。
▲前幾天進入藥店搶購雙黃連的民眾
謠言引發的諸多亂象,成為了國內外不少「大V」、網民論證「中國人愚昧無知」、「盲目跟風」論點的最新「素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公眾對新冠肺炎了解的加深、各家媒體紛紛開闢專門的「闢謠頻道」、有關部門信息透明度的提升等諸多措施多管齊下,謠言傳播的亂象的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正所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按下葫蘆浮起瓢」,中國防疫形勢剛剛出現轉機,世界多國的境遇卻變得危險起來,現在是時候輪到韓國、日本、義大利等等發達國家地區的民眾應對「比病毒更可怕」的謠言了。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很多發達國家地區的民眾在面對謠言時的表現,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甚至比中國部分民眾表現出的「愚昧」,還要迷惑百倍,令人「大跌眼鏡」….
第一類迷惑行為就是群體性搶購某種商品,這在疫情中全球各地普遍發生,根據目前的媒體報導來看,搶購熱潮已經不僅局限於中國一些省份,而是已經擴散至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諸多發達國家與地區。
實話說,無論是何種災難降臨,民眾搶購物資的行為都是一定會發生的,箇中緣由倒也不難理解,受災情影響各地物流受阻,部分地區的食品等生活用品必然得不到持續的補充,民眾囤積一些以備不時之需,倒也無可厚非。
▲美國多地民眾排隊購買物資
不過本次疫情中一些國家地區搶購的東西就很有「迷惑行為」的味道了,它們既不是食物,也不是口罩、消毒水,而是——如廁用的衛生紙....
搶購衛生紙的熱潮首先發生在受疫情影響較早的港臺地區,在2月初,中國臺灣地區就出現了「衛生紙將會短缺,趕快囤貨」的謠言,在這些謠言的蠱惑下,很多臺灣民眾紛紛湧入各大超市賣場,搶購衛生紙。臺灣地區「有關部門」和各大媒體趕忙出來闢謠,但也是無濟於事,很多超市的衛生紙貨架被席捲一空,不得不掛出「已售罄」的免戰牌來。
很快,這股「不正之風」馬上吹到了香港地區、新加坡,同樣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加入「搶紙」大戰,不過行為比臺灣地區要激烈許多。
▲香港市民搶購廁紙上演「全武行」
很多不和諧景象也出現了,一些市民把「高素質」的標籤扔到九霄雲外,為了一捲紙加塞插隊、撕打成一團。
▲因為搶廁紙進監獄,也是夠奇葩
甚至還有歹徒持刀搶劫超市送貨員的衛生紙....讓當地忙著闢謠的政府媒體頗為無奈。
▲日本民眾排隊購買衛生紙
事實證明,人會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是無法避免的,隨著疫情在日本、韓國等國的擴散,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也開始搶購衛生紙,其中屬日本民間反應最為強烈,近日很多日本藥妝店、超市也出現了民眾排長隊買紙的現象,很多貨架亦被「搬空」。
▲日本導演竹內亮發微博吐槽此事
一些商家不得不出臺限購措施規定「一人只能買一袋紙」(後來規定一家只能買一袋),即便如此,很多店的紙也都暫時缺貨了。
▲掛出「售罄」牌的日本商家
為啥這些地方的民眾都盯上了廁紙呢?因為這些國家地區都流傳著這樣一則謠言:「當地的廁紙大多都進口自中國大陸,受疫情影響大陸的生產廠家可能要停工了,所以未來廁紙會出現短缺」....
具體內容可能有所差別,但大體上謠言都是如出一轍,各地在「原版謠言」基礎上也對其進行了「再加工」,例如日本網上就有傳言說「口罩的原材料與廁紙是相同的,中國廠家都去做口罩了,廁紙產量肯定下降了」云云....
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日本就有網友闢謠稱,日本的廁紙98%都是日本製造的。從中國進口的廁紙原料只有大概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階段廁紙儲備也很充足,並不會出現貨品短缺的情況;
另外,廁紙和口罩不可能共用一種原料,口罩主要原料是無紡布,廁紙的主要原料為短纖紙漿,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更何況....他倆使用的部位都是天差地別,能用一樣的原料嗎?
▲澳大利亞某超市,兩家人為了幾捲紙大打出手
道理雖說是簡單通俗易懂,但民眾聽不聽就是另一回事,現在日本的廁紙依舊熱賣,「搶紙大戰」也已經蔓延至澳大利亞、美國等西方國家。
▲美國Costco超市的貨架空空如也
部分網友說在美國商店內搶購物資的以東亞面孔居多
但單靠人數不多的亞裔移民是很難讓諸多超市出現如此場景的...
當然,搶購的熱潮也伴隨著諸多不文明行為——群毆、插隊、爭吵....看來,在疫情結束前,很多國家的廁紙也要在口罩、消毒水之後,成為一種「硬通貨」了。
▲美國超市內的「搶紙大軍」
至於網絡上出現的「美國民眾搶購槍枝」的新聞,軍武菌表示看看就好,現在沒有任何官方信息證實美國部分地區槍枝銷量出現上漲。
▲原報導中的圖,是由一張2012年拍攝的圖片與超市貨架合成的
而最早報導此事的文章中提及的槍店已經倒閉,很多所謂「現場圖片」都是洛杉磯騷亂、卡特裡娜颶風時期的老圖,所以嘛....大家懂得,看新聞注意鑑別、保持理智,才能不被流言「帶節奏」。
▲這張圖是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時拍攝的
第二類迷惑行為,是偽科學觀點的泛濫,其實所謂的「偽科學」就是披著科學外衣的「謠言」,他們大多都以某種真實存在的科學理論、或者某位專家作為」幌子「,將這些理論、觀點篡改或濫用,且往往能夠自圓其說,不僅對大爺大媽」有效「,可能還會把很多年輕人、高學歷人士也忽悠了。
這裡就不得不再拿日本舉個反面例子,3月3日就有日本媒體報導,隨著疫情蔓延,日本網絡上出現了「花崗巖對冠狀病毒有效」、「可以殺菌」的說法。有網友稱,花崗巖是對抗病毒的「能量石」,只要在泡澡時把這些石頭放入浴缸中,就可以預防肺炎、消毒殺菌。
▲日本網絡上售賣的花崗巖
說句實話,軍武菌覺得,相比於國內關於新冠肺炎的各種偽科學謠言,這個偽科學謠言的「level」並不怎麼高,可能連容易上當的大爺大媽都不會信,無需媒體闢謠頻道出馬,自然消失在信息汪洋裡。
然而日本一些民眾卻很認同這種說法,在謠言出現於網絡後,很多電商賣家開始售賣花崗巖,標價在800日元到12000日元之間(約合人民幣52元-775元),很多店的「石頭生意」很火熱,甚至是標價5000日元的「高檔」花崗巖(折合人民幣322元)也售罄了....
▲一個敢賣,一個敢買
更令人不解的是,雖然日本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導,也有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專家、機構出面闢謠,但日本疫情中的「石頭生意」並沒有受到阻礙,據說已經有商家盯上了玄武巖,因為「玄武巖比花崗巖效果更好」....這時就要引用一位中國吃瓜網友的吐槽了:「全世界都在笑話中國人搶雙黃連,可雙黃連好歹是藥能吃啊.....」
▲日本商家銷售的「防病毒牌」
似乎還有中國商家準備將其引入國內,也收一波智商稅...
話說回來,雖然用石頭抗肺炎很搞笑,但這並不是最搞笑的「偽科學」,除此之外,日本民間還有諸如「抗病毒令牌」、「乳酸菌抗肺炎」等等偽科學論調,還有俄羅斯車臣地區民眾集會吃野韭菜抗肺炎、印度官員宣稱喝牛尿抗肺炎等等.....
▲印度從官方到民間迷惑行為太多
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十幾天前,軍武菌曾在網絡上看到一則網友對當時國內謠言泛濫現象的諷刺:「現在只要有人說XX能抗肺炎,就會有人去搶。」當時想想還挺魔幻的,現在看來,這位網友還真是「大預言家」,隨著疫情在多個國家的持續發展,哪個東西又會被戴上「抗病毒」的皇冠,受到眾人的追捧膜拜呢?
不難看出,無論是謠言、搶購熱潮還是偽科學等諸多亂象,它們的出現並沒有明顯的規律,亦沒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民素質高低的區別。這就讓網絡上流傳的中國出現謠言是因為「民眾愚昧」、「國民素質低」等自我矮化的言論不攻自破了。
軍武菌覺得,之所以這些亂象在全世界各國都會發生,很大原因是因為人的本能:人在危機發生後有一種天生的能動性,所有人都希望做出行動,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危機,同時也能得到群體的認同。然而行為本身的科學性、正確性卻在很多時候被忽略,在這種情況下,誰先站出來發表觀點、帶頭行動,誰就可能成為億萬人效仿的對象。
▲搶購、買石頭等等行為,都是人主觀能動性的表現
也是在恐慌情緒驅使下的本能反應
廁紙也好,花崗巖也罷,都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與寄託而已
此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所有人面對未知事物,都會產生恐懼,這是天生的、必然的。在恐慌情緒支配下,絕大多數民眾(尤其是物質條件不富足的普通民眾)首先尋求的是心理的安慰與情感寄託,而不是考慮物品、行動的實用價值。
因此,社會才會出現「雙黃連防肺炎」、「花崗巖防肺炎」、「韭菜防肺炎」等等令人哭笑不得的謠言。所以說,在這些問題上,並沒有什麼你是發展中國家,我是發達國家的明顯劃分,全世界人民天下大同,咱誰也別笑話誰。
最後軍武菌還要說一句,人在災難中表現的能動性與尋求心理安慰的初衷,應當被肯定,也無法被外力消除。但這些心理變化,需要官方部門、科學理論的正確引導,才能將不理性的恐慌轉化成真正對防疫有效的擔憂與關注。
▲中國的經驗教訓已經表明
民眾恐慌情緒的轉變取決於官方信息發布的及時、透明程度
而目前英國、美國等國家選擇對疫情進行「模糊報導」
很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恐慌,為謠言傳播提供土壤....
然而,目前一些國家停止播報實時數據的做法,無疑會加劇非理性恐慌的擴散,很可能為謠言與偽科學的滋生提供「優質土壤」,這是目前所有受疫情影響國家都應當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