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疫情,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每個人的健康都離不開護士的悉心護理。那麼,本市的護士儲備充足嗎?有多少「後浪」願意加入護士的隊列?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這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近五年來,上海的護士人數增加了28.8%。目前,上海擁有護士9.71萬人,佔衛生技術人員總數45.5%。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佔37.76%;男護士約佔2.1%;35歲以下人員佔59.64%。此外,上海還有三家醫學院開設護理博士點、五家醫學院招收護理碩士。
今年報考護理專業的學生預計會有所增加
每年,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等多所高校護理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幾乎都是100%。今年即便受疫情影響,很多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難度較往年有所加大,但護理專業的畢業生依然吃香,在就業市場供不應求。
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方瓊介紹,今年該學院護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80%都被上海三甲醫院錄取,其餘20%的學生則選擇國內讀研或出國升學。
「護理學本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創新思維的應用型護理人才。護理專業早已不只是為病人打針、送藥那麼簡單,而是不斷朝著專業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比如這次疫情中上海援鄂的護士,大多是出身於醫院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呼吸科的專科護理人才。」方瓊告訴記者,她最近正在籌備今年的招生宣講。今年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受醫護群體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鼓舞,相信今年護理專業報考熱度將進一步升溫。對於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今年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起點。據悉,今年上海交大護理學碩士研究生也從20名擴招到30名。
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院長朱愛勇也給出類似預計:今年報考護理專業的學生預計會有所增加。
更多男護士的加入讓護理專業內涵更加豐富
長期以來,護理是以女性為主體的專業,行業中「陰盛陽衰」的現象比較嚴重,但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一現象近年來已開始有所扭轉。現在,越來越多男生願意報考護理專業。在上海交大護理學院今年的畢業生中,男護士佔到了四分之一。
男護士,也是今年上海抗疫隊伍中的「亮點」。據統計,上海援鄂男護士佔護士人數的12%—14%,而全國男護士只佔全體護士人數的1.5%—2%。
因為男性的加入,護理專業的內涵更加豐富。男護士馮升已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PICU工作了13年。他認為,男護士既是職業「奶爸」,也是專業能手。這就好比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僅需要護士媽媽的呵護,也需要護士爸爸的自信和果敢。「在臨床上,男、女護士之間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男護士不僅能承擔餵奶、換尿布、沐浴等照護性工作,更擅長在複雜多變的重症醫療體系中做出高效決策。」
目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醫院有二十幾名男護士,在手術室、ICU和普通病房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專業護士培養要兼顧「硬技能」「軟實力」
上海護士隊伍的專業能力強、素質高,為護理工作在抗擊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礎。不少專家表示,除了讚揚和肯定護士的奉獻與價值,眼下更要關心護士群體的職業發展與護理學科的成長與發展。
朱愛勇表示,隨著現代護理專業的發展,護士的工作,特別是在醫療護理服務、健康管理和社會照護方面,都呈現出獨特的專業性。例如,對一名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就如同「五駕馬車」,涵蓋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健康科普、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一位優秀的專業護士不僅僅要完成常規的基礎護理服務,更需要全面評估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這也意味著,護士要具備有效的溝通技巧,要有人文情懷,更要有能力實施個性化護理,並教會病人學會自我照護。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護理學科應用型極強,在專業護理人才的培養上,既要注重護理各類操作技術「硬技能」的培養,又要同時注重人文關懷、溝通技巧、評判思維、心理評估幹預能力等「軟實力」的培育。在護理學科的發展上,不僅僅需要高水平及高層次的研究,更要以一線護理的實際問題為導向,開展更多應用轉化研究。(記者 儲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