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核心知識點是什麼?
如果我直接這麼問初二的同學們,有多少同學能回答的比較準確呢?
假如你不能真的回答出來,那麼就有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要去完成了,而且要儘可能在期末考試之前完成,千萬不要等到暑假後的初三再去想,那是就有些「亡羊補牢」了。
所謂的核心知識點,就是能夠概括前面所學知識,並且屬於中考必考、重要的知識點!
初二物理的核心知識點主要包括「三種性質的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功和功率」!
在這些核心知識點所構成的題中,基本概括了初二物理的大部分內容,也在中考物理試卷上佔據了獨一無二的老大位置!如果這些核心知識點沒有理解透徹、不能熟練運用,那就為以後的中考埋下了深深的隱患,即便是到了初三下半年進行複習時,也一定會繼續延續現在的困難,到時候想要補回來,就需要下更多的苦功夫了!
所以,對於初二的同學們來說,務必要做到在初二就徹底消滅力學知識,把初二物理的全部知識點都消化吸收,內化為至少多年不變的知識網絡結構和深刻記憶!
今天我們就通過三道往年的初二物理期末考試題,複習一下,以備期末考試!
這三道題所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有:
1.三種性質的力中的摩擦力!
2.綜合性考查壓強、浮力!
3.槓桿原理及其應用和功!
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道物理題:
本題首先考查了一個重要的物理方法:轉換法!
由於兩次都是在勻速拉動木塊,「勻速」說明了木塊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就是「二力平衡」!因此,拉力等於摩擦力,具體來說,在桌面上拉動時,拉力等於滑動摩擦力!在原子筆上勻速拉動時,拉力等於滾動摩擦力!因此,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3N,滾動摩擦力的大小為1N。由於沒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因此無法得出接觸面越光滑,滑動摩擦力越小的結論。
上面這道題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力學題,本題考查了壓強公式以及浮力公式的靈活運用和理解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抓住題意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相同的容器」、「不同的液體」、「相同的物體」、「液面恰好相平」。這四個關鍵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兩個容器底部所受到液體的壓強可以利用壓強公式來比較,根據液體壓強公式,當gh不變時,液體密度越小則壓強越小。問題是,如何得出液體密度誰大誰小呢?我們先來想一個經典例子:「往清水中放一個雞蛋,結果雞蛋沉底,然後我們往清水中持續加鹽,然後,雞蛋慢慢會浮起來,最終漂浮」!因此,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就越容易上浮,且露出液面之上的體積越大!因此本題中乙液體的密度較大。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浮沉條件來判斷液體的密度大小關係,由於甲液體中物體懸浮,因此其密度等於液體密度;由於乙液體中物體漂浮,因此其密度小於液體密度。由此可知液體密度大小關係。
由於甲液體中物體懸浮,乙液體中物體漂浮,因此,我們立刻可以想出浮沉條件之一:平衡法——浮力等於重力!由於物體重力不變,因此浮力大小相等。
對於D選項,當我們看到這幾個字:「排開液體的重力」,就應該立刻想到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也就是說其實此選項是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關係!
本題答案如上圖中所示!
本題出錯的同學比較多些,有些同學甚至不知道考查的是什麼知識點,不能把生活實例轉化成物理知識理論,從而導致本題無從下手。
由於拉力豎直向上,而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中心,可以列出槓桿平衡公式如上圖所示。可以得出拉力等於物體所受重力的一半!而重力不變,因此兩拉力相等且不變。
拉力做的功等於拉力乘以在拉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而拉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恰好等於水泥板的寬和長,因此可以得出兩次拉力做功之間大小關係如圖所示。
做完這三道題的同學,感覺怎麼樣呢?
中學生朋友們,物理有趣且有用,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吧!