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磁場?為什麼它是宇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

2020-11-26 品茶講古論道

什麼是磁場?為什麼它是宇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

每個人都知道磁鐵有多麼有趣。作為一個孩子,我們中間誰不喜歡看我們是否可以將我們的銀器粘在一起?那些我們可以安排形成幾乎任何形狀的小磁鐵如何粘在一起呢?嗯,磁性不僅僅是科學實驗的無窮樂趣或有益的源泉;它也是宇宙所依據的基本物理定律之一。被稱為磁性的吸引力發生在存在磁場時,磁場是由磁性物體或粒子產生的力場。它也可以通過變化的電場產生,並通過它施加在其他磁性材料上的力來檢測。因此,為什麼涉及磁鐵的研究領域被稱為電磁學。

定義:

可以根據上下文以多種方式定義磁場。然而,一般而言,它是對磁性敏感的物質施加磁力的不可見場。磁鐵還通過它們產生的磁場相互施加力和扭矩。

它們可以在磁體附近,通過電流或變化的電場產生。它們本質上是偶極的,這意味著它們具有北極和南極磁極。用於測量磁場的標準國際(SI)單元是特斯拉,而較小的磁場以高斯(1特斯拉= 10,000Gass)測量。在數學上,磁場是根據它施加在移動電荷上的力的大小來定義的。該力的測量是一致的洛侖茲力法,其可以被表示為F = QVB,其中F是磁力,q是電荷,v是速度,和磁場是乙。此關係是矢量積,其中F與所有其他值垂直( - >)。

野外線:

磁場可以由從尋北磁極出現並進入尋南極的連續力線(或磁通量)表示。線條的密度表示場地的大小,更集中在兩極(場強的地方),散開並減弱它們從極點越遠。均勻磁場由等間隔的平行直線表示。這些線是連續的,形成從北到南的閉環,並再次環繞。任何點處的磁場方向平行於附近場線的方向,並且場線的局部密度可以與其強度成比例。

磁場線類似於流體流動,因為它們是流線型的並且是連續的,並且取決於觀察到的場的接近程度,出現更多(或更少的線)。場線可用作磁場的表示,允許許多磁性定律(和電磁)被簡化並用數學術語表達。觀察磁場的一種簡單方法是在鐵磁鐵周圍放置鐵屑。這些填充物的排列將對應於場線,形成在極點處連接的條紋。它們也出現在極地極光中,其中可見的光線與地球磁場的局部方向對齊。

學習史:

磁場的研究開始於1269年,當時法國學者Petrus Peregrinus de Maricourt使用鐵針繪製出球形磁鐵的磁場。這些線交叉的地方他稱之為「極地」(參考地球的兩極),他將繼續聲稱所有的磁鐵都擁有。在16世紀,英國物理學家和科爾切斯特的自然哲學家威廉吉爾伯特複製了佩雷格裡努斯的實驗。1600年,他在條約(De Magnete)中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其中他說地球是一塊磁鐵。他的工作是建立磁學作為一門科學所固有的。

1750年,英國牧師和哲學家約翰米歇爾表示磁極相互吸引和排斥。他觀察到,他們這樣做的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否則稱為平方反比定律。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實驗驗證了地球的磁場。隨後是19世紀法國數學家和幾何學家Simeon Denis Poisson創建了第一個磁場模型,他於1824年提出。

到了19世紀,進一步的啟示改進並挑戰了先前持有的觀念。例如,在1819年,丹麥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漢斯·克裡斯蒂安·奧斯特德發現電流會在其周圍產生磁場。1825年,André-MarieAmpère提出了一種磁力模型,其中這種力是由於永久流動的電流迴路而不是磁荷的偶極子。1831年,英國科學家麥可法拉第表明,不斷變化的磁場會產生一個環繞的電場。實際上,他發現了電磁感應,其特點是法拉第感應定律(又名法拉第定律)。

1861年至1865年間,蘇格蘭科學家James Clerk Maxwell發表了他的電學和磁學理論 - 被稱為麥克斯韋方程。這些方程式不僅指出了電和磁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且還說明了光本身是一種電磁波。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電動力學領域進一步擴展。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於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表明,電場和磁場是從不同參考系觀察的相同現象的一部分。量子力學的出現也導致了量子電動力學(QED)的發展。

例子:

磁場的典型例子是由鐵磁鐵產生的磁場。如前所述,磁場可以通過用鐵屑包圍來說明,鐵屑將被吸引到其場線並形成圍繞極的環形結構。更大的磁場例子包括地球的磁場,它類似於由簡單的條形磁鐵產生的磁場。這個場被認為是地球核心運動的結果,它在一個堅固的內核和熔化的外核之間分配,它在地球的相反方向上旋轉。這產生了發電機效應,據信它可以驅動地球的磁場(也稱為磁層)。

這樣的場被稱為偶極場,因為它有兩個極點 - 北極和南極,位於磁鐵的兩端 - 場的強度達到最大值。在兩極之間的中點,強度是其極值的一半,並且延伸到數萬公裡進入太空,形成了地球的磁層。其他天體已被證明具有自己的磁場。這包括太陽系的氣體和冰巨人 -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木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4倍,使其成為任何行星體的最強磁場。木星的月亮木衛三也有一個磁場,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已知的月亮。

據信火星曾經有一個類似於地球的磁場,這也是其內部發電機效應的結果。然而,由於大規模碰撞或其內部的快速冷卻,火星數十億年前失去了它的磁場。正因為如此,人們認為火星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大氣層,並且能夠在其表面保持液態水。

歸根結底,電磁學是我們宇宙的基本組成部分,在那裡有核力量和引力。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磁場發生的地方,不僅是理解宇宙如何形成的關鍵,也可能有助於我們有朝一日找到地球以外的生命。

相關焦點

  • 宇宙學「基本悖論」的三種樣式
    現代的宇宙物理學家對於宇宙學常數有了新的定義,它的物理學含義特指宇宙的「暗能量」,宇宙學常數和暗能量密度符合哲學概念論的「等效原理」。如果宇宙物理學家發現了暗能量密度,那麼他們中的一員、或一個科學小組將成為人們期待的「下一個愛因斯坦」,還有什麼發現能比找到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更令人期待、更讓科學家歡欣鼓舞?
  • 什麼是人擇宇宙學原理?它能否作為科學問題的答案
    人擇宇宙學原理,簡而言之,即謂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包括各個基本自然常數。因為宇宙若不是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它。當我們觀察宇宙時,很難想像所有的行星、恆星、星系,以及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偶然產生的。
  • 物聯網RFID的4個基本組成部分說明是什麼?
    基於RFID的物聯網主要包括5個基本組成部分,分別為電子產品編碼(EPC碼)、識別系統(RFID)、中間件(IOT-Middleware)、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IOT-NS)、物聯網信息發布服務(IOT-IS)。
  • 科普:磁場和電磁效應,發電機為什麼能發電以及什麼是分子
    為什麼磁鐵燒紅了會失去磁性?磁鐵之所以有磁性,是因為其內部電子旋轉運動產的磁效應與外界磁場方向一致。磁鐵能吸引鐵釘,是因為生它在靠近鐵釘時,其磁場使鐵釘磁化,相互間產生吸引力,鐵釘就牢牢地與磁鐵「粘」在一起了。但是,當磁鐵的溫度升高時,它內部的分子熱運動越來越快。當溫度升高到某個數值時,劇烈的分子熱運動完全破壞了電子運動的規律性,這時,磁鐵的磁性就消失了。
  • 宇宙學基本理論之一出現問題,如被推翻,宇宙學的很多理論將落空
    波恩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宇宙學基本理論的懷疑。無論我們在哪裡看,相同的規則都適用於太空中的每一個地方,無數天體物理學計算都基於此基本原理。但是,波恩和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使這一原則受到質疑。如果測量值得到確認,這將使有關宇宙性質的許多假設落空。
  • 「昏昏默默」般的磁場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幾乎每個星球都有磁場
    根據發電機理論,只要天體內部具有旋轉、對流和導電流體,比如地球,其磁場是由於地球外核中熔融鐵、鎳的對流以及整個行星自轉的科裡奧利力作用造成的。任何一種導電體的流動,只要能形成片狀都能成為很簡單的發電機。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什麼是磁場。磁場是描述電流和磁化材料的磁影響的向量場。
  • 什麼是宇宙學?能揭開宇宙的終極奧秘嗎?
    為什麼它有恆星,星系和星系團?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紐約大學的粒子物理學家Glennys Farrar說:宇宙學正試圖為宇宙的本質繪製一幅非常大的圖景。在你理解引力的本質之前,你無法真正解釋為什麼事物是這樣的。其他力對粒子有更大的影響,但重力是行星、恆星和星系領域的主要參與者。艾薩克·牛頓對引力的描述也經常適用於這個領域,但它把空間(和時間)當作一個剛性、不變的背景來衡量事件。
  • 以下( )是空調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以下( )是空調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列印  免費直播丨2019一級造價《交通工程》新教材解讀直播 【多選題】 以下( )是空調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 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它是人類存在的基礎保障是真的嗎
    我們知道通電直導線周圍會有磁場,磁場方向按照右手定則可以判斷其方向,高中物理大家都學過電磁,知道電和磁會相互轉變,而且研究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默認地球有磁場,但是地球的磁場是從哪裡來的呢,會不會也像通電直導線那樣,但是電又從哪裡來的呢?
  • 天文學家:它違背了宇宙學原理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根據宇宙學原理,儘管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系
  • 什麼是正電子?它與電子是如何作用的?
    它們是第一個發現的基本粒子,100多年後,我們仍然知道沒有辦法將電子分開。但究竟是什麼呢?請你描述電子......解釋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在與正電子相互作用時的移動方式。如果你還想解釋為什麼它會像電場,磁場和引力場那樣移動,那就太好了。對電荷的解釋也很好,並解釋為什麼電子具有質量。
  • 電工基礎:磁場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物理量(十七)
    那麼,廢話不多說,大家跟著我的腳步進入這次的學習分享「磁場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物理量」吧。談及磁,它的應用可謂橫跨古今,比電早得多,我國最出名的顯然是聞名世界的司南,也就是現代的指南針,如下圖17-1中所示。
  • 什麼是楞次定律?為什麼它是正確的?
    感應電動勢也是線圈的圈數或匝數「N」產生的效果,原因很簡單,匝數的個數決定了磁場穿過電路的次數。然而,符號代表的是什麼呢?符號象徵著物理學家海因裡希·倫茨(Heinrich Lenz)提出的楞次定律,根據該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是這樣的,即該電流產生的磁場與它賴以存在的磁通量的變化是抵抗的。或者,正如D.J.格裡菲思 (D.J.
  • 現代宇宙學的開端
    我們為什麼存在?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宇宙未來的命運將如何走向?而現代宇宙學的這一切,都要始於愛因斯坦在103年前寫的一篇題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中的宇宙學思考》論文。要進行宇宙學思考,必須要有廣義相對論對吧,我們在這簡單了解一下廣義相對論。
  • 地球內核為什麼是固態的?它與地球磁場的形成又有什麼聯繫呢?
    為什麼地球內核是固態的呢?雖然沒有人曾經到過地球的中心,但是物理學家通過研究地震的衝擊波,已經能夠計算出它可能的結構。即地球的中心是一個堅固的內核,有月球的三分之二大小,主要由鐵構成。地球內核的溫度在5700℃左右,鐵在這麼高的溫度下之所以沒有成為液體,是因為破碎壓力引起的重力阻止它成為液體。
  • 脂肪測定儀的組成部分是什麼,它的功能是什麼
    打開APP 脂肪測定儀的組成部分是什麼,它的功能是什麼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2-30 13:40:37 脂肪是食品中一種較為重要營養元素之一
  • 磁場為什麼這樣強(關注)
    王郭驥攝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前不久,由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的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主任以及強磁場領域方向的21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專家組,對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完成國際評估,並做出了上述結論。
  • 什麼是楞次定律?它又為什麼是正確的呢?
    電壓也是線圈「N」的匝數或線圈數的函數,原因很簡單,多匝數會導致磁場多次與電路相交。然而,負號意味著什麼?負號象徵著楞次定律,這個定律是由物理學家海因裡希·楞次制定,根據這個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是這樣的,即該電流所產生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或者,正如格裡菲斯博士的簡潔地總結:大自然憎惡變化。然而,為什麼會這樣呢?
  • 困擾物理學家近百年的宇宙學常數——愛因斯坦最大失誤或被更正?
    宇宙學常數困擾著物理學家一個多世紀。物理學中有一個基本問題。一個稱為宇宙常數的數字將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宏觀世界聯繫起來。 但是,兩種理論都無法就其價值達成共識。實際上,該常數的觀測值與理論預測的值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該理論被廣泛認為是物理學史上最糟糕的預測。 解決差異可能是本世紀理論物理學的最重要目標。
  • 磁場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如果它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天文學家在對太陽系內外多顆類地行星進行初步研究之後,發現它們與地球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大氣層的存在,而星球磁場是決定磁場是否存在的因素。地球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存在磁場的星球,因此它有能力營造出大氣氛圍,使二氧化碳、氧氣、氮氣等氣體不逸散到宇宙中變成了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