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楊先生剛用了一年的大型魚缸突然炸了,造成幾千元損失,售後問題至今未解決。專家分析,材質不耐力或受熱不均都有可能導致爆缸。建議選購時仔細檢查外觀缺陷,挑選正規產品。
文/片 本報見習記者 範佳
買家遭遇: 魚缸突然炸了損失數千元
2013年11月份,市民楊先生在輝煌水族用品店購買了一個大型魚缸。這款魚缸為亞克力材質,可容納300多斤水。楊先生說,本想買個玻璃的,老闆推薦亞克力的更防滑耐用,於是選擇了這款。
2014年11月的一天下午,突然「砰」的一聲巨響,近一人高的魚缸瞬間炸了。從楊先生提供的當日店內監控中可以看到,一名工作人員走到距魚缸三米左右的位置時,魚缸缸體瞬間崩塌。受到衝擊力的作用,魚缸底座向後退了半米左右,水花四濺,崩出兩三米遠。
「給我們造成不小損失。」楊先生算了筆帳,魚缸1800多元。魚缸裡的觀賞魚全都蹦出去了,有1000多元。流出來的水泡壞了店裡的音箱、線路、兩個電腦主機等,店裡的客人也都嚇跑了,影響了好幾天正常營業。這些損失根本算不清楚。
楊先生感慨,店裡人來人往,所幸沒傷到人,「這不就是在店裡裝了個定時炸彈嗎!」
律師說法: 賣家不能把責任推給廠家
出現問題後,楊先生找到輝煌水族用品店。賣家表示無法證明魚缸損壞原因,認為也有可能是人為損壞。楊先生拿出當日錄像,賣家看後也很震驚,但售後問題一直拖著沒有解決。
水族用品店老闆劉先生表示,之前店裡出售的產品沒出現過爆缸的情況。目前一直在與四川的廠家協調。
劉先生說:「儘量能讓廠家來濟南一趟,檢測下爆缸的具體原因,爭取能夠達到消費者滿意。但是我們不能賠這個錢,要賠也是廠家賠。」
對此,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王新亮表示,產品質量法有明確規定,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都要對產品質量負責。如果消費者購買了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出現了財產和人身方面的損害,既可以起訴銷售者,也可以起訴生產者,或者二者都起訴。
此外,當時楊先生與賣家就保修事宜只有口頭上的一年約定。對此,王新亮稱,保修期不是質保期,「保修」是賣家和買家約定在一定時間內出現質量問題,賣家可以保證維修。而就「保質」而言,不同的產品都有一定的國家規定,在規定期間內出現問題必須更換或賠償。
市場調查: 打包票保證就是不給書面協議
3月13日,記者走訪了多家水族用品商店。在解放橋水族用品市場,對於魚缸可能爆炸的安全隱患,店主們滿口保證:「絕對不可能,放心用就行!」
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大型魚缸的質保難以規範。近十家水族用品商店沒有一家能出具缸體的材質說明證書,有的甚至沒有說明書。
不少店家僅提供口頭質保約定,一位店主拍著胸脯說:「我們是廠家直銷,五年內都給你保修,我們長年在這,有問題你打個電話就行。」但就是不給出具書面保修協議。有家品牌魚缸可以提供保修卡,但保修卡上明確規定,保修範圍不包括玻璃損壞。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