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站到貨運飛船:「手可摘星辰」不是夢

2020-10-30 光明網

夜幕降臨,仰望星空,不自覺地被深深夜空吸引,若是能夠飛到浩瀚宇宙,是否能夠觸碰到那些亮晶晶的星星點點呢?從古至今,許多富有浪漫情懷的人都抒發過這樣的情感,今天,載人太空飛行器實現了人類的太空夢,它載著航天員在太空中「摘星辰」。

從古到今

許多人都深懷「航天夢」

載人太空飛行器包括載人飛船、太空梭、空間站等,它們不僅能夠帶著航天員進入太空,而且搭載了各種實驗儀器和物資,能夠用於太空探索、開展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在軌維修和燃料補給等。

挑戰者號太空梭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的太空生活所需不少,載人太空飛行器能夠帶的那點有限的物資很快就被消耗光了。怎麼辦呢?於是,出現了貨運太空飛行器。

貨運太空飛行器是用來在天地之間運送貨物的。它擁有較大的貨艙體積,攜帶更多貨物,可以定期補給食品、燃料、儀器設備等物資、協助提升空間站軌道等。

我國於2017年4月首次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就攜帶了6t左右各種生活物資及設備儀器等物品。而以往發射的神舟飛船,僅能攜帶300kg的物品。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模擬圖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蘇展開了激烈的「太空競賽」,載人航天是主要競爭內容。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載人飛船完成太空之行,蘇聯成為世界上首個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在太空競賽中初戰告捷。

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此後,蘇聯於1965年3月18日發射了載有2名航天員的上升-2飛船,航天員列昂諾夫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艙外活動,實現了載人航天又一技術突破。

航天員列昂諾夫

完成世界上首次艙外活動

與此同期,美國發展了水星號載人飛船、雙子座載人飛船。1966年3月16日,美國發射雙子座-8飛船,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在這次飛行中手控操作完成世界上首次空間交會對接,這是載人航天史上的又一裡程碑。

從雙子座-8飛船

看世界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阿波羅-11飛船在月球上軟著陸,首次在月表留下人類的足跡,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阿波羅11號航天員登陸月球

自此後,阿波羅計劃共進行了12次載人航天飛行,6次登月,共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面。不僅趕超蘇聯,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確立了美國在航天及其他相關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阿波羅計劃標誌

放棄了載人登月的蘇聯於1971年4月19日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空間站。1971—1982年,蘇聯發射了7個禮炮號空間站,開展了空間生命科學、對地觀測、天文觀測、植物生長實驗等應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進展。

禮炮1號空間站模擬圖

1986年,蘇聯開始在軌建造和平號空間站,該空間站是世界上首次採用艙體組合式構型的空間站。在軌運行15年間,共有俄羅斯、美國、日本等12國航天員到訪,開展了大規模空間應用。

和平號空間站

除了空間站,蘇聯還研製並發射了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這成為了俄羅斯/蘇聯載人航天計劃中重要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和貨物運輸系統。

聯盟TMA飛船

1972年1月,美國開始研製太空梭,作為部分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器,有效載荷近30t,成為航天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歷史上共有5架太空梭執行過飛行任務,它們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

從第一架於1981年4月12日發射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到2011年7月完成謝幕之旅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結束了它30年的飛行旅程。30年中,5架太空梭成功完成133次飛行任務,共飛行852人次,運送了1750t貨物,完成了2000多項科學實驗。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20世紀90年代,航天大國開始進行合作。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加拿大等國共同參與建造了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耗資超千億美元,是當今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技術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長期在軌載人太空飛行器。

建造中的國際空間站

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第一個艙段——俄羅斯研製的曙光號艙發射升空,拉開了國際空間站建造的序幕。2011年,國際空間站完成組裝。按照計劃,「國際空間站」將運行至2020年以後。

曙光號艙段

2012年5月,美國商業貨運飛船——龍飛船成功執行首次國際空間站驗證飛行任務,擴展了國際空間站的貨物運輸手段。

商業貨運飛船——龍飛船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正式立項。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帶著航天員楊利偉成功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俄羅斯和美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這次任務中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了太空出艙。2012年6月16日和2013年6月11日,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將6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分別與天宮一號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

航天員翟志剛

完成中國首次太空出艙

神舟九號實現了與天宮一號的載人手動交會對接,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中進行了太空授課。標誌著我國已經擁有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

航天員王亞平

進行太空授課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載人航天任務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開展了多項空間應用與試驗。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

向地面打招呼

在空間站方面,我國已完成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的發射。2011年9月29日,中國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期間,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進行了多次交會對接任務並開展多項實驗。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之後,它分別與神舟十一號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對接並開展多項應用和試驗,為建造空間站做準備。2019年7月19日,天宮二號受控離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目前,中國空間站工程全力備戰,力爭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將長期在軌運行十幾年,期望保證航天員在空間站駐留一年以上。讓我們共同期待!

中國未來空間站模擬圖

素材來源:《世界太空飛行器大全》

來源:中國航天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相關焦點

  • 讓人叫絕的星辰詩:手可摘星辰,滿船清夢壓星河,句句巧妙輕靈
    下面講講我心中的星辰詩之最。最具想像力: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的詩,永遠不會讓人失望,他是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無數人提起詩詞時都不會忘記的詩仙,李白以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筆法,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包括《夜宿山寺》這首簡單的五言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手可摘星辰
    剛抬頭看星,想到李白的詩句,手可摘星辰,伸出手來,仿佛真的能夠到星星,可以摘一顆下來。多久沒有靜靜地仰望星空了呢?
  • 不溫不火的《手可摘星辰》,森林影畫摘的是哪顆星?
    顯然現實中沒有任何遊戲能夠達到《手可摘星辰》劇中的效果——一旦進入就是另一個現實世界,比《頭號玩家》中的虛擬實境世界更逼真,堪比《黑客帝國》中的矩陣。但劇中的道具、場景設計卻非常隨意,歷夏戴上一個VR眼鏡就陷入「昏迷」狀態進入遊戲,比腦後插管的未來科幻世界還科幻。
  • 《手可摘星辰》即將收官,又一部甜寵劇將襲,男女主都是老熟人了
    說到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相信很多網友也都有看到由何花、羅一航合作主演的暖萌甜寵劇《手可摘星辰》吧?自該劇上線播出至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劇集也接近了尾聲,即將迎來收官。《手可摘星辰》主要向觀眾們講述了現代「職場菜鳥」歷夏(何花 飾)作為內測玩家進入新開發遊戲,選擇挑戰「very hard」模式的她陰差陽錯地成為專職倒夜壺的宮女,變身徹徹底底的「低配玩家」。
  • 走向星辰大海!空間站建造任務全力備戰
    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驗證了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為「第三步」空間站研製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手可摘星辰:航天員在太空徒手釋放衛星解析
    徒手釋放衛星入軌,手可摘「星」辰的方式讓人們驚嘆科技進步的同時,也為嚴肅的航天活動增添了一絲浪漫色彩。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造衛星的入軌方式都是由運載火箭將其送入預定軌道,其大致可劃分為直接入入軌、滑行入軌、過渡入軌3種。
  • 手可摘星辰是根據哪部小說改編 作者冰瑟代表作品資料簡介
    手可摘星辰是根據哪部小說改編  《手可摘星辰》是根據超人氣小說兼漫畫《深宮醜女》改編而成的,《深宮醜女》是2012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冰瑟。  目前《手可摘星辰》已經官宣定檔了,將於3月4日在芒果臺正式開播。《手可摘星辰》由「最美孟婆」何花與新晉演員羅一航擔綱男女主角。  從曝光的「戀愛開掛」版預告片中可以看到,《手可摘星辰》整體風格浪漫歡脫,趣味性極強。劇情上,被困遊戲世界的歷夏通過解鎖「廚藝天下無敵」的技能點,成功吸引了楊墨的注意,「腹黑皇帝」魅力開撩,高能追愛。
  • 《手可摘星辰》正在熱播,女主又一古裝劇來襲,事業上火力全開!
    最近一部職場菜鳥劇《手可摘星辰》的討論熱度相當的高,這部甜蜜的又搞笑的愛情劇實在是讓人太上頭了,最近芒果TV上這部劇可是相當的火爆。雖然兩位主演在眼圈的名氣都不是很大,但是這部劇的題材非常的輕鬆加搞笑,兩人現在可以說是在觀眾面前刷了個臉熟了,其實女主何花應該有不少人熟悉,之前在《靈魂擺渡》中的表現還是讓大家非常驚喜的,這個「孟婆」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 巡天光學艙可獨立對接貨運飛船,天宮空間站新技能
    天和核心艙天宮空間站由天和一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Ⅰ、夢天號實驗艙Ⅱ、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組成基本型,今明兩年是在軌建造的密集發射期,總計安排了11次發射任務,再有三個多月天和一號核心艙將由長徵5B遙二運載火箭自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升空
  • 「太空牛車」送貨四十載不斷:俄羅斯「進步MS」系列無人貨運飛船
    對接艙一端與「星辰」號服務艙連接,另一端的對接裝置能與「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和「聯盟」系列載人飛船對接。1噸~1.7噸的垃圾轉移到「進步」的貨物艙中,通常在下一艘「進步」發射的前一天,空間站乘員就會關閉艙口,並啟動解除對接程序。
  • 海拔5200米的夜空星軌,手可摘星辰,好壯觀啊!
    31785462,.海拔5200米的夜空星軌,手可摘星辰
  •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通過出廠評審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近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完成各項研製、生產和測試工作,研製過程技術狀態和質量受控,系統間接口匹配協調,風險識別及控制措施有效,各項功能性能滿足工程總體要求;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產品完成了正樣研製,技術狀態受控,系統間接口協調,科學實驗地面研究與匹配試驗順利。
  •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通過出廠評審
    近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完成各項研製、生產和測試工作,研製過程技術狀態和質量受控,系統間接口匹配協調,風險識別及控制措施有效,各項功能性能滿足工程總體要求;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產品完成了正樣研製,技術狀態受控,系統間接口協調,科學實驗地面研究與匹配試驗順利。評審委員會對兩型飛行器以及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研製總結報告進行了認真審議,一致同意產品出廠。
  • 四年未發射的神舟飛船,新年將來個兩連發,貨運飛船也同樣如此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天並順利回收,是不是意味著我國的載人飛船需要更換之後不再使用「神舟」號飛船了呢?也並不是這樣。新一代載人飛船將來將主要用於載人登月和載人登火(登陸火星)方面的應用,雖然應該也會應用於新一代空間站載人往返,但很可能只在試驗階段應用,我國新一代空間站的航天員往返任務,仍將有神舟號飛船承擔。
  • 人類的星際探索之旅,航天飛船和空間站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隨著宇宙飛船相繼造訪太陽系的幾大天體,人類所能探測到的宇宙空間越來越大,範圍也越來越廣。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成功登陸。1976年「海盜1號」探測器登陸火星。1973年「先驅者10號」探測器抵達木星。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飛躍至冥王星的軌道,但總體來說還沒有飛出太陽系的範圍。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體型更大,既能載人也可載貨,並且可重複使用。此次試驗船將驗證一系列技術,為未來運送航天員往返我國空間站打下技術基礎。深空探測任務返回地球的速度更快,對飛船的結構和防熱性能會帶來更大的考驗。研製團隊採用了全新的防熱材料和防熱結構,耐熱能力相當於神舟飛船的3到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會保證落點精度、保證過載不超過航天員的承受範圍。此次發射還將驗證更加安全的「群傘+氣囊」著陸方式,以及飛船可重複使用的相關技術。此次發射後,研製團隊將對飛船返回後的狀態進行評估和分析。
  • 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同時期全球唯一的空間站。
    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為一個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太空飛行器——深空飛船。
  •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通過出廠評審_新聞中心...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消息,近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中國將接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標。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等主要系統完成出廠評審,標誌著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 美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首次為空間站「送快遞」
    新華社華盛頓12月6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升級版貨運「龍」飛船6日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約2900公斤補給及科研設備。美國東部時間6日11時17分(北京時間7日0時17分),升級版貨運「龍」飛船搭乘「獵鷹9」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升空。大約11分鐘後,飛船與火箭順利分離,繼續飛往國際空間站。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的回收船上。按計劃,貨運「龍」飛船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日13時30分(北京時間8日2時30分)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其自動對接。
  •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好消息:通過出廠評審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官方消息:近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了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一致同意。這也標誌著我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