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家的印象裡,恆星都是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的星球,但其實不然。佔到宇宙恆星絕大部分的一類恆星,名叫紅矮星。銀河系中有70%的恆星都屬於紅矮星。這種恆星比太陽更小,也更加黯淡,從地球上單憑肉眼,根本找不到它們的存在。
然而紅矮星卻是隱藏在星光中的一個謎團。
人類天文學研究一直對紅矮星不太重視,也很少有科學家研究紅矮星。這是因為一直以來人們認為紅矮星是一種比較低等的恆星,沒有什麼研究的價值,而且紅矮星周圍根本不可能出現生命。一個基本的原因是,紅矮星的引力比太陽更強,就算有恆星圍繞紅矮星運行,它也會像月亮一樣被鎖定,始終只有一面面向紅矮星,這樣會讓行星出現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一半永遠白天,一半永遠黑夜。所以一直以來,人類都很少將紅矮星視為研究的對象,尤其在探索外星生命這一領域。
但是最近,有天文學家卻提出了一個新奇的想法,他認為紅矮星附近可能更適合生命生存。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紅矮星的壽命十分漫長,至少是太陽壽命的2倍,少說也有200億年。這已經超出了人類可以理解的概念。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紅矮星都在持續對外釋放光芒和熱量,雖然比不上太陽,但也因為如此,紅矮星十分穩定,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活動,這為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紅矮星釋放的光芒中以紅光和紅外光為主,強烈的紫外線很少,這也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
其次,紅矮星本身也有可能是外星人棲息的場所。一旦地外文明具備了星際航行的能力,紅矮星周圍的恆星是理想的基地建造場所。如果我們有一天在紅矮星附近的行星上發現了外星人的基地,其實也不用大驚小怪。就算紅矮星的行星被鎖定,它依然可以擁有自己的大氣層,平衡地表的溫差,讓星球表面溫度得以調節。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設想而已,目前已經有研究機構啟動了對紅矮星的研究,人們現在對這些紅矮星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不過考慮到人類現在還沒有找到外星人,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的確很有必要拓展研究範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