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懸崖上的金魚姬》有一個片段在抖音上很火,就是那段「波妞喜歡宗介」,吸引了無數網友爭相模仿,有的網友已經不滿足於聲音模仿了,他們穿著動畫裡同款的衣服,甚至扮作人魚,重現動畫中的場景。作為半人魚的波妞確實很可愛,那麼除了《懸崖上的金魚姬》外,還有哪些故事裡出現過美人魚這一神奇形象呢?
說到獵奇,就不得不提到我國那部神奇的先秦古籍《山海經》。《山海經》裡曾用「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描繪過一種生物,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人面魚身,這不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美人魚形象嗎?
在東晉史學家幹寶撰寫的志怪小說《搜神記》裡也出現過類似形象,只不過它不叫美人魚而喚作鮫人。「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像魚一樣居住在南海之外的海裡,擅長紡織,流下的淚水是珍珠,這就是幹寶筆下所描繪的鮫人形象。韓劇《藍色大海的傳說》中全智賢飾演的美人魚形象就與鮫人很相似,拿珍珠眼淚換錢這一點很是有趣。「海人魚…頭皆為美麗女子,無不具足。皮肉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輕軟,長一二寸。發如馬尾,長五六尺。」《太平廣記》中鮫人的形象就更貼近我們所知道的西方美人魚的形象了。
說完了我們中國的美人魚形象,現在在說道說道離我國不遠的日本吧。玩過手機遊戲《陰陽師》或者喜歡日本動漫的同學們,肯定都知道八百比丘尼的故事。八百比丘尼並不是美人魚,她只是一個吃了人魚肉而獲得永生的人類罷了。相傳在舊時,日本若狹國住著一個叫做高橋的男子,某一天出海捕魚時無意間進入了一個異世界(傳說中關於這一段的說法不一,有人說是在山上迷路,才進入的異世界),並帶回了一條人魚。當他將人魚做成菜餚時,分享給村民時,卻無人敢食用,只有年紀小、不懂事、好奇心重的女兒吃了一口。
吃下魚肉的女孩獲得了千年壽命,並且在活著的這段期間裡,容顏依舊青春,也一直是個少女形象。活久了總是會覺得累,特別是當你的朋友、家人都接連離開時,生命便失去了很多意義。於是她選擇了回到了若狹國,並削髮出家,並在八百歲時,選擇絕食的方式自殺,所以大家稱她為八百比丘尼。
西方童話故事裡的美人魚同日本一樣,都是以悲劇收尾。《安徒生童話》中的小美人魚,為了能夠與心愛的王子在一起便與巫婆做了交易,用自己的聲音換了一雙人類的腿。即使陪伴在王子身邊,也不能夠向他訴說過往與愛慕之情,只能看著他娶了另一位漂亮姑娘,故事的結局小美人變成了泡沫。
《加勒比海盜》裡美人魚形象可就不一樣了,她們用歌聲與美貌迷惑水手們,將水手們拉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