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天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最早記載於《山海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種像狐狸而頭部白色的動物,並是御兇的吉獸,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類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但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史記·天官》載:「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所墮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
2019年新年伊始蒼穹就將上演「天狗食日」的天文奇觀,1月6日早晨的這次日偏食在亞洲東北部、太平洋西北部、阿拉斯加西南部可以看到。我國除新疆、西藏、雲南、貴陽、廣西、廣東、海南的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均可以看到。其中在俄羅斯東北部斯列德涅科雷姆斯基區可以見到此次日食的最大食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2019年全球範圍內有3次日食發生,我國可見其中2次。6日發生的這次日偏食,最大食分為0.715,可見地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
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6日將發生的日偏食,是指月亮影子擋住太陽最多時,太陽直徑被擋部分的百分比。本次日偏食,我國的可見地主要在中東部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可見偏食的全過程但食分較小。日食,這一天文現象我想每個人都不陌生,即便沒見過幾次,其原理早在上學時期便已知道。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1月6日註定是一個忙碌的早晨,看完金星西大距後,一次精彩的日偏食隨即登場。天文專家表示,亞洲東北部、太平洋西北部以及北美阿拉斯加西南小部分地區可見這次日偏食。本次「天狗吃日」,我國可見地區主要在中東部,北方大部分地區可見「帶食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